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中低温熔盐储热系统的容量配置与热力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08 05:58
【摘要】: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新时期的能源构架需要更可靠、稳定的技术保障。储热技术作为能源存储的重要方式,在太阳能热利用环节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解决了太阳资源波动性和间歇性缺点,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可以实现能量的时空平移,从而有效保障光热电站发电的连续性和调度性。本文目的在于探索光热电站熔盐储热系统的合理容量配置,研究系统中关键设备的热力特性及其控制策略,为实验开展和系统优化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本文论述美国图森50MW槽式光热电站中储热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模式,提取四季中典型特征日的气象数据,借助SAM软件定性分析有、无储热系统对该光热电站的影响,定量计算配置储热系统后该电站的总发电量和厂用电量,以太阳倍数和储热时间为自变量,探索成本电价变化规律,为确定储热经济容量提出建议。针对商业运营光热电站最常用的两种储热技术——单罐熔盐砂石填充床系统和双罐熔盐间接储热系统进行经济成本和热力特性的对比,发现二者在储热罐结构和材料购置上的耗费各有优劣,储热介质平均温度水平属单罐系统更佳,故使用国际标准ANSI/ASHRAE Standard对单罐储热系统进行性能评价,根据罐内熔盐的分层指数探索最佳入流速度。使用ANSYS FLUENT对高温熔盐罐进行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建模仿真,构建氮气-熔盐两相模型,研究一定周期内熔盐及储热罐壁面的散热情况,发现通过储热罐顶壁的总散热量最大,侧壁的温度跨度较大,因此应当合理布置保温结构以保护储热罐形态。为保证储热岛与集热岛的有效换热,对油盐换热器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得知应当尽可能加大有效传热面积,以减小传热死区带来的不良影响。在采用前馈反馈复合调节方式时,熔盐入口温度用于粗调,导热油入口温度用于微调,可以有效抑制集热场的温度波动,稳定储热系统的运行参数,最终达到合格的储存目标,为机组阴雨、夜间的顺利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图文】:

储热技术,储热,光热,直接蒸汽


依靠的是传热流体,热量最终被存储于形状特定的固体结构中,常用材料为混凝土、逡逑可浇铸材料和相变材料等。在光热电站中,普遍使用的是主动型储热,工程中常见逡逑传、储介质的搭配组合如图2-1所示。逡逑.邋I逦1逦——丨.逡逑接储热|逦|邋M接诏热逡逑I逦‘邋 ̄ ̄H逦.邋I邋'逦'邋I邋.逡逑H接疼n砧热1邋|?yUII佬储热|逦砧热|逦接沾热逡逑传热—逦.}\0、逦—d热油、坊盐邋一热it!:、坊益、蒸i'邋一邋W热油、盐、热汽逡逑沾热介成一H逦导热油、烙这邋1逦好热油、焙盐邋1逦L|烙eA、沙了'、m邋|逡逑图2-1光热电站常见储热技术分类逡逑在图2-1中,直接蒸汽系统不适合长时间储热,大规模推广应用严重受限;双逡逑罐直接储热系统最大的优点是省去了传、储热介质间的换热器,系统效率高,但熔逡逑盐易腐蚀、冻结和泄漏,以至于系统成本高,利润空间小;单罐间接储热系统少用逡逑了一个储热罐,而且可以使用价格低廉的填充材料,成本大幅下降,具有一定发展逡逑潜力,其难点在于冷、热流体的分离和操控,设计复杂,运维困难。逡逑因此,商业用大型光热电站并未使用上述三种储热形式,而是使用可控性好的逡逑双罐间接储热系统,它的?

