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太阳能自动跟踪技术的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0 05:15
   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和传统能源污染严重的问题,世界各国正在大力提倡和发展新能源产业。太阳能以绿色环保、资源丰富的优势成为了新能源领域的热门研究对象。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但是传统的固定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因光电转换率低而使得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低。理论分析证明,采用双轴太阳能自动跟踪技术,使太阳光线始终垂直于太阳能电池板,可以较大地提高太阳能的光电转换效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本论文以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为研究目标,研究了一种高精度光电检测传感器,将时控和光控跟踪模式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双轴控制的太阳能跟踪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在选择合适的光电元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较高精度的立方体式光电检测传感器,并对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原理、定位原理和跟踪方式等重要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了四象限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参数,研究了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光斑位置检测系统框架、性能指标和影响光斑位置检测精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太阳能跟踪控制系统综合要求的分析,以TMS320F28335为控制核心,步进电机作为执行机构,完成了太阳能双轴自动跟踪控制系统整体方案的设计和硬件平台的搭建,并且对太阳能跟踪光电检测传感器模块进行了深入研究。以CCS3.3为软件设计平台,在已完成双轴太阳能跟踪硬件模块搭建和时控+光控的跟踪控制系统基础上,设计软件控制流程。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多通道信号采集、光控和时控的子程序设计,并完成系统的实验研究与跟踪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光电检测传感器模块可以准确地跟踪太阳方位,采用优化的混合跟踪控制策略不仅降低了系统功耗,而且提高了跟踪精度,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学位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M615;TK513.4
【部分图文】:

地平坐标系,观察者,地球,太阳


地平坐标系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对于地球不同位置的观察者来说,在一年中

原理图,跟踪模式,原理图,光电跟踪


图 2-3 光控跟踪模式原理图光电跟踪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如图 2-3 所示,光电控制属于闭制,这样就可以实时检测太阳光的位置,定位精度高;对机械装精度要求较低,并且不会有累积误差。同时,由于本文所设计的

地轴,高度角,方位角,地平坐标系


图 2-4 地轴式双轴跟踪机构图 图 2-5 高度角-方位角式双轴跟、高度角-方位角式双轴跟踪:这种机构是以地平坐标系装置的一轴与地平面垂直,叫做方位轴;另一根轴与地做俯仰轴。其原理是:光伏板根据方位角的变化左右旋角的变化上下旋转。与地轴式相比,这种机构的优势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西藏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居中国首位[J];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006年04期

2 ;德国太阳能发展硕果累累[J];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006年04期

3 祝大星;;“人造太阳”照亮能源前景[J];中学生时代;2006年07期

4 ;202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1.1亿千瓦以上[J];工具技术;2017年01期

5 周建其;张代红;;规划引领区域太阳能发电有序发展[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年13期

6 褚艳英;;太阳能发电项目的投资风险及应对措施[J];中国高新区;2017年15期

7 刘成欢;张荣轩;倪勇;李恒;;浅谈太阳能发电项目风险因素及对策建议[J];数码世界;2018年07期

8 范文岚;;蝗虫变肥料[J];科学启蒙;2016年12期

9 冯云皓;;“天基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及潜在应用[J];防务视点;2016年11期

10 喻修成;;太阳能协同燃煤电站中新型镜场优化[J];科学家;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冰;高比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开发模式评估与优化[D];天津大学;2017年

2 黄为一;太阳能发电项目投资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钟渝;我国太阳能发电管理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李梦达;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微电网电能质量时频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阚志忠;微电网中自治运行的风光蓄互补发电变流器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寿春晖;使用多层光学介质薄膜滤光的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王梦娇;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热力性能评价及设计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8 陈晓燕;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双华;基于太阳能自动跟踪技术的光伏发电系统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2 王玉;太阳能除螨箱的设计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年

3 闫微;太阳能发电不同技术路径的比较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5年

4 吕志鹏;新型太阳能热互补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5 周璐璐;太阳能集热场与燃煤机组集成系统经济性分析[D];东南大学;2018年

6 宋宁;我国太阳能发电效率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7 朱盟盟;碳基太阳能吸收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热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年

8 王梓;区域太阳能发电预测公用服务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9 李强;云南省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10 蔡璐;德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7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877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c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