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高湿环境电压作用下硅橡胶