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有机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分离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09:42
   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目前在单结器件中的功率转换效率已突破15%。形貌调控作为有机太阳电池技术中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聚焦于有机共轭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讨论了不同外界条件下对有机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分离结构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UV-vis、GIWAXS和AFM等表征手段,分别讨论了共轭聚合物P3HT、PTB7、PBDB-T和受体组分ITIC在不同外界条件下的聚集规律。研究发现,退火处理有利于促成P3HT链聚集的形成;当退火温度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时,会发生结晶取向的重排,由原先的face-on取向转变为edge-on取向。我们发现PTB7在溶液中的聚集对浓度不敏感,溶液与薄膜中的聚集行为类似,但在薄膜中聚集更为强烈。共轭聚合物PBDB-T和受体组分ITIC也有同样的规律。PBDB-T在溶液中具有很强的聚集能力,但在温度高于90℃时可以解聚集。ITIC薄膜在退火过程中显示出比初始薄膜更强的结晶和更有序的排列。高温退火所产生的结晶在降温后依然存在,表明了高温退火对ITIC的结晶性具有不可逆的影响。2.总结了富勒烯体系P3HT:PC_(60)BM、非富勒烯体系PBDB-T:ITIC和PTB7:ITIC体系在不同外界条件下的一些聚集态结构的规律。结果发现,P3HT:PC_(60)BM共混薄膜的聚集态结构主要是P3HT的贡献;退火处理后,P3HT:PC_(60)BM共混薄膜会有一定的自组装堆积,有利于促成P3HT链聚集的形成。与此同时,退火后薄膜中排列较为有序,π-π堆积更加紧密。我们还发现PBDB-T:ITIC和PTB7:ITIC溶液的聚集都对浓度不敏感。不同在于,对于PBDB-T:ITIC体系,在10~(-3) M时,溶液足够浓以致于开始出现聚集,且在该浓度下共轭效应增强;而对于PTB7:ITIC体系,即使在10~(-3) M浓度下也没有出现聚集。在PBDB-T:ITIC和PTB7:ITIC体系中,face-on取向微晶相可以用热退火、ITIC含量和DIO的引入来调控。无论是本体还是共混薄膜,热退火都能提高face-on取向特征。ITIC的含量对于共混体系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变量,因为需要同时考虑ITIC自身的聚集和与聚合物链段的相互作用。DIO的引入不利于微晶的生长,但后退火处理能够改善薄膜形貌。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B34;TM914.4
【部分图文】:

形貌,共轭聚合物,分子结构式


1.1 共轭聚合物聚集态结构研究概述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技术,具有轻质、柔性、易调节、易加工等特点。然而,形貌调控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制约有机太阳电池效率的关键问题,即如何实现共混形貌拥有高结晶度的同时,具有合适的相区尺寸。共轭聚合物作为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的关键材料,其聚集态结构直接关系到活性层的形貌调控,故而一直深受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1]。1.1.1 共轭聚合物的基本特征常规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因此通常被称为绝缘体。然而,一些化学结构中具有交替单键和双键的合成聚合物被发现具有导电或半导体性能,如图 1-1 所示的聚噻吩。通过 Alan Heeger、Alan MacDiarmid 和 Hideki Shirakawa 的研究,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发现了带有碘掺杂的聚乙炔的类金属导电性。由于他们对导电聚合物的开创性研究,在 2000 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示意图,聚合物,一维,示意图


可以提高 7-8 倍。的聚集态结构类型物来说,其结构由交替的给电子 D 单元和吸电子 A能力(或强度)、分子几何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决定了-A 聚合物中,供体和受体单元之间的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强 π-π 堆积,可导致不同的自组装有序结构。为链间错位聚集(ADStacking)和链间同位聚集(AA(错位聚集中,两条聚合物链交错堆积,电荷转移主同位聚集中,电荷转移较容易发生在链内的 D-A 单O)主要位于供体单元,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供体和受体单元,可以很好地调节 D-A 聚合物体系带隙。

示意图,纤维束,示意图,受体


使体系处于不稳定区。太阳能电池形貌控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小的相区尺寸和高的聚合对于实现高效厚膜器件尤为重要。理想的共混形貌是既拥有高的结相区[18],具体说来,既要求给受体之间能形成有合适的区域尺寸,散至界面处,也要求界面处给受体能够采取相同分子取向,以有效受体还要形成双连续相,这样有利于载流子传输到两极。机太阳电池活性层相分离结构调控的发展现状春课题组[19]合成了以噻吩衍生物单元(PDBT-TT)为基础的 D-A 共良好的光各向异性及折叠链排列的纤维形貌。在添加 PS 后,形成其引起的解缠结和分子链的排列(如图 1-3 所示)。此外,分子内和也得到增强,形成更普遍的红移吸收带和更小的 π-π 堆积周期(从可归因于长链内接合的相邻节段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较小的空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俊;徐小南;张本津;张和平;;PFA注射制品聚集态的偏光显微镜研究[J];塑料;1988年03期

2 左榘,米江林,谢光贤,杨文颖;聚酰亚胺薄膜结构研究Ⅱ[J];高分子学报;1988年02期

3 尹肇庆;高分子驻极体在医疗上的应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88年02期

4 胡家(王总);双轴拉伸PET薄膜的结构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89年02期

5 蔡宝连;王美兰;;聚乙烯-聚丙烯共混体系聚集态结构的研究Ⅲ、广角X-射线衍射法[J];合成树脂及塑料;1989年02期

6 周琦;崔冬祺;卢波;丛杨;;基于移动核磁共振仪的聚乙烯聚集态结构的非侵入检测[J];高分子通报;2014年06期

7 张豪;温茂萍;田勇;谭凯元;;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聚集态结构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01期

8 姜岩,王宝东,王业宏,李军,欧力;大豆蛋白质纤维的结构研究(Ⅱ):聚集态结构[J];纺织学报;2005年01期

9 左榘,米江林,谢幼伦,任爱姣;激光散射法研究氟油聚集态结构[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年04期

10 盛家镛;茧丝聚集态结构与蚕茧性能关系的探讨[J];纺织学报;198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愫倩;有机发光晶体的聚集态结构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2 杨贵忠;芴苯聚合物的合成、光物理性能、聚集态结构及相互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黄龙;共轭高分子聚(9,9-二辛基芴)在溶液中链构象的调控及其聚集态结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李金宝;基于纤维素聚集态结构差异的麦草高值化利用技术及机理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5 姚红;顺丁橡胶/聚乙烯共混物的结晶、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6 王彬;聚丙烯腈纤维取向结构对热稳定化反应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7 林宇;分子链聚集态结构对聚合物共混体系分子动力学与相分离行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8 杨闻晓;柔性/刚性链高分子溶液及其纤维聚集态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9 张玉建;基于芳胺结构的发光材料设计、合成及其分子聚集体性能[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汪师帅;魔芋微晶制备与再生中结构与性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介明;有机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分离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胡宏毅;聚乙烯分子聚集态结构对松弛过程及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年

3 邵波;有机发光分子的聚集态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4 周意杨;含离子液体基元齐聚物对聚乳酸及其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5 陈照明;阴离子型多肽聚合物聚集态结构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姜永泼;屯兰2号镜煤大分子聚集态结构模型的构建及分子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7 赵萌;介观尺度下氢键流体聚集态结构及渗透压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8 何炬新;共轭高分子链构象与聚集态结构的调控及其对光电性能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9 唐倬;剪切场对PET聚集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3年

10 黄骥;氟取代平面共轭大环分子聚集态结构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63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863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8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