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微网接入配网环境下的协调优化与控制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M73
【部分图文】:
因此将并联型多微网系统选为研究对象,其结构图如图2-1 所示。微源1 微源i 微源n 微源1微源1微源m微源i微源l… …… … … … …1PCC PCCiPCCn配电网微网1 微网i 微网n多微网系统PCC图 2-1 并联型多微网结构图虽然多微网系统是由多个微网以串并联形式构成,但并非所有地理位置邻近的微网都能够通过互利合作组成多微网系统,多微网系统的构成由以下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率交换计划值和微源输出功率计划值下发至相应的下层控制器中。各微源的下层控制器通过分布式协调控制的方法动态调整各微源出力以在消除微网实时交换功率和计划交换功率的偏差的同时实现微源的最优化功率追踪。下层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将在第四章中介绍。 微源1运行工况及备多微网并网点
图 2-4 各微网交易电价图多微网系统中包括 m 个微网,对微网 MGi而言,其运行成:( ) ( )ii i i ij jj Mf f P∈P = ∑—微网 MGi的 DG 和储能装置的集合。(2-1)所示,在微网存在电量缺额的情况下,为达到自身于从配电网购电微网更倾向于从其他微网手中购电。同理盈余时,微网则优先向其他微网售电。网 MGi内分布式电源所发功率难以满足负荷需求时,微网式下,其所获效益可被表示为:( ) ( ) ( )i ii i i i i i i ik jk M j MB U f MCP L P∈ ∈ = × ∑ ∑ P L P ( )iL ——负荷的利用收益,本文忽略负荷的灵活性,可认为常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鹏;张雪松;赵波;王子凌;孙景钌;;多微网多并网点结构微网设计和模式切换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9期
2 赵敏;沈沉;刘锋;黄秀琼;;基于博弈论的多微电网系统交易模式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04期
3 王成山;周越;;微电网示范工程综述[J];供用电;2015年01期
4 周孝信;鲁宗相;刘应梅;陈树勇;;中国未来电网的发展模式和关键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9期
5 修春波;任晓;李艳晴;刘明凤;;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风速序列短期预测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2期
6 郭力;刘文建;焦冰琦;王成山;;独立微网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规划设计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7 江润洲;邱晓燕;李丹;陈光堂;王刚;廖茜;;含储能系统的多微网智能配电系统经济运行[J];电网技术;2013年12期
8 于文鹏;刘东;余南华;;馈线控制误差及其在主动配电网协调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13期
9 周念成;金明;王强钢;苏适;严玉廷;;串联和并联结构的多微网系统分层协调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2期
10 王国栋;;智能微网研究综述[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晨;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自适应有限时间制导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刘梦璇;微网能量管理与优化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剑;基于集散混合式分层控制的多微网协调控制与能量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15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815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