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太阳能发电光场跟踪控制系统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M615
【图文】:
加温成水蒸气,通过热交换装置而将水加温成水蒸气。与传统火力发电一样进一步推动汽轮发电机工作,最终以电能的形式输出。太阳能光热发电的系统组成部分有:集热系统、热传输系统、蓄热与热交换系统、发电系统。太阳能光热系统发电原理如图1.3所示。图1.3 太阳能光热系统发电原理1)集热系统包括聚光装置、接收器、跟踪机构等部件。如果说集热系统是整个光热发电的核心,那么聚光装置就是集热系统的核心。聚光装置即为聚光镜或者定日镜等。其反射率、焦点偏差等均能影响发电效率。目前国内生产的聚光镜,效率可以达到94%,与国外生产的聚光镜效率相差不大。集热系统采集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2)热传输系统主要是传输集热系统收集起来的热能。利用传热介质将热能输送给蓄热系统。传热介质多为导热油和熔盐。理论上,熔盐比导热油温度高,发电效率大,也更安全。热传输系统一般有预热器、蒸汽发生器、过热器和再热器等组成。在热传输过程中,传热管道越短,热损耗就越小。3)蓄热与热交换系统,光热发电技术在蓄热与热交换系统中充分体现了对比光伏发电技术的优势。即将太阳热能储存起来。可以在夜间发电
- 7 -1)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如图1.4所示,太阳能发电场本质上是由很多单轴跟踪抛物槽太阳能集热器组成。其收集器均是以南北方向上排列。每个太阳能收集器对应着一个线性抛物面形反射聚光器[18],用于聚焦太阳的直接射束辐射位于抛物线焦点处的线性接收器上。在白天从东向西追踪太阳以确保太阳持续聚焦在线性接收器上。传热流体被加热通过接收器循环并返回到功率单元中的一系列热交换器,流体用于产生高压过热蒸汽。然后将过热蒸汽送入传统蒸汽汽轮发电机发电。而来自涡轮机的多余蒸汽在冷凝器中冷却,冷凝水通过水泵返回热交换器,再次转化为蒸汽。图 1.4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2)线性菲涅尔式发电线性菲涅尔式发电系统如图1.5所示,1990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在总结了槽式和塔式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紧凑线性菲涅尔反射聚光器和蒸汽发生系统的构想,并于2002年由德国 FRAUNHOFER 设计,比利时索拉门多公司制作了5000m2的菲涅尔(Fresnel)太阳能聚光器[19]。相比较槽式
图 1.4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2)线性菲涅尔式发电线性菲涅尔式发电系统如图1.5所示,1990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在总结了槽式和塔式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紧凑线性菲涅尔反射聚光器和蒸汽发生系统的构想,并于2002年由德国 FRAUNHOFER 设计,比利时索拉门多公司制作了5000m2的菲涅尔(Fresnel)太阳能聚光器[19]。相比较槽式,这套系统的一个关键优势就在于菲涅尔的聚焦比大,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温度,每平米镜面所需要的基础和电机很少,系统通过使用标准的平面镜代替需要特殊方法加工的曲面反射镜,让所有的镜子贴近地面,降低风载和钢的使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玉国;;机电跟踪控制系统中组合开关原理[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2 徐凤安;冯仲良;夏春和;;电视精密跟踪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J];自动化学报;1980年03期
3 单长吉;徐楠;;角位移跟踪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J];大学物理实验;2017年01期
4 赵启纯;;太阳能电池板跟踪控制系统改进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5年02期
5 赵定远;;跟踪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传输[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6 赵建华;张婷婷;;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6年03期
7 朱正林;郑健;吴昊;;高精度碟式太阳能直接跟踪控制系统设计[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8 刘京诚;任松林;李敏;罗勇;杨庆峰;;智能型双轴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的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09期
9 吴玉国,余晓流;机电跟踪控制系统及其应用[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10 李广森,周良柱,李钢;IDT7134在雷达跟踪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199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效华;吴宏鑫;;电阻炉四回路自适应跟踪控制系统[A];1992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上)[C];1992年
2 谭跃钢;朱新忠;;基于轨迹误差评价的跟踪控制系统[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国栋;塔式太阳能发电光场跟踪控制系统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2 周江坤;聚光太阳能嵌入式跟踪控制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黎红平;车载相控阵天线跟踪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王文建;基于机器视觉的弧焊跟踪控制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白洋;软件项目健康跟踪控制系统的构建[D];复旦大学;2012年
6 方建钢;太阳能跟踪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翟园林;轻型通用光电跟踪平台跟踪控制系统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8 谭阳;基于DSP的光伏发电跟踪控制系统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4年
9 王虎成;双轴独立自动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的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贾春迎;基于多智能体热连轧跟踪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东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2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79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