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微电网SAPF中BP神经网络PI-重复控制策略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10:07
【摘要】:随着微电网中众多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投入,使微电网电能质量受到严重的污染,因此治理电网中的谐波、损耗等污染势在必行。本文详细介绍了SAPF的基本原理及其拓扑结构,为改善SAPF在微电网运行中对谐波起到抑制作用及补偿电能质量的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微电网并联APF拓扑结构,并通过分析p-q和i_p-i_q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i_p-i_q检测方法,其采用同步坐标系的解耦锁相环电路和正序基波提取器两环节代替传统锁相环获取正余弦信号,这样不仅解决了在三相电压不平衡的情况下,提取器产生正序基波信号不会出现相位差;又能改善在进行之后的坐标变换时抗干扰能力差、延迟滞后等问题。该方法可以准确的检测出谐波电流,大大地提高了检测准确度。通过对比分析其仿真结果,验证改进方法的正确性。介绍了APF装置中直流母线电压侧的限流需求,当非线性负载突然增加、发生短路或开路故障时,将导致SAPF的过流故障和过调制故障。因此,采用一种改进的基于振幅和相位校正的限流控制方法,当调制电压值超过U_(dc)/2(400V)时,调制电压被截断并保持在400V以内,达到对系统起到综合保护作用。针对传统PI控制系统运行状态下不能在线实时整定PI控制参数,将导致控制精度不高及稳定性不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有源电力滤波器的BP神经网络递推积分PI-重复控制策略,通过采用BP神经网络不断在线学习实时整定PI控制参数,进而得到实时的有效值;利用递推积分函数可以同时使M个PI控制在一个周期内共同响应,代替各采样点在每个相应周期内进行逐点积分,因此大大提高了跟踪误差的快速性及准确度;并与重复控制进行并联,提高跟踪稳态误差能力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相比于传统的PI控制,优化后的控制策略不仅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响应速度以及补偿精度,还极大的改善系统的稳定性。搭建了相应的实验平台进行验证,其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型谐波检测方法与控制策略可以更好的实现APF并网调节微电网电能质量的功能。
【图文】:

拓扑结构图,拓扑结构,电能质量,储能


微电网SAPF 中BP 神经网络PI-重复控制策略的应用研究网并联 APF 拓扑结构及模型为了进一步改善补偿、治理电能质量的效果,完善微电网系统控制技术。本文设计电网并网技术要求的新型 APF 拓扑结构和改进型谐波检测算法。在微电网环境下,,构中引入储能单元可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及电能质量。新型微电网并联 APF 拓扑结构如图 2.1 所示。其结构由 SAPF、储能单元、DC-DC构成。其中 SAPF 主要由四部分构成:谐波电流检测电路、电流跟踪控制电路、主 IGBT 驱动电路。

框图,基本原理,框图,串联型


型 APF 不但无法进对动态补偿而且无法补偿电流型谐波源,并且,从而造成了串联型 APF 的发展和工业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串-并联 APF并联 APF 分别将串联型 APF 和并联型 APF 共同接入电网中,组合挥各自的特点,能够治理电网中发生的大多数有关谐波的问题,波器,该结构连接方式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复杂、控制多变无法预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网SAPF拓扑结构如图2.2所示,工作原理是依据APF补偿目的得出波电流分量,由霍尔传感器输送到谐波电流检测电路中生成指令跟踪控制电路中产成PWM波,作为驱动电路IGBT的触发信号,然产成相应的谐波补偿电流并输送到电网中,该电流与非线性负荷分量幅值大小相同,相位相反,因此注入后可以排除了微电网中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183;TM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迎世;;用于APF并网LCL滤波器分析和设计[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5年05期

2 马艺玮;杨苹;王月武;赵卓立;;微电网典型特征及关键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8期

3 刘国海;张琛;陈兆岭;钱鞠;沈跃;;基于全程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J];电气传动;2014年11期

4 修铭;金涛;;一种新型有源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4年03期

5 武星;殷晓刚;宋昕;王景;;中国微电网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现状[J];高压电器;2013年09期

6 张计英;李和明;张栋;李永刚;;大功率光伏逆变器升压变压器的设计与应用[J];电气技术;2012年12期

7 鲍薇;胡学浩;何国庆;李光辉;;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研究[J];电网技术;2012年11期

8 刘继权;张茂松;;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新型谐波检测法[J];电测与仪表;2012年10期

9 姚玮;陈敏;牟善科;高明智;钱照明;;基于改进下垂法的微电网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6期



本文编号:2622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622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1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