储热,光热,热油,电站


依靠的是传热流体,热量最终被存储于形状特定的固体结构中,常用材料为混凝土、逡逑可浇铸材料和相变材料等。在光热电站中,普遍使用的是主动型储热,工程中常见逡逑传、储介质的搭配组合如图2-1所示。逡逑.邋I逦1逦——丨.逡逑接储热|逦|邋M接诏热逡逑I逦‘邋 ̄ ̄H逦.邋I邋'逦'邋I邋.逡逑H接疼n砧热1邋|?yUII佬储热|逦砧热|逦接沾热逡逑传热—逦.}\0、逦—d热油、坊盐邋一热it!:、坊益、蒸i'邋一邋W热油、盐、热汽逡逑沾热介成一H逦导热油、烙这邋1逦好热油、焙盐邋1逦L|烙eA、沙了'、m邋|逡逑图2-1光热电站常见储热技术分类逡逑在图2-1中,直接蒸汽系统不适合长时间储热,大规模推广应用严重受限;双逡逑罐直接储热系统最大的优点是省去了传、储热介质间的换热器,系统效率高,但熔逡逑盐易腐蚀、冻结和泄漏,以至于系统成本高,利润空间小;单罐间接储热系统少用逡逑了一个储热罐,而且可以使用价格低廉的填充材料,成本大幅下降,具有一定发展逡逑潜力,其难点在于冷、热流体的分离和操控,,设计复杂,运维困难。逡逑因此,商业用大型光热电站并未使用上述三种储热形式,而是使用可控性好的逡逑双罐间接储热系统,它的系统性能参数表现稳定,管路布置如图2-2所示。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615;TK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翔;陈海生;徐玉杰;王亮;胡珊;;储热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J];科学通报;2017年15期

2 闫霆;王文欢;王程遥;;化学储热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化工进展;2018年12期

3 闫霆;王文欢;王如竹;;化学吸附储热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材料导报;2018年23期

4 刘冠杰;韩立鹏;王永鹏;江建忠;;固体储热技术研究进展[J];应用能源技术;2018年03期

5 李松波;常中权;李中培;;相变储热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31期

6 王鹏;罗尘丁;巨星;;光热电站熔盐传热储热技术应用[J];电力勘测设计;2017年02期

7 陈丽萍;蔡亮;李光华;周强;;基于CiteSpace的储热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J];材料导报;2019年09期

8 李永亮;金翼;黄云;叶锋;汪翔;李大成;王彩霞;丁玉龙;;储热技术基础(Ⅱ)——储热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年02期

9 赵嵩颖;陈晨;白莉;;太阳能-桩储热技术经济性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5期

10 赵嵩颖;陈晨;白莉;;混凝土桩储热技术研究及经济性分析[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先进流体与储热技术研究专场回顾[A];首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论文集[C];2015年

2 丁玉龙;赵波;冷光辉;杨岑玉;樵耕;金翼;黄云;李传;Helena Navarro;聂彬剑;Adriano Sciacovelli;张叶龙;翁立奎;陶宝国;;储热技术研究最新进展[A];第三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6年

3 金翼;;复合相变储热技术在能源网中的应用技术研究[A];第五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何英;开启相变储热新时代[N];中国能源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朱妍 整理;中益能:发力“储热+” 智慧供热 增效又节能[N];中国能源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何英;清洁供暖打开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市场[N];中国能源报;2017年

4 见习记者 邓恢平;我国储热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N];中国电力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陈娟;迈能“三五”规划推动节能[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中林;固体电储热系统提升风电消纳的可持续运行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世文;热电厂热水储热罐热特性与控制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2 薛霏;基于树莓派的储热式电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研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9年

3 王钰森;熔盐储热罐的设计研究[D];沈阳工程学院;2019年

4 张夏;中低温熔盐储热系统的容量配置与热力性能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5 郭亚茹;相变储热材料高温性能稳定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6 刘宁;圆台储热罐蓄热特性模拟与相变流态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7 李响;某相变储热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谢云云;基于水合盐复合材料的热化学储热性能实验和数值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9 朱石磊;改性无机盐储热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10 张兴;新型储热器热性能参数的数值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54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654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9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