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管内换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17:54
【摘要】: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作为新一代发电技术,相比现有超临界水机组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等特点,其研发日益受到关注。在超临界压力条件下,实现对二氧化碳对流换热特性的深入理解和准确预测,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受热面的安全设计至关重要。本文将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相结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圆管内的对流和换热现象进行研究,并对计算模型进行修正,以实现对于传热效果的准确预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热流密度、质量流速和压力等参数对于换热效果的影响,并且通过计算获取管道内部流场与温度场,对传热恶化的机理进行分析、解释和论证,为接下来的实验工况的设计与结果预测提供数据和参考。首先,为了降低计算资源消耗和提高仿真效果,本文进行了大量湍流模型验证和网格敏感性分析工作,最终选用SST k-ω湍流模型捕捉工质的传热和传质过程。然后将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对照和分析,分别对传热恶化和正常传热现象进行定义。接着设计了一系列工况研究分析浮升力、热速度和加热负荷等因素与传热效果的关联。并引入Bo、Ac等无量纲参数,研究传热恶化的判定准则。其次,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先分析了正常传热工况,发现此类工况的管内SCO2近似于常物性流动。当壁面温度超过拟临界温度,而主流温度仍低于拟临界温度时,在圆管截面方向上,SCO2流型接近充分发展的湍流,大比热区主要出现在过渡区(5y+60)内,流体的热物性梯度较小,湍流动能和换热效率都比较稳定。而当主流温度接近拟临界温度,大比热区才开始向湍流核心区域转移,截面热物性曲线仍然平缓,此时传热危机不会发生。最后,对传热恶化的机理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阐明物性变化对传热的影响。在传热恶化现象出现时,圆管壁面温度均已超过拟临界温度,而主流温度尚未接近拟临界温度。与正常传热工况中不同,此时流体的大比热区迅速从过渡区移至湍流核心区,近壁面的低密度层形成,核心区的流动速度曲线趋于平坦,其速度梯度和湍流强度均趋于0,雷诺剪切应力持续降低。随着低密度层扩大,M型速度曲线形成,核心区的雷诺应力方向改变,过渡区中的雷诺应力水平恢复,传热恶化得到抑制,壁面温度虽保持单调递增,但增长速率开始减小。直到传热效率恢复到一定水平,壁面温度到达峰值点,传热恶化结束。
【图文】:

湍流结构,热物性参数,强耦合,物性


图1-1超临界co2热物性参数逡逑在大比热区内物性的剧烈变化,导致了流场和温度场之间的强耦合,造成了十逡逑分不均匀的物性分布,影响了流场和湍流结构。这对于传热的影响十分明显,逡逑2逡逑

壁湍流,湍流,黏性,壁面


一个或者多个固壁边界影响的湍流流动被称为壁湍流,固体边界的体减速,至少在靠近固壁的区域是如此。因此在固体壁面和fe流区之是变化的,而平均速度的变化导致流场的各向异性。逡逑讨论不渗透的刚壁情况,可以将湍流大致分为三类:(])流过光两平板的管道流;(2)在光滑圆管中流过的压力流;(3)湍流区域方向增大的边界层流动。本文仅考虑最简单的一种流动:通过一等的流动。但管内流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在工业应用还活中,它给输送系统的整体效率及质量、动量和能量的交换效率设限制。逡逑沿刚壁的湍流中,湍流直接受刚壁影响。对于光滑壁面,这影响通的作用发生。在自由湍流中,当雷诺数足够大时,黏性对流体的整体结构的影响可以忽略;在壁湍流中对任意雷诺数,在靠近壁面的特性总是由流体的黏性确定。在远离壁面处,流体黏性对湍流总体影响可以变得很小,并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可以预料,在那里壁湍流有某些相似之处。逡逑40逦■逦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621;TK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丽贤;郝新敏;;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对苎麻织物的影响[J];纺织学报;2011年07期

2 梁重山,党志;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重庆环境科学;2000年01期

3 谷口正之 ,任建平;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浸出米糠[J];粮食加工;1988年01期

4 邓维钧;;超临界二氧化碳及其在制革上的应用(续)[J];中国皮革;2014年21期

5 黄汉生;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反应介质进行高分子合成[J];有机氟工业;2002年03期

6 周宏湘;涤纶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J];广西纺织科技;2000年01期

7 赵博;赵焕省;;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钻井技术研究现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11期

8 阮新,曾健青,张镜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在酶催化反应中的应用[J];广州化学;1998年02期

9 周忠清;超临界二氧化碳化学[J];上海化工;1996年03期

10 邓维钧;;超临界二氧化碳及其在制革上的应用[J];中国皮革;2014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Yann LE MOULLEC;Sijie LIU;;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光热技术中的应用机遇和挑战[A];首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论文集[C];2015年

2 赵虹娟;郑来久;闫俊;熊小庆;郑环达;;超临界二氧化碳天然纤维专用染料的合成筛选研究进展[A];第十四届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C];2016年

3 银建中;周丹;刘一凡;徐琴琴;蔡佩;赵孟姣;;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子液体的应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4 包锦标;刘涛;赵玲;胡国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强取向聚丙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张建玲;;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有序组装及其功能化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6 杨维才;罗文华;张广丰;陈晓谋;;超临界二氧化碳清洗铀样品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7 何良年;杜亚;王金泉;田杰生;岳晓东;孔德林;;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及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化学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梁志远;桂雍;赵钦新;;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下典型耐热钢腐蚀行为及机理研究[A];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C];2019年

9 李冬旭;银建中;;超临界二氧化碳在油漆喷涂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卢斌斌;卢义刚;;超声-超临界二氧化碳复合清洗机理仿真分析[A];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携;超临界二氧化碳清洗实现无损伤[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记者 李闻芝;我国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实现突破[N];中国化工报;2010年

3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 沈忠厚;以超临界二氧化碳开发非常规油气藏[N];中国石化报;2012年

4 特约记者 曾敏;光明化研院再获6项专利[N];中国化工报;2009年

5 曾敏;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示范装置将建[N];中国化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杨红英;沈忠厚: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开发非常规油气藏[N];中国工业报;2012年

7 李闻芝;我国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实现突破[N];中国纺织报;2010年

8 记者 武炳明;超临界二氧化碳印染技术获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7年

9 ;外星生命或可依赖超临界二氧化碳生存[N];科技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程宇婕;页岩气:超临界二氧化碳开发有望代替水力压裂[N];中国能源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迪;致密砂岩储层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扩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胡毅;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页岩的机理与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3 霍洪俊;超临界二氧化碳井筒流动及携岩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杜玉昆;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破岩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5 李康;小尺度超临界二氧化碳泄漏过程物理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贺振国;超临界二氧化碳磨料射流流场与射孔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7 王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钻井液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8 王金泉;高密度二氧化碳介质中的聚乙二醇自由基化学[D];南开大学;2009年

9 王成卫;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10 李洪玲;二氧化碳与酯类二元系统气液相平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微观特性及其清除污染物的模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2 张良;超临界二氧化碳在管内换热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3 张瑾;致密储层超临界二氧化碳—水—岩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4 郭溢;颗粒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沉降规律的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5 柳愿;平行管式井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混砂装置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

6 李化肖;超临界二氧化碳体系下酶解纤维素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7 杨温;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宽温区内的换热试验与太阳能直接辐射吸热器的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8 孙嘉;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动态特性及控制应用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9 孙东辉;超临界二氧化碳增透煤体作用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7年

10 邓秀方;超临界二氧化碳声空化理论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58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658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1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