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PDMS复合摩擦层的微纳调控及其提高摩擦纳米发电机输出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6 09:44
【摘要】:近年来,基于静电感应效应和摩擦起电效应耦合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由于其对低频震动和微小震动的良好响应,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收集环境中各类能源和相关传感器。目前,对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器件和电极结构的设计优化;二是对摩擦材料的改性,使器件电极层达到能量密度的最大化,从而提高器件的转化效率。随着生物医学传感器电子皮肤和人机交互传感器等基于TENG技术的传感设备的发展,人们对TENG的表面电荷密度的提高从而增加其输出性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摩擦层的表面电荷密度是TENG的一项重要参数,提高TENG的摩擦材料的表面电荷密度可以从根本上提高TENG的性能。作为驻极体中的一员的聚合二甲基硅氧烷(PDMS,[Si(CH_3)_2O]_n),由于其拥有可塑性强、透明度高、柔韧性强、高电负性和生物兼容性等优点,常常作为制作TENG的首选材料。本文从介电调控、负电性修饰和在近摩擦表面建立内空间电荷区的微纳调控方法来提高TENG摩擦材料的电荷密度,以此提高TENG的输出并在此过程中探究相关机理,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水热法合成无铅的且拥有大量氧的悬挂键的立方块状NaNbO_3,将其按不同的质量浓度分散到PDMS中,制作铌酸钠摩擦纳米发电机(NaNbO_3-TENG,N-TENG)。当质量比为7wt%时,得到了输出性能最大的N-TENG,其开路电压为550V,短路电流为16μA,当其外部负载为100MΩ时,功率密度为5.5mW/m~2。从介电调控和负电性修饰的基本理论出发,系统研究了N-TENG的机理。N-TENG除了被用于组装自驱动的电子手表,还被用于直接点亮48盏LED灯。由于该TENG拥有造工艺简单、功耗低、输出功率密度高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等特点,其可以用于大规模制造柔性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2)通过在摩擦层的近表面嵌入沟壑纵横的金层,使摩擦电荷在负摩擦层的漂移通道得以建立,从而使摩擦层近表面内部空间带电区得以形成。由于内部空间带电区的存在,嵌入金层的PDMS摩擦纳米发电机(G-TENG)转移的电荷密度高达168μC/m~2,是纯的PDMS纳米发电机的近4倍。与此同时,在负载约为8MΩ时G-TENG的输出功率密度可达1W/m~2.本研究也首次引进量子隧穿的观点讨论了摩擦电荷在摩擦层的转移和储存机制。理论分析表明,当电荷漂移到摩擦材料的内部时,金层有利于电子的扩散,并扮演着捕获电子的角色,在摩擦负电层的内部可能有隧穿效应的存在。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的TENG输出电流的理论计算方法。本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在摩擦材料近表面建立空间电荷区的想法并提出新的理论模型,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新颖的方法来提高TENG的表面电荷密度。
【图文】:

电子器件,可移动


引言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无线可移动电子设备已经深入生活的各个角落,并被广泛用于例如国家安全、远程资产跟踪、结构、环境监测、远程患者监护、生物传感器、超灵敏化学传感器、微机MS)纳米机器人、和便携式无线个人电子器件等。随着各式各样的电发展,其朝着小型化、可移动、便携化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例如,是基于真空管的大型设备,而后来被基于固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所替代。到现在各式各样的平板电脑大量出现,数量从早先的全球仅几台到后来每个单位部门一的人手一台甚至多台。另外回到现在,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可以刻无处不在使用着移动电子设备(见图 1.1),最常见的就是手机,2手机保有量(注册数量)已超越全球人口数量,由此带来的移动电子给问题日渐突出,目前主要依靠外接电源、充电或者更换电池[1]。

能量图,能量,发电机,纳米


图 1.2 环境中的一些能量Fig. 1.2 Some energy in the environment. 纳米发电机简介.1 纳米发电机的介绍及分类纳米发电机(Nanogenerator,NG)是利用纳米技术收集环境中的机械能化为电能的器件,从周围环境中收集诸如潮汐能、风能、声波能等常被忽将其转化为电能[11, 24]。最早由中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佐治亚教授王中林教授提出,他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的探针来拨氧化铝衬底上的氧化锌纳米线并获到电流信号。此发现最早被发表在美国杂志上,,引起了科学界巨大的轰动,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经过数年的发发电机按照发电机理的不同被分为:压电纳米发电机(PENG)、摩擦电纳(TENG)以及热释电纳米发电机(PNG)。① 压电纳米发电机(PENG)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M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凯;;基于PDMS的支吊架校核系统介绍[J];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2016年04期

2 李鑫;王博;秦永泉;杨浩;;核燃料循环后端项目PDMS三维设计管道等级命名规则研究[J];广东化工;2017年05期

3 王黎;;谈火力发电厂三维设计PDMS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年07期

4 邱刚;;PDMS软件在发电工程热机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年18期

5 邢伟;陈嘉;;PDMS项目的自动化创建[J];山东化工;2017年17期

6 冯振伟;刘旭玲;李松晶;;新型PDMS电磁微阀动态特性仿真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7年10期

7 黄燕华;;PDMS三维设计之设备[J];红水河;2015年06期

8 徐扬;;PDMS在化工管道设计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6年02期

9 张华杰;徐明宇;;PDMS在田湾项目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师;2015年02期

10 孙迎迎;刘喜军;娄春华;;PDMS乳胶粒子的制备及其再分散性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兰珍玉;邬亮俊;;基于PDMS的核电四维设计应用探索[A];核工业勘察设计(2015年第3期)[C];2015年

2 姜英琪;王晓红;邱新平;钟凌燕;白玉霞;刘理天;;PDMS封装技术在硅基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的应用[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5年

3 张水锋;王立世;陈缵光;党志;邓雪蓉;刘笑笑;;基于边缘加固的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制作新方法[A];第三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Kun-lun DENG;Hong-lang LI;Wei LUO;Ya-bing KE;Shi-tang HE;;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LASER GENERATED ULTRASOUND IN BLACK PDMS MATERIALS[A];2015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5 杨铁宁;李永川;徐庚;徐龙;宋健;刘庆国;;关于PDMS三维模型重量估算的探讨[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11年

6 高凤龙;马海龙;王平;;复杂管支架PDMS建模与施工相结合方法探讨[A];2012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赵永刚;贾杰;韩洛奇;;PDMS设计软件在热控专业应用现状与展望[A];2012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和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Development of PDMS-based Microfluidic Device for Cell-based Assays[A];第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kP^銟;林奕[

本文编号:2616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616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c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