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改进Petri网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耗建模及优化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3 07:48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包含的设备和负荷类型众多,设备之间的耦合方式多样,在实际运行中往往难以确定最优的供能方式。从能耗分析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带时间约束的模糊有色Petri网特定的建模原则,提出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耗优化推理模型。该模型在满足负荷需求和基本运行条件下,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污染物排放量和一次能源消耗量3个方面对系统供能路径进行优化,通过对系统进行能耗仿真分析,从而得到不同需求场景下的最优供能方式。最后以某实际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为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文章来源】:电力自动化设备. 2020,40(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基于改进Petri网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耗建模及优化运行分析


单一设备能耗状况分析模型

示意图,物理,架构,时间约束


文考虑RIES中的时间约束特性,利用带时间约束的模糊有色Petri网TFCPN(TemporalFuzzyColoredPetriNet)对RIES供能路径进行能耗优化分析。所建模型中每个变迁赋予不同的时序区间,若时间约束为[0,0],则该变迁为瞬时变迁[20],对应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电能部分,在Petri模型中用实心矩形表示;其他热能、气能、冷能的传输具有不同的延时特性,其对应的变迁不是瞬时变迁,用空心矩形表示。图1单一设备能耗状况分析模型Fig.1Energyconsumptionanalysismodelofsingleequipment图2RIES基本物理架构示意图Fig.2PhysicalarchitecturediagramofRIES

推理模型,能源,质变


)标识的计算。能耗运算过程不仅包含能源的量变,而且包括不同类型能源之间的转换,即能源的质变。能源的量变由对应各个库所中标识的变化来体现,能源的质变由模型中库所及变迁的颜色变化来体现。随着各个变迁通过控制结构被激发,各库所中标识数目也发生相应的变化[21]。当Tj在t+Δt时刻激发后,库所标识数目的同步更新规则如下:Mi(t+Δt)={Mi(t)-I()Pi,TjPi∈IPjMi(t)+I()Pi,TjPi∈OPj(7)图3TFPCN的基本推理模型Fig.3BasicinferencemodelofTFPCN图4TFPCN推理模型Fig.4InferencemodelofTFCP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环境下基于影子价格的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J]. 王森,王蕾,陈飞,王承民,谢宁.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9(10)
[2]考虑多能互补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种储能优化配置[J]. 熊文,刘育权,苏万煌,郝然,王玥,艾芊.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9(01)
[3]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综合评估指标与方法[J]. 陈柏森,廖清芬,刘涤尘,王文怡,王志义,陈思远.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04)
[4]计及电转气规划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多指标评价[J]. 杜琳,孙亮,陈厚合.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06)
[5]基于能源集线器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分层优化调度[J]. 郝然,艾芊,朱宇超,伍恒,梁中熙.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06)
[6]含可再生能源的微网冷-热-电多能流协同优化与案例分析[J]. 甘霖,陈瑜玮,刘育权,熊文,汤磊,潘昭光,郭庆来.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06)
[7]基于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场景规划案例分析[J]. 程林,张靖,黄仁乐,王存平,田浩.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06)
[8]Many-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coordinated operation of integrated electricity and gas network[J]. Y.N.KOU,J.H.ZHENG,Zhigang LI,Q.H.WU.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2017(03)
[9]考虑冷热电存储的区域综合能源站优化设计方法[J]. 管霖,陈鹏,唐宗顺,陈肖灿,江泽涛.  电网技术. 2016(10)
[10]考虑气候条件及建筑类型等因素的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多目标优化及评估[J]. 蒋润花,曾蓉,李洪强,张国强,杨敏林,徐勇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12)

硕士论文
[1]基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综合能源系统设计与研究[D]. 程洁.华北电力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94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994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8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