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锂离子电池用聚酰亚胺活性物质及粘结剂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09:34
【摘要】:聚酰亚胺是一类具有优异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存储材料、共价有机骨架、储氢和光学材料等各个领域,其具有结构多样性、绿色可持续以及潜在高比容量等特性,可以有效地解决锂离子电池中传统无机活性物质自然界储量少、理论容量低以及商业化聚偏氟乙烯粘结剂在电极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制备了多种不同结构的聚酰亚胺材料,深入探讨了其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及粘结剂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将4,4'-二氨基二苯砜(DDS)、4,4'-二氨基二苯醚(ODA)、4,4'-二氨基二苯甲酮(DABP)分别与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通过一步法高温制备DDS-PMDA、DABP-PMDA、ODA-PMDA粉末,研究了所制备粉末的结构和热性能,并探索了聚酰亚胺粉末中基团对电极形貌、结构以及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其中,DDS-PMDA电极具有较小的阻抗值和极化现象,充放电过程中平台较为明显,并且在4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75.47%,具有相对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表现出相对较好的倍率性能。其次,以4,4'-二氨基二苯砜(DDS)、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和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为单体,通过一步法制备了6FAPB-BTDA、6FAPB/DDS-BTDA聚合物。对所制备的聚酰亚胺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并表征了其做粘结剂制备的磷酸铁锂电极的结构和形貌,最后探究其作粘结剂对电极电化学性能影响。所制备两种聚酰亚胺对磷酸铁锂电极中活性物质的晶型并没产生影响,电极形成了良好的导电网络。聚酰亚胺粘结剂所制备电极具有较小阻抗值和极化现象,增强了电极与电解液的相容性,使电解液更容易浸入电极结构中,所组装的电池的过充安全性能得以提高,并且采用6FAPB/DDS-BTDA粘结剂制备的电极在0.5 C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100次后,放电比容量依旧有134.1 mAh g~(-1),容量保持率为94.11%,同时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极的倍率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912
【图文】:

示意图,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 1-1 4 种典型的锂离子电池结构[1]Figure 1-1 The structures of four typical lithium ion battery[1]Bs 主要是通过由含有锂插层化合物制成的电极来储存电能,在充放电过充过电解质在正、负极之间穿梭,同时在电极上还会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如。锂离子技术最初是从 Goodenough 发现的插层化合物开始,并且一直沿用、低电势锂插层碳质材料的发现使得 Sony 公司在 1991 年最终实现了碳LixC6/Li1-xCoO2)型号电池的商业化。LIBs 是通过摇椅式来回往复来实现因此也被称为“摇椅式电池”。

锂离子电池,摇椅,插层化合物,锂离子


图 1-1 4 种典型的锂离子电池结构[1]Figure 1-1 The structures of four typical lithium ion battery[1]LIBs 主要是通过由含有锂插层化合物制成的电极来储存电能,在充放电过充中,锂离子通过电解质在正、负极之间穿梭,同时在电极上还会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如图 1-2所示[2]。锂离子技术最初是从 Goodenough 发现的插层化合物开始,并且一直沿用至今。高可逆、低电势锂插层碳质材料的发现使得 Sony 公司在 1991 年最终实现了碳化锂/钴酸锂(LixC6/Li1-xCoO2)型号电池的商业化。LIBs 是通过摇椅式来回往复来实现能量储存的,因此也被称为“摇椅式电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光;刘宸琪;;欧盟药物滥用监测和新精神类活性物质预警研究与启示[J];中国药物警戒;2019年10期

2 Gabi Büttner;;Article 95:真正为每个人创造平等条件了吗?[J];中国涂料;2015年11期

3 王飞;李燕;;溶藻细菌胞外溶藻活性物质分离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7期

4 桂仲争,庄大桓;茧丝中小分子活性物质的研究[J];江苏蚕业;2001年04期

5 顾静文,刘立鼎,邱贤华;苦楝果实活性物质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J];江西科学;1997年04期

