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半导体光伏材料自生缓冲层的生成与研究
【学位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M615
【部分图文】:
向热能的转化,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如图 1.1 所示,这是太阳能最用方式;其二是太阳能向电能的转化,如光电二极管、太阳能电池等,其中电池为代表的光伏器件成为现今的研究热点,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阳能电池的研究。按照活性层的材料来源太阳能电池分为无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敏化太阳能电池。目前能较大规模应用于商业生产的是无机太阳能电池,它艺纯熟,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转化效率高,单异质结器件的效率已经超过],但是这类电池工艺复杂、成本高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些使它的发展应用大的限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材料丰富,成本低,工艺相对简单,但存在低,耐久性不高,电解液易泄露等问题,这些问题也限制了它的发展。有机池以其工艺简单、质量轻、材料来源广、易大面积制造、柔性好、成本低等[为目前最有前景的光伏器件,如图 1.2 所示。目前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大规模商要限制于器件较低的功率转化效率(PCE),为此科研工作者们主要从材料、器件貌调控等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器件的功率转化效率[7-9]。除此以外,近年程[10, 11]也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
图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2 有机光伏器件简介.2.1 有机光伏器件的发展进程光伏器件就是将光能转化成电能或者将电能转化成光能的器件,有机光伏器光伏器件的活性层由有机材料制成。本文研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有机光伏的发展历史可以追述到上世纪中期,美国的 Keams 和 Calvin 在两个不同的电极入酞菁酮(CuPc)层制备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有机光电转换器[12],但是当时这个器路电压只有很小的 200 mV,因此器件的效率也特别低,只有 0.01 %,尽管如此拉开了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的序幕。随后的二十多年中,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乎都只是改变电极中间的夹层材料,因此没有重大的创新突破,器件的效率也大的提高,仍然远远低于 1 %。直到 1986 年,Tang (邓青云博士)将双层异质结入了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效率才有了重大突破。他以酞菁铜为给出电子的
图 1.3 (a)双异质结器件结构示意图;(b)可溶液处理的异质结器件结构示意图2 国内外有机光伏器件的发展现状现在的光伏器件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商业生产中,无机器件不管是在制作工是转化效率方面都远高于有机器件,比如硅基的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化效率 25 %[22],而有机太阳能电池才刚超过 12 %,但是近年来有机材料成为各国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汉三;;一种新颖的半导体衬底材料——单片化GaAs/Si[J];半导体情报;1987年02期
2 刘明大,李淑文,苏世昌,张喜田,高欣;液相外延生长准三元InP缓冲层位错密度降低的研究[J];半导体光电;1988年01期
3 梅治华;;试谈缓冲层在胶合中的应用[J];光学工艺;1977年04期
4 刘春波;张实;王龙;刘洋;刘敏;车广波;苏斌;徐占林;;缓冲层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化工进展;2012年02期
5 宋淑梅;宋玉厚;杨田林;贾绍辉;辛艳青;李延辉;;同质缓冲层对氧化铟锡薄膜特性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3年12期
6 石增良;刘大力;闫小龙;高忠民;徐经纬;白石英;;低温缓冲层对氧化锌薄膜质量的影响[J];发光学报;2008年01期
7 А.Е.Зупник;肖耀荣;;浇注互感器缓冲层最佳厚度的计算[J];变压器;1986年04期
8 杨斌;王连杰;张平;宋淑梅;杨田林;;同质缓冲层厚度对掺铝氧化锌薄膜性能的影响[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0年01期
9 刘祥林,汪连山,陆大成,王晓晖,汪度,林兰英;氮化镓缓冲层的物理性质[J];半导体学报;1999年08期
10 黄小丽,林实,肖纪美;缓冲层的化学成分对连接强度的影响[J];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鸣;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涂层导体缓冲层长带[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肖绍铸;高温超导涂层导体中双轴织构缓冲层的制备和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3 夏钰东;YBCO超导带材缓冲层的生长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程飞;MoO_3作为阳极缓冲层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李英楠;YBaCuO膜及其金属基带和缓冲层的制备与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6 Syed Sheraz Ahmad;[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7年
7 于泽铭;新型Cu-Ni双金属层基带制备及CSD技术制备LZO缓冲层[D];东北大学;2008年
8 尹伊;铁电薄膜生长及器件制备工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如;HVPE法制备GaN体材料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晓明;InAsSb红外光电薄膜制备和表征与单元器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恩民;PLD法Si基上BaM成膜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李洪爱;有机半导体光伏材料自生缓冲层的生成与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年
3 于琪琪;超薄玻璃衬底上高质量ZnO缓冲层与GaN薄膜的低温生长[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4 李争刚;缓冲层对PZT/GaAs异质结的生长及光伏特性的作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吴佳楠;钢棚洞结构EPS-细砂复合缓冲层性能[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6 王艺林;溶液加工制备高导电和耐弯折的无机纳米晶应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D];南昌大学;2018年
7 肖迪;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背场缓冲层及电池制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8 刘静静;缓冲层在提高透明导电膜性能方面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王贺龙;涂层导体新型缓冲层制备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杨圣;基于绿光有机光敏二极管缓冲层对器件特性的影响[D];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61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86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