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溶液加工制备高导电和耐弯折的无机纳米晶应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发布时间:2020-06-28 00:12
【摘要】: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具有质轻、成本低、柔性、可溶液加工、易于实现大面积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近年来,通过开发新型的给受体材料,优化器件制备工艺以及界面工程等方法,单节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已达到14%。尽管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与传统电池相比,其能量转化效率以及器件的稳定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其中,夹在电极和活性层之间的界面缓冲池对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氧化锌(ZnO)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阴极缓冲层材料,具有合适的能级、良好的透光性、高稳定性和低制备成本等优点。然而,ZnO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表面缺陷、纳米粒子易团聚、纯ZnO导电性较低,不利于制备厚膜。另外,无机ZnO脆性较大,不易制备柔性器件等。本文主要围绕对氧化锌阴极缓冲层进行改性,提高阴极缓冲层的导电性,改善活性层与阴极缓冲层之间的能级匹配,提高电荷的选择性,减少载流子的复合和提高电子迁移率,同时,通过引入带功能基团的聚合物掺杂来改善无机ZnO的脆性提高其耐弯折性及与上层活性层的粘结性,并将其作用于反向有机太阳能电池中,提高器件的能量转化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采用低温无配体法合成铝掺杂氧化锌(AZO)纳米粒子,同时,引入含有不同数量的氨基的表面活性剂:乙醇胺(EA)、乙二胺(EDA)、二乙烯三胺(DETA)和三乙烯四胺(TETA)来进一步提高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和导电性。表面活性剂中的氨基与AZO纳米粒子表面的羟基形成氢键提高其分散稳定性。另外,表面活性剂的氨基中的富电子可转移到AZO纳米粒子表面,提高导电性。实验证明,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地钝化AZO的表面缺陷,抑制界面处的载流子复合,降低AZO的功函从而优化AZO和受体非富勒烯小分子ITIC及富勒烯衍生物受体PC_(71)BM之间的能级匹配。值得注意的是,氨基的数量会影响AZO的能级及导电性。因此,基于合适氨基数量的表面活性剂DETA改性的AZO阴极缓冲层的反向太阳能电池具有更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当AZO-DETA阴极缓冲层厚度达到80 nm时,基于非富勒烯体系(PBDB-T:ITIC)的太阳能电池效率为10.7%,并且当AZO厚度达95 nm时效率仍可保持10%。制备这种高导电性且厚度不敏感的AZO阴极缓冲层有利于卷对卷大面积印刷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为了提高无机界面缓冲层自身的耐弯折性,我们通过低温溶液法制备铝掺杂氧化锌(AZO)前驱体溶液,同时加入聚多巴胺溶液(PDA)制备AZO:PDA这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阴极缓冲层。与原始的AZO相比,引入PDA拥有以下几个优势:(1)可以钝化并修复AZO的表面缺陷;(2)PDA可以通过与AZO纳米晶体形成氢键从而将纳米粒子相互连接,有效地提高AZO的耐弯折性;(3)由于PDA特殊的粘附性使得AZO:PDA阴极缓冲层与上层活性层之间有良好的粘结作用。这种高导电性、厚度不敏感且具有优异的耐弯折性和粘附性功能的AZO:PDA阴极缓冲层,使基于PBDB-T:ITIC体系的器件效率达到10.3%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并为今后实现大面积柔性可穿戴光电器件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可能。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M914.4
【图文】:

太阳能电池,电荷分离,传输过程,聚合物


正向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电荷分离传输过程;(b, d)反向结构的聚合物太池及电荷分离传输过程igure 1.1 (a, c) The structure of conventional polymer solar cell and the process of ction and transmission. (b, d) The structure of inverted polymer solar cell and the prcharge separation and transmission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相关性能参数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主要是通过电流-电压(J-V)曲线表示(如图

曲线,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太阳电池


图 1.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J-V)曲线Figure 1.2 Current density-voltage (J-V) of polymer solar cell物太阳电池的界面调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汉三;;一种新颖的半导体衬底材料——单片化GaAs/Si[J];半导体情报;1987年02期

2 刘明大,李淑文,苏世昌,张喜田,高欣;液相外延生长准三元InP缓冲层位错密度降低的研究[J];半导体光电;1988年01期

3 梅治华;;试谈缓冲层在胶合中的应用[J];光学工艺;1977年04期

4 刘春波;张实;王龙;刘洋;刘敏;车广波;苏斌;徐占林;;缓冲层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化工进展;2012年02期

