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智能变电站10kV站域保护研究及实现

发布时间:2020-07-02 03:32
【摘要】:在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展现出了站域化、区域化发展的趋势。站域保护充分利用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可以克服传统继电保护的诸多缺点,而使其得以更加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作为供电末端的10kV配电装置,在传统变电站中,受限于技术水平、资金规模等因素,10kV部分的继电保护配置与安全自动控制不甚完善。而在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智能变电站中,可以充分利用全站信息共享、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优势,实现10kV站域保护功能,使10kV部分的继电保护更加完备。因此,针对智能变电站的10kV站域保护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针对3台主变与10kV母线为4分段接线型式的智能变电站10kV站域保护进行研究。分析了传统变电站10kV母差保护与10kV备自投存在的不足,说明了构建智能变电站10kV母差站域保护及10kV网络化备自投的必要性。研究了基于电流故障分量相位比较原理的10kV母差站域保护,基于电流故障分量的相位比较可以有效地克服负荷电流、过渡电阻等的不利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母差保护的灵敏度,及进一步提高故障母线判断的准确性。研究了基于内桥接线+线变组及10kV四分段母线的网络化备自投。10kV网络化备自投能够克服传统的10kV四分段母线备自投存在的不足,灵活地适应运行方式的变化,而且能够实现负荷均分、过负荷联切功能,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说明了10kV站域保护装置与相关智能单元、合并单元的组网方式,阐述了站域保护模型的实例化方法,并列举10kV站域保护相关逻辑量与虚端子的连接关系。本文所提出的10kV母差保护与10kV备自投,其功能集成于集中式站域保护装置中,采用双重化配置。最后对10kV站域保护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本文提出的10kV母差站域保护采用电流故障分量的相位比较原理,可以克服负荷电流、过渡电阻等影响,摆脱了10kV母线的保护依靠变压器后备保护的局面。提出的10kV网络化备自投可以灵活适应10kV多分段母线运行方式多变的情况,使10kV母线的备用电源自投功能更加完善。10kV站域保护功能的研究及应用,为智能变电站的10kV配电装置提供了更加可靠、快速的保护,进一步提高区域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M63
【图文】:

母线系统,标定图,比相,故障


得相位比较精度更加准确,需要对每周期所具有的采样频率采取适当的上调操作前可具备 256 个每周采样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相位比较的不确定角度终对于保护精度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线路情况相比较,母线主要是在比相支路数量上有所增加,通过前述分析发现,只要发生区处于故障状态,则随便两条支路所具有的电流相位差均完全判据标准;若故障发生在区外,则必然会有一条支路的相位差完全相反于其他状态,具体的实现步骤为:随意的选取某条支路,并将其界定成基准波,且依然对“0”与“1”点进行,同时在相同采样位置处,其他支路波则可进一步将具体的方波采集出来。以波为载体,对各条支路所对应的“-1+1”点或“0+1”点进行标定。在区内故障中般闭锁角中不会存在相关点,且其保护动作图具体可参照下图 4.4(a)所示;区外故障类型,则通常标记点会出现在闭锁角中,同时其保护闭锁图可以具体下图 4.4(b)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蕾;;110kV智能变电站站域保护原理[J];云南电力技术;2015年S1期

2 王晋;宿磊;李伟;舒欣;;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站域保护控制系统可靠性检测方法研究[J];湖北电力;2015年10期

3 牛强;侯伟宏;范增辉;梁经宛;王雷涛;;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站域保护控制系统研究[J];电气应用;2015年17期

4 廖先泽;庄圣贤;施孟阳;;基于智能变电站站域保护的研究[J];浙江电力;2015年05期

5 刘宏君;裘愉涛;徐成斌;陈远生;;一种新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架构[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年03期

6 宋杰;周德生;曾平;邹晓峰;沈冰;朱奕帆;;基于IEC61850的站域保护协同测试试验研究[J];华东电力;2014年12期

7 王媛;焦彦军;马叶芝;;利用本地信息实现新型站域保护方案[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4年08期

8 孔令号;焦彦军;戴志辉;;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站域保护原理[J];电网技术;2014年08期

9 李倍;和敬涵;刘琳;;基于信息冗余的站域保护优化方案[J];电力与能源;2014年03期

10 和敬涵;李倍;刘琳;张浩;;基于分布式功能的站域保护[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年06期



本文编号:2737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737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9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