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耦合谐振式电动汽车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724
【图文】: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原理及其结构实际工程中包含 RLC 并联、RLC 串联等效串联电阻为 ,电容的等效串联电虑 的大小在谐振网络中的作用,而 谐振网络系统特性的作用。其中等效电电两端相连,构成了 RLC 串联谐振系
ss1 1L L LL LQR CR R C 联谐振网络发生谐振时,谐振电容与线圈的端电压L C SU U QU拓扑电路中,谐振电容与线圈的端电压较大,对功同时由式(2-5)可知,串联谐振拓扑电路在发生因此若谐振网络原边线圈端电压保持恒定,则选择。联谐振结构等效串联电阻 串联后,再与电容并联,最后直了 RLC 并联谐振网络。其电路如图 2-2 所示。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补偿拓扑结构有串联-串联(Series-Series,SS)、串联-并联(Series-Parallel,SP)、并联-串联(Parallel-Series,PS)和并联-并联(Parallel-Parallel,PP)等四种。本文提出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驱动负载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原边为恒定电压源,故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原边谐振拓扑结构选择 RLC 串联结构,可使谐振网络电路工作在零相角附近,提升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为简化对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理论研究,假设系统的驱动负载为纯电阻特性。2.3.1 SS 补偿拓扑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 SS 补偿结构如图 2-4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均锋;廖承林;王丽芳;王立业;李勇;李芳;;基于LCCL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最大效率与传输功率解耦设计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S1期
2 董纪清;杨上苹;黄天祥;陈为;;用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新型恒流补偿网络[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7期
3 范兴明;莫小勇;张鑫;;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0期
4 杨庆新;章鹏程;祝丽花;薛明;张献;李阳;;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关键基础与技术瓶颈问题[J];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05期
5 陈琛;黄学良;孙文慧;谭林林;强浩;;金属障碍物对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影响[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9期
6 李阳;杨庆新;闫卓;张超;陈海燕;张献;;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向性分析与验证[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2期
7 毕超;肖飞;谢桢;陈明;;DC-DC开关电源的建模与控制设计[J];电源技术;2014年02期
8 严开沁;陈乾宏;曹玲玲;张巍;任小永;;串-串补偿与串-并补偿非接触谐振变换器特性分析与控制策略[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9 吴超;陈博;曾程;黄亮;;基于双闭环控制的降压型DC/DC转换器仿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年05期
10 陈良亮;尹宏旭;周斌;张浩;丁志刚;;基于变频控制的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任晓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研制及性能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张建伟;电动汽车电磁感应充电耦合方式与效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封阿明;基于全桥谐振变换器的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基本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宫力;LLC串联谐振全桥DC/DC变换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95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795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