5 宋淑梅;宋玉厚;杨田林;贾绍辉;辛艳青;李延辉;;同质缓冲层对氧化铟锡薄膜特性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3年12期

6 石增良;刘大力;闫小龙;高忠民;徐经纬;白石英;;低温缓冲层对氧化锌薄膜质量的影响[J];发光学报;2008年01期

7 А.Е.Зупник;肖耀荣;;浇注互感器缓冲层最佳厚度的计算[J];变压器;1986年04期

8 杨斌;王连杰;张平;宋淑梅;杨田林;;同质缓冲层厚度对掺铝氧化锌薄膜性能的影响[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0年01期

9 刘祥林,汪连山,陆大成,王晓晖,汪度,林兰英;氮化镓缓冲层的物理性质[J];半导体学报;1999年08期

10 黄小丽,林实,肖纪美;缓冲层的化学成分对连接强度的影响[J];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国海;柯培玲;汪爱英;赵运才;;缓冲层厚度对类金刚石薄膜膜基结合性能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表面工程大会暨第六届全国青年表面工程论坛论文摘要集(一)[C];2014年

2 潘红星;王茺;熊飞;张学贵;杨杰;李天信;杨宇;;缓冲层生长温度对量子点生长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3 石增良;刘大力;闫小龙;高忠民;白石英;;低温缓冲层对氧化锌薄膜质量的影响[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刘亚光;孔令寅;李绍辉;刘海鸥;张雄福;邱介山;;ZnO层作为过渡缓冲层而诱导合成的稳定ZIF-8膜的高温气体渗透[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宋迎雪;严礼;刘晓东;周yN;李永舫;;太阳能电池中的阴极界面缓冲层研究[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H 能源高分子[C];2015年

6 金沈贤;钟智勇;任学恒;张怀武;;Fe_3O_4缓冲层对CoFe_2O_4薄膜磁性能的影响[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7年

7 周志文;蔡志猛;张永;周笔;林桂江;赖虹凯;李成;陈松岩;余金中;;低温Ge作缓冲层的高组份SiGe弛豫衬底生长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李刚;梁晓杨;郭春升;李志强;麦耀华;;CdZnS缓冲层在底衬Sb_2Se_3太阳电池中的的应用研究[A];第五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新型材料和电池工作原理篇)[C];2018年

9 沈震;宋志伟;王如志;严辉;;不同厚度ZnO缓冲层下Al_(0.1)Ga_(0.9)N纳米薄膜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A];2016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6年

10 陈隆建;张德全;钟正邦;;使用氧化锌奈米层当作缓冲层之氮化镓发光二极体[A];海峡两岸第十三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包装箱用带缓冲层的复合纸垫板[N];中国包装报;2006年

2 姚良见;现代建筑能减震动 收震能[N];北京科技报;2004年

3 战车;镜头防护有高招DeluxGear推出人性化配件[N];中国摄影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鸣;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涂层导体缓冲层长带[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肖绍铸;高温超导涂层导体中双轴织构缓冲层的制备和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3 夏钰东;YBCO超导带材缓冲层的生长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程飞;MoO_3作为阳极缓冲层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李英楠;YBaCuO膜及其金属基带和缓冲层的制备与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6 Syed Sheraz Ahmad;[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7年

7 于泽铭;新型Cu-Ni双金属层基带制备及CSD技术制备LZO缓冲层[D];东北大学;2008年

8 尹伊;铁电薄膜生长及器件制备工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如;HVPE法制备GaN体材料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晓明;InAsSb红外光电薄膜制备和表征与单元器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艺林;溶液加工制备高导电和耐弯折的无机纳米晶应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D];南昌大学;2018年

2 周恩民;PLD法Si基上BaM成膜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于琪琪;超薄玻璃衬底上高质量ZnO缓冲层与GaN薄膜的低温生长[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4 李争刚;缓冲层对PZT/GaAs异质结的生长及光伏特性的作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吴佳楠;钢棚洞结构EPS-细砂复合缓冲层性能[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6 肖迪;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背场缓冲层及电池制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7 刘静静;缓冲层在提高透明导电膜性能方面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王贺龙;涂层导体新型缓冲层制备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杨圣;基于绿光有机光敏二极管缓冲层对器件特性的影响[D];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

10 黄建雄;有机太阳能电池中阳极缓冲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32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732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f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