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位置传感器的五相容错型IPM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图文】:
东南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矩有高频低幅值脉动。自 20 世纪 80 年代始,,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The Universityof Sheffield 以及 Texas A&M University 等基础科学研究机构基于该领域内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成果颇丰。1980 年,T. M. Jahns 采取增加电机冗余相数,以提高传动系统的容错能力[4],并设计六相鼠笼式感应电机展开验证。但受制于当时落后的技术水平,比三相驱动系统控制更为繁杂的多相电机控制方案也难以实现,研究进展缓慢。进入 90 年代后,University ofWisconsin-Madison 学者 T. A. Lipo 针对多相感应电机的矢量控制和电机解耦的本体建模开展了大量研究,Texas A&M University 学者 H. A. Toliyat 优化相电流控制以削减容错运行的转矩脉动[5-9]。1995 年,英国 Newcastle University 的教授 B. C. Mecrow 给出多相容错电机的概念[10-11],采用电机中电、磁、热及物理隔离以提高电机的容错性能。基于该设计理念,Professor B. C.Mecrow 开发了一台四相六极永磁同步电机,具备容错能力[12],如图 1-1 所示,该机永磁部分设计用 Halbach 结构优化气隙磁密波形,降低谐波含量,并成功应用于飞机燃油泵系统。
ecrow 开发了一台四相六极永磁同步电机,具备容错能力[12],如图 1-1 所示,该机永磁设计用 Halbach 结构优化气隙磁密波形,降低谐波含量,并成功应用于飞机燃油泵系统(a)四相定子实物 (b)六极转子实物图 1- 1 四相永磁容错电机进入本世纪,2009 年,T. A. Lipo 教授基于五相六极模型研究模块化结构的永磁同步,图 1-2 为例图,电机的永磁体采用了软磁复合材料,同时模块化的设计结构,使得电生产过程更适合流水化作业,且组装拆卸简单,有利于电机故障后的快速及时维修,而块化的电机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槽满率以及材料利用率[13-14]。在研究过程中,为了验证计电机的运行性能及其容错性能,分别进行了正常工况以及故障状态下的实验分析[15]。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M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晏明;马伟明;欧阳斌;马名中;卢露;;双九相储能电机系统性能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5期
2 杨影;陈鑫;涂小卫;韩冰;;占空比调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4年04期
3 刘超;;基于改进型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J];信息技术;2012年11期
4 王莹;胡育文;杨建飞;;零矢量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的作用及其仿真研究[J];微电机;2011年06期
5 鲁文其;胡育文;杜栩杨;黄文新;;永磁同步电机新型滑模观测器无传感器矢量控制调速系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33期
6 李耀华;刘卫国;;零电压矢量在PMSM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09期
7 卢达;赵光宙;李楠;;包含零矢量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0年09期
8 徐艳平;钟彦儒;;扇区细分和占空比控制相结合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9 贾洪平;孙丹;贺益康;;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20期
10 贾洪平;贺益康;;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零矢量的作用研究[J];电气传动;200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亭;基于dSPACE的五相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唐俊;全电飞机用五相PMSM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张鹏;永磁同步电动机弱磁调速控制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88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88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