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Fe-杂原子共掺杂碳纳米棒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

发布时间:2020-03-22 15:30
【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最有应用前景的绿色能源技术之一。然而,阴极氧气还原反应的铂基催化剂价格昂贵,PEMFC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面临巨大挑战。过渡金属/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电催化剂具有价格低廉、催化活性高、电化学稳定性高等优势,因而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Pt替代催化剂之一。本文分别以苯基桥连有机氧化硅纳米管及-SO_3H、-NH_2功能化有机氧化硅纳米管为硬模板,以卟啉铁为前驱体制备Fe/杂原子掺杂碳纳米棒,得到高效电催化氧还原反应催化剂。以苯基桥连的有机氧化硅纳米管为硬模板,卟啉铁为前驱体,通过浸渍-焙烧-刻蚀的方法,优化前驱体与模板比例,制备了直径约14nm,表面嵌有Fe/Fe_3C纳米晶体的Fe/N-C纳米棒。XPS结果表明,纳米棒中的氮主要以吡啶型氮为主。此外,与无模板和纯硅纳米管为硬模板制备的铁氮碳相比,Fe/N-C纳米棒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I_D/I_G值,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具有更高的石墨化程度和电子转移速度,因此具有优异的ORR催化性能。以-SO_3H功能化的有机氧化硅纳米管为硬模板,制备Fe/S/N共掺杂碳纳米棒。结果表明,Fe/N/S-C纳米棒形貌尺寸与硬模板(S-BSiNT)相贴合,直径约为13nm。XPS结果表明,S以-C-S-C-等形式成功掺杂进纳米棒中,此外,随着硫掺杂量的提高,Fe/N/S-C纳米棒表面吡啶型氮含量不断增加。与低含硫量Fe/N/S-C纳米棒和未掺杂的Fe/N-C纳米棒相比,Fe/N-C(0.5S-BSiNT)具有更高的ORR催化活性,半波电位为0.83 Vvs.RHE,电流密度为-0.70 mA·cm~(-2)(0.9 Vvs.RHE)。一方面,硫掺杂后产生利于吡啶型氮生长的环境,增加活性位点;另一方面,硫与氮共掺杂碳,也有利于活性的提高。以-NH_2功能化的有机氧化硅纳米管为硬模板,制备氮掺杂的铁氮碳催化剂,以期提高催化剂的氮含量,从而提高Fe/N-C纳米棒的Fe-N含量,增加ORR活性位点。结果表明,与无掺杂的Fe/N-C纳米棒相比,氮掺杂后Fe/N-C纳米棒在氧气还原反应过程中半波电位偏正10mV。
【图文】:

示意图,燃料电池,示意图,氧气


图 1-1 燃料电池示意图Figure 1-1 The scheme of fuel cell ORR 反应机理料电池阴极发生氧气还原反应,该反应包含多步基元反应,和多种的形成。目前,氧气还原反应主要分为两种路径。一种是直接四电子溶液中将氧气还原为 H2O 或在碱性溶液中将氧气还原为 OH-。另途径,在酸性溶液中先生成中间产物 H2O2或者在碱性溶液中先生HO2-,这些中间产物分解产生的氧气会继续参加反应[6-8]。1)四电子转移反应酸性电解质中:O2+4H++4e→2H2O碱性电解质中:O2+2H2O+4e→4OH-2)二电子转移反应酸性电解质中:O2+2H++2e→H2O2

纳米棒,还原反应,氧气,催化剂


图 1-2 Fe/N-C 纳米棒合成路径Figure 1-2 Fabrication scheme of Fe/N-C nanorod金属与氮共掺杂碳 ORR 性能的影响因素前 M/N-C 氧气还原反应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和反应机理尚 M/N-C 催化剂的 ORR 活性、选择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与金型和含量密切相关。因此,为了提高 M/N-C 催化剂的 O者们一直致力于前驱体的选择、热处理条件和催化剂结构。心种类明 Fe、Co 类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氧气还原反应催化性能。以 Fe、Co 为中心的氧气还原反应催化剂在碱性环境中以 非贵金属为中心的催化 剂, 氧气还原反应 活性>Ni>Zn>Cu。Bashyam 等[62]以硝酸钴为金属源,以吡咯为备的 Co-PPy-C 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氧气还原反应活性和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43.36;TM9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讯;;昆明高新区企业纳太科技成功研发碳纳米纸生产技术[J];纸和造纸;2018年03期

2 王晓筠;李波;陈力;李迪;曲松楠;李志民;;应用于生物医疗领域的碳纳米点及其复合物[J];中国光学;2018年03期

3 张士超;林晨韵;黄浩;郭嘉庆;黄庭庭;冼嘉琪;翁文;;氮掺杂碳纳米粒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测定核黄素[J];化学试剂;2017年09期

4 黄丽;黄嘉欣;陈美潇;郑婵;;碳纳米点的制备及其非线性光限幅性能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5 霍绍森;陈志远;黄丽;吕亚非;刘勇;;碳纳米点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5年23期

6 万莉;马永军;李静东;;基于碳纳米线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件内部缺陷检测研究[J];产业用纺织品;2015年11期

7 万莉;郭建民;马永军;;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承载下嵌入碳纳米线的特性分析[J];纺织学报;2016年01期

8 郭建民;万振凯;;嵌入碳纳米线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损伤监测[J];纺织学报;2016年04期

9 李素萍;关怀民;朱树芸;GILANI Muhammad Rehan Hassan Shah;HANIF Saima;徐国宝;童跃进;;单壁碳纳米角电化学应用[J];电化学;2014年06期

10 李洪仁;张岩;刘诗琪;李锋;;一步合成铁氮掺杂碳纳米粒子及其可见光催化[J];无机化学学报;201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辉;郑坤毅;刘铸;;碳纳米纸的研究进展[A];2017全国特种纸技术交流会暨特种纸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刘哲;徐齐恩;宋远会;李宜鸿;;靶向整合素α_vβ_3的复合碳纳米点的诊疗一体化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八分会: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药物化学[C];2016年

3 朱效华;聂舟;刘洋;姚守拙;;固相法合成荧光碳纳米颗粒及其分析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分会:生物分析和生物传感[C];2016年

4 曾珍;刘剑飞;;针对碳纳米结构自动建模的网格优化算法[A];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5 何小蝶;李海涛;刘阳;;水溶性荧光碳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刘阳;;荧光碳纳米粒子的合成、催化与生物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何小蝶;刘阳;康振辉;;荧光碳纳米粒子及其磁性复合物的制备和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周涛;姚永毅;杨堂;吴玉蓉;向瑞礼;;聚丙烯腈在离子液体中均相热稳定化制备碳纳米球[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刘金华;李继山;杨荣华;;基于碳纳米颗粒实时放大各向异性检测小分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刘阳;;碳纳米粒子的荧光特性及其在催化与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陆波 通讯员 高欢欢 侯义凤;莱西:总投资30亿元高精尖项目昨签约[N];青岛日报;2017年

2 记者 吴洁;昆产碳纳米加热膜角逐全国大奖[N];昆明日报;2017年

3 记者 张可喜;日本科技寻求突破 碳纳米战场决雌雄[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通讯员 吴军辉 记者 冯国梧;超强碳纳米弹性材料比空气还轻[N];科技日报;2015年

5 华凌;全碳纳米晶体管耐揉且性能良好[N];科技日报;2012年

6 记者 张建列 通讯员 陈W,

本文编号:2595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95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3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