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消防器材库集成式充电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发布时间:2020-06-21 06:02
【摘要】:用于消防灭火和救援的器材纷繁复杂,消防队员面临的现场环境多种多样,要及时响应各类突发情况,各种专业的救援器材必须时刻处于良好的待用状态,且管理方式必须合理、有序。消防器材库是各类器材的集中贮存地,器材的有序调用和正确保养方法直接关系到消防出警和灭火救援的效率。在目前消防站的器材配备标准中,需要充电使用的弱电类器材约占到所有器材类型的四分之一,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器材出于智能化、轻便化、安全防爆的要求优先选择使用充电电池作为动力来源。要使这些器材随时保持在电量充足的状态,又要从最大程度上保证设备和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和人为出错率是现代化装备管理的趋势。论文从优化消防器材库管理的角度,针对目前各级消防队中常用的各种充电类器材的保有现状,分析了目前这一类器材的在充电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此类器材的典型特征,在厘清设计目标和应遵循的设计规则后,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多数常规充电器材的集成式充电管理设备的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分析消防队伍在新时期面临的消防警力现状,发现充电类消防器材的管理方式的效率不高,又占用较多警力,分析了研究开发一种消防器材集成式充电设备的必要性。(2)就目前消防队中充电类消防器材配备情况而言,充电类器材有着数量多、种类多的特点。通过分析比较常见充电器材所采用的铅蓄、镍氢、锂离子电池,归纳了目前恒压、恒流、脉冲充电等几种充电方法。分析了一体化电池充电器的电路原理。(3)依据已有的调研成果和设计原则,明确了一体化充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其后,设计了充电设备的主要控制电路,提出了电路的实现途径。制定了一种集成式充电设备的实施方案,通过模块化的思路将方案付诸实践。(4)基于集成式充电设备的功能和特点,该设备能为器材的智能化管理及器材的维护保养提供解决思路。最后,将集成式充电设备应用到实际环境中,对充电和管理功能进行评估,其实际应用效果明显。单一器材在充电速度上提升了5~20%,充电的饱和度也有1%~5%之间不同程度的提升。另外,对于整体器材库的集中充电管理和维护,人力投入也减少了一半以上,对消防单位人员优化和提升器材管理水平大有裨益。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M910.6
【图文】:

框图,技术路线,框图,充电设备


9图 1-1 技术路线框图调研在于了解消防器材中充电器材的管理现状,调研了该类保养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以此为基础对器材的常规保养方式纳,明确了设计集成充电设备应该具备的一些功能和规模。特点和充电器的电路原理,在技术环节上进一步明确设计指设计目标,接着明确如何设计,设计所涉及的方面和步骤,成这些内容。以工业设计的思路将充电设备整体目标分解,主电路原理设计、部件选型等,为使最终的方案落地成型,。将充电设备投入到与以往充电方式对比测试和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从方案的设计、制作到应用测试再到修环过程。

破拆工具,液压,品牌,器材


随着对消防器材智能化、轻便化、安全防爆等越来越高的性场竞争,越来越多的器材配置了电池来优化产品[19]。例如,常规的液压破拆燃发动机带动液压缸来提供破拆动力,而新型的液压破拆工具则以铅酸蓄电机作为液压马达的动力来源,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便携性。如下图 2-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丹;;浅谈消防装备动态管理[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年10期

2 夏欣荣;;低压开关器件在成套设备主电路应用中的实际载流能力试验[J];电气时代;2015年09期

3 赵梦伟;李晓华;;一种蓄电池随车补充充电装置的设计[J];汽车维修;2015年02期

4 谭淑梅;;简析STM32单片机原理及硬件电路设计[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5 何秋生;徐磊;吴雪雪;;锂电池充电技术综述[J];电源技术;2013年08期

6 徐雷;;电气控制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04期

7 杨莉仙;;消防装备维护保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2年24期

8 魏兴雷;;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年06期

9 金永旺;;对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14期

10 陈辉煌;;基于DS2438的多功能智能蓄电池充电器的设计[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2723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723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d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