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直接转矩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5 20:40
【摘要】: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以其转矩响应快速性与强鲁棒性得到广泛关注。针对其存在的转矩与磁链脉动问题,本文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运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以算法滚动优化与反馈校正的特点对转矩、磁链脉动进行抑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做出以下优化:运用空间电压矢量细分的相关理论方法,增加可预测电压矢量的个数,提升预测精度;同时,以永磁同步电机转矩变化率与电压矢量交轴分量的关系为基础,对预测运算进行简化处理,增进算法适用性。运用仿真软件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STM32F103单片机为主控芯片,设计并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交流调速控制系统。并在此硬件平台的基础上运用IAR对系统软件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上电初期完成电机起动,电流、速度和给定量的采样与控制以及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实现等。在硬件平台上进行测试与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使得系统相电流波形正弦度高、高次谐波得到抑制;而且简化后的算法使得系统运行时间显著降低。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273;TM341
【图文】:

系统仿真


图3-10 PMSM-MPDTC系统仿真图Fig.3-10 System block diagram of PMSM-DTC仿真电机参数如表 3-2 所示表 3-2 永磁同步电机仿真参数Tab.3-2 Simulation parameters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参 数 数 值额定电压 Vdc/V 250额定转速 n/r·min-12500额定转矩 Ten/N·m 10极对数 P 4定子电阻 Rs/Ω 1.3定子电感 Ls/mH 0.825永磁体磁链 f/Wb 0.175此时,使系统运行在负载转矩为 5N·m、转速为 1500 r·min-1、定子磁链为 0.2 Wb、逆变器开关频率为 200KHz 的情况下,传统 DTC、MPDTC、与优化 MPDTC 的转

原理图,霍尔电流传感器,原理图,模块


图 4-4 IPM 模块与霍尔电流传感器原理图Fig.4-4 Principle of IPM module and hall current sensor4.1.3 转子信息反馈处理电路实现电机的控制需要通过转子信息反馈电路中的多个传感器实时对电机转子转速、转角等进行实时反馈与计算。位置传感器按照结构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光电式编码器、旋转变压器以及混合式光电位置传感器,其中光电式编码器又分为增量型和绝对型。增量型光电编码器的特点在于每产生一个角位移增量,就输出相应的脉冲,但无法确定转子的具体位置,因此在上电初期无法确定电机转子的初始位置。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在转轴的任意位置都可以输出一个固定的数字码,因此可以随时得知转子的具体位置,并且能够在电机上电时读出转子的初始位置。相对于增量型光电编码器而言,绝对型光电编码器在技术上要复杂的多。采用 SVPWM 方式控制电机时,电机起动时只有施加相应的电压矢量才能完成起动,因此获取电机转子的初始位置非常重要。本实验平台中采用的是一套由霍尔传感器与增量型光电编码器组合而成的混合式光电传感器。在电机起动时首先通过一组霍尔传感器测得电机转子的初始位置,在 SVPWM 控制策略下完成电机起动,启动过程结束后

接收电路,差动,信号,光电式


AUBUZUAUBUZUUUVUWUUUVUWUa光电式编码器输出信号 b霍尔传感器输出信号图 4-5 光电式编码器与霍尔传感器输出信号Fig.4-5 Output signal of photoelectric encoder and hall sensor传感器输出的两组信号,先分别经差动接收电路处理,再经过反向施密特触发器整形后得到稳定的脉冲信号,最后进入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如图 4-6 所示为位置信号处理原理图,选取的芯片为 AM26LS32(四路差动信号驱动器)与 74LVC14(六路反向施密特触发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妍洁;王海涛;陈玉峰;徐明;;永磁同步电机的积分反推-滑模转角控制[J];微特电机;年期

2 汪坤;李晨懿;卢文清;徐永海;;电压暂降对变频调速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J];现代电力;2019年01期

3 张震;沈学珂;程欣;;永磁同步电机全速范围内无位置传感器控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年期

4 陆刚;;透析永磁同步电机的应用技术[J];电源世界;2018年04期

5 樊英;谭超;;内置式交替极永磁同步电机性能及机理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8年11期

6 闫荣妮;王瑞男;张伟;;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研究[J];防爆电机;2018年04期

7 杨立超;王赫;于海蒂;;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结构与电磁耦合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8年20期

8 韩清振;何仁;;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稳定性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6年11期

9 苏鸣翰;;永磁同步电机的模糊控制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10 于慎波;李红;翟凤军;钟双双;夏鹏澎;;基于nCode Design-Life的永磁同步电机主轴的疲劳特性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才立忠;吴卫楠;饶界;卢有君;李艳斌;;基于耦合场仿真的永磁同步电机噪声分析[A];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张立军;方杰;王心坚;孟德建;;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动多场耦合建模与分析[A];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6年

3 徐煜昊;夏加宽;李天元;;电动汽车驱动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与分析[A];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7年

4 宋得雪;聂磊;彭兵;;分数槽交替极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优化分析[A];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7年

5 董新宇;赵希梅;;基于滑模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A];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7年

6 王正祥;于明湖;;压应力对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机铁损的影响及改善分析[A];2016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7 李风辉;董婷;;电动汽车用多相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与分析[A];第十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6年

8 雷鸣凯;朱国昕;;永磁同步电机带遗忘因子的迭代学习控制[A];第十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6年

9 李生祥;韩雪岩;;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三维全域温度场数值计算[A];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5年

10 张gq星;杨霞;;一种改进的SVPWM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A];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正军;嵊州,奏响产业升级进行曲[N];绍兴日报;2017年

2 申军平 雷冬梅;永磁同步电机承担主牵引驱动[N];运城日报;2010年

3 张永法;F2TP永磁同步电机掀起节能革命[N];中国纺织报;2007年

4 刘文硕;永磁同步电机助推纺织机节能[N];中国工业报;2007年

5 杨建光;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研发取得突破[N];人民铁道;2015年

6 刘文硕;高效永磁同步电机降低设备电力损耗[N];中国纺织报;2007年

7 吴涛;永铜选厂球磨机同步电机励磁装置改造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8 ;超高速防爆变频调速同步电机研制成功[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丁波;“上上下下”更绿色[N];解放日报;2005年

10 记者 李文峰 通讯员 姜尚昆 易臣;全球首套盾构机永磁同步电机交付[N];湖南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峰;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几类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曾德鹏;多单元永磁同步电机无机械负荷间接测试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于吉坤;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电磁分析与转子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4 王东东;同步电机及虚拟同步电机的等效Lorenz模型及稳定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5 肖海峰;永磁同步电机精确控制方法及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6 邓惟滔;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参数辨识与转矩波动抑制[D];天津大学;2017年

7 陆ZK泉;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8 李东;永磁同步电机的混沌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史婷娜;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系统[D];天津大学;2009年

10 王松;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辨识及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江;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2 陈锦宝;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及其解耦控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3 李田桃;永磁同步电机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4 党威望;基于MRAS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5 秦大伟;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

6 李忠祥;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

7 刘伟;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8 张力;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磁钢涡流损耗和并绕导线间环流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9 朱厚钰;铁氧体永磁辅助式磁阻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年

10 王枥辉;两极异步起动铁氧体永磁同步电机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1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781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5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