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11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主回路设计

发布时间:2020-11-11 18:58
   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发展,作为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智能变电站也必将替代传统变电站的位置,成为其最基本、最关键的部分。它采集电网基础运行数据并执行相应的命令,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保护、计量、监测等功能。能将设备状态、运行模式与电力调度协调统一,能够完成基于状态的全寿命周期性全面管理,将系统的在线状态及时采集和上传,形成电网的智能操作控制、自动调节及更智能化的实施,保障各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11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主接线部分的设计。论文中根据城区供电要求和地区环境条件对变电站所址及形式进行选择和确定,最终确定变电站位于济南路以北,威海路以西,户内布置;结合相关技术和供电可靠性要求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变电站设计规模结合国网通用设计得出最终接线方案:110kV配电装置采用GIS设备,接线方式为内桥形式;10kV配电装置采用铠装移开式金属开关柜,单母线分段接线,附电气主接线图;据城区供电需求和变电容量结合负荷计算确定变压器本期上两台每台容量50MVA;在此基础上对低压侧进行适当的无功补偿。为选择各电气元件而进行了短路电流计算,并对各主要电气设备按照正常运行条件进行选择按三相短路条件校验。文章详细阐述了本设计智能变电站接线方案确定的过程及相应设备选择的情况,以11O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施工为基础,得出一次主接线的应用型设计方案,文章主要进行了系统参数的分析、电气主接线方案的确立、短路电流的计算以及主要设备型号的选择与校验。深入结合当前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的研究情况和建设情况,对本变电站的主接线进行优化合理的布置。本智能变电站的设计理念是:安全可靠、简洁适用,以人为本、环境友好,创新优化、节约资源;突出节能降耗、环境友好、占地少、整合房间减少建筑面积,节约投资等要求;综合分析现阶段智能变电站的开展实施情况得出了本工程主接线的方案。本文重点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工程设计、建设特点。在11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分析以及设备选型中得出该110kV智能变电站的可行性。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TM63;TM76
【部分图文】:

变电站


,;主干路的地方,W方便进出线的布置,特别是要便于架空线的进出;变电站地址??的选择选则上^^尽可能的靠近电源侧为宜,尤其是区域用电的降压变电所和高压??配电所;另外,变电站建设地址应尽量靠近公路,这样可极大的方便大型变电??设备的运输,尤其是变压器和高、低足成套配电装置的运输。??根据地质水文资料,在所址平均海拔200m处±壤电阻率为120?Qm,不考??虑采取措施的条件下接地电阻理论计算值为0.6不超过iM,所变电站建设??区及变电站内的接地条件能够满足供电要求的。??所W,最终确定将所址选定在济南路北,威海路西的平缓空旷地带。建??设变电站所选地区位于区域负荷中必,±地为建设用地,进站线路沿规划市政道??路直接进变电站,地下没有文物或矿藏的分布。站址东为威海路,是城市柏油路??道路非常宽阔,变电站内运输道路直接与此公路连接,进站公路约23.10米,变??电站内输送道路建设宽度4米,拐弯处的半径为9米。??

变电站


2丄3站址地质、水文和气象条件??1.工程地质??场地内没有呈现地质构造,场区临近区域内没有发现活动断裂的地带。??2.地下水情况??根据勘测报告,勘察期间场地没有地表水体存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没有地下水??存在,所W不将地下水的情况列入对本设计的考虑范围内。??3.抗震设防烈度??(1)根据设计规范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W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M的有关规定,站址化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化10各,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王组。??(2)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3)拟建区无液化±层,场地地形比较平坦,没有多大起伏;勘察期间没有发现??

变电站


,;主干路的地方,W方便进出线的布置,特别是要便于架空线的进出;变电站地址??的选择选则上^^尽可能的靠近电源侧为宜,尤其是区域用电的降压变电所和高压??配电所;另外,变电站建设地址应尽量靠近公路,这样可极大的方便大型变电??设备的运输,尤其是变压器和高、低足成套配电装置的运输。??根据地质水文资料,在所址平均海拔200m处±壤电阻率为120?Qm,不考??虑采取措施的条件下接地电阻理论计算值为0.6不超过iM,所变电站建设??区及变电站内的接地条件能够满足供电要求的。??所W,最终确定将所址选定在济南路北,威海路西的平缓空旷地带。建??设变电站所选地区位于区域负荷中必,±地为建设用地,进站线路沿规划市政道??路直接进变电站,地下没有文物或矿藏的分布。站址东为威海路,是城市柏油路??道路非常宽阔,变电站内运输道路直接与此公路连接,进站公路约23.10米,变??电站内输送道路建设宽度4米,拐弯处的半径为9米。??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益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J];继电器;2008年06期



本文编号:2879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879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b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