互联微网系统的频率与电压控制
发布时间:2020-03-18 07:56
【摘要】:在日益增长的全球能源需求下,以光伏、风力、潮汐、地热等非传统能源为特征的分布式发电和微网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推广。而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在改善电能质量、提高供电效率的同时,使得分布式能源及微网的互联成为可能。微网既可与公用电网并联运行,也可独立运行,还可以多微网互联的方式形成孤岛系统运行。从安全性及可靠性的角度而言,微网互联运行显然更具有优势。对于多微网系统,其内部负荷变化以及微源输出功率波动会导致系统频率与电压的偏移,同时使联络线有功功率偏离计划值,为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对互联微网运行进行有效控制。本文对两种不同联络线形式的互联微网系统的频率与电压控制进行研究。对于以交流线连接的互联微网系统,提出了功率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对微网内部的微源进行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控制,实现互联微网的频率与电压调整。按该策略,在备用充足的情况下可将微网频率调整至目标值附近,并将联络线有功功率恢复至指令值;同时,消除微源的下垂控制所遗留的电压偏差,抑制无功功率在微网间的流动。对于以直流线连接的互联微网系统,提出了基于联络线功率控制的频率与电压调整策略。通过微网功率管理器实时计算各微网不平衡功率,分别将有功偏差与无功偏差引入微源控制策略中,调节微源功率输出,并对送端和受端变流器进行功率参考值设定。研究表明,采用所提策略可对直流线连接的互联微网系统的频率与电压进行有效控制,将联络线输送功率维持在指定值。
【图文】:
馈以满足不同等级微网间的协调运行。逡逑1.2.2国内发展现状逡逑中国对微电网系统的研宄起步较晚,早期由国家能源研宄院与高校共同合作逡逑对微网进行仿真模型搭建、控制策略设计以及建设微网实验工程。由于能源的曰逡逑趋紧缺,近几年中国政府大力发展与扶持分布式发电与微网建设。在2012年发逡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在2015年底建设30个新能源微电网逡逑示范项目后,中国的微电网项目得到了快速发展,期间出现了公用、民用、商用逡逑的微网项目[17]。在此次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地势多样化,微网不仅以单微网形逡逑式出现,还以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微网群的形式出现[18]。其中万山群岛多微网平台逡逑由东澳岛,桂山岛,与大万山岛的智能微电网互联构成。并依托于桂山岛海上升逡逑压站,将3个海岛型微网与珠海的大电网相接,形成电力网络。其结构如图1.1逡逑所示。该项目依托海岛地理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将分布式发电源与柴油发逡逑电机、储能设备进行模块化组合,不仅可以以相对稳定的电能质量对负荷进行供逡逑电,而且能有效的在微网间进行功率传输,满足微网间的系统平衡。逡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此外基于小区建设的广州紫云山庄的多微电网系统,,相较万山群岛的多规模相对较小,属于典型的小规模的住宅用电负荷特性。其模型结构所示该多微电网系统的各个子网拥有光储一体的发电设备,且设备容量。子网1增设容量为81.2MW的光伏发电源,子网2额外配置储能系统与子网4均各自满足本地负荷需求。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714.2;TK01
本文编号:2588458
【图文】:
馈以满足不同等级微网间的协调运行。逡逑1.2.2国内发展现状逡逑中国对微电网系统的研宄起步较晚,早期由国家能源研宄院与高校共同合作逡逑对微网进行仿真模型搭建、控制策略设计以及建设微网实验工程。由于能源的曰逡逑趋紧缺,近几年中国政府大力发展与扶持分布式发电与微网建设。在2012年发逡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在2015年底建设30个新能源微电网逡逑示范项目后,中国的微电网项目得到了快速发展,期间出现了公用、民用、商用逡逑的微网项目[17]。在此次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地势多样化,微网不仅以单微网形逡逑式出现,还以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微网群的形式出现[18]。其中万山群岛多微网平台逡逑由东澳岛,桂山岛,与大万山岛的智能微电网互联构成。并依托于桂山岛海上升逡逑压站,将3个海岛型微网与珠海的大电网相接,形成电力网络。其结构如图1.1逡逑所示。该项目依托海岛地理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将分布式发电源与柴油发逡逑电机、储能设备进行模块化组合,不仅可以以相对稳定的电能质量对负荷进行供逡逑电,而且能有效的在微网间进行功率传输,满足微网间的系统平衡。逡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此外基于小区建设的广州紫云山庄的多微电网系统,,相较万山群岛的多规模相对较小,属于典型的小规模的住宅用电负荷特性。其模型结构所示该多微电网系统的各个子网拥有光储一体的发电设备,且设备容量。子网1增设容量为81.2MW的光伏发电源,子网2额外配置储能系统与子网4均各自满足本地负荷需求。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714.2;TK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明;田龙刚;潘浩;张雪松;周金辉;;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年09期
2 曾德辉;潘国清;王钢;朱革兰;蔡颖倩;;含V/f控制DG的微电网故障分析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16期
3 周永智;吴浩;李怡宁;辛焕海;宋永华;;基于MCS-PSO算法的邻近海岛多微网动态调度[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9期
4 王成山;武震;李鹏;;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2期
5 张项安;张新昌;唐云龙;孔波利;崔丽艳;;微电网孤岛运行的自适应主从控制技术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年02期
6 刘锐;刘敏;辜俊明;;浅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3年03期
7 于建成;迟福建;徐科;李盛伟;刘洪;李昊扬;李达;;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年01期
8 张安安;杨洪耕;马继山;张逸;;互联电网电压/无功协调优化控制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22期
9 张文毓;;风电叶片行业市场发展状况[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9年06期
10 周志强;;中国能源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能源与环境;2008年06期
本文编号:2588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8845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