6 ;刺梨含有防癌活性物质[J];植物杂志;1987年04期

7 桑野荣一;时连根;;抗保幼激素活性物质研究的最新进展[J];国外农学-蚕业;1989年01期

8 卢德勋;;营养活性物质组学产品研发和应用的理论和实践[J];饲料工业;2018年01期

9 刘国娟;刘大程;高民;胡红莲;卢德勋;;复合酵母培养物的营养活性物质组学及其应用技术的研发[J];中国畜牧杂志;2014年01期

10 程荔;;振动性血管功能损伤与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关系的研究(综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解修超;洪葵;戴好富;;海洋放线菌及活性物质的多样性[A];2005热带亚热带微生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林陈强;林戎斌;郑永标;陈济琛;林新坚;;食药用菌中的几类小分子活性物质及其提取方法[A];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阚光锋;缪锦来;徐仲;史翠娟;宣世伟;李光友;;冰活性物质与南极冰藻低温适应性关系的初步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朝良;张军;王磊;王丰;;桑椹中有效活性物质的分析[A];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韩慧;;苦瓜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郑纪勇;赵守涣;蔺存国;;海洋天然防污活性物质及其抗海洋生物粘附的机理[A];2015第二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论文全集[C];2015年

7 岳建民;;药用植物中复杂结构微量活性物质的发现与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九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7年

8 张蕊;杨树德;董洪新;程显好;包海鹰;图力古尔;;大型菌物中小分子活性物质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机制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9 张开山;鲍时翔;;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A];2005热带亚热带微生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石建功;张建军;王晓良;再帕尔阿布力孜;陈乃宏;蒋建东;郭颖;;常用中药活性物质与功能再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洪章 记者 谢小芳;电池任意弯折活性物质都不会脱落[N];大连日报;2018年

2 中国WTO/TBT-SPS中心供稿;欧盟调整部分活性物质肯定列表[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3 记者 白毅;中药微量活性物质高效识别技术瓶颈破解[N];中国医药报;2015年

4 青云;海洋活性物质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易瑞灶 洪专;高纯海洋脂类活性物质制备成功[N];中国海洋报;2012年

6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唐朝枢邋蒲丹 王雪飞 整理;给小分子活性物质分“家系”[N];健康报;2007年

7 李飞邋吕国强;汪氏产品最大限度保留活性物质[N];消费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刘旭;企业有条不紊应对欧盟新规[N];国际商报;2014年

9 王廷兆;运动防癌的奥秘[N];民族医药报;2009年

10 于斐;绿茶活性物质EGCG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N];医药经济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太平;草地有毒植物紫茎泽兰灭蚜活性物质及制剂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2 王一丁;紫茎泽兰灭蚜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灭蚜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安久涛;沿面放电活性物质喷射氧化单质汞及其与催化协同作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4 金洁;家蚕病原白僵菌的遗传多样性及白僵蚕药理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罗丰雷;芒果果实活性物质分离纯化、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李朝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衍生结构锂二次电池电极材料[D];山东大学;2016年

7 张祥龙;高压脉冲水中放电特性及亚甲基蓝模拟废液降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张晓宇;黄金梨采后病害生防菌的分离筛选及抗菌蛋白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9 晏南富;光充电二次电池[D];南开大学;2014年

10 钟凯;姜黄根际放线菌的分离与次生代谢产物的成分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佳;三种高级氧化体系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降解及其机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2 胡季清;锂离子电池用聚酰亚胺活性物质及粘结剂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刘君艳;细菌F5-2溶藻活性物质的分离与初步鉴定[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丁宏艳;源于一株高效溶藻菌的活性物质对中肋骨条藻的溶藻作用过程[D];厦门大学;2018年

5 李雨娟;介质阻挡放电对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降解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6 于杰;一株抗MRSA放线菌的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物质的初步分析[D];海南大学;2016年

7 段栓成;淡紫灰链霉菌X33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及其活性物质的提取[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8 王伟;海参肠道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物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8年

9 王云鹏;抗水稻黄单胞菌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筛选及其活性物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10 余金龙;复合外源活性物质降低农药残留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20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720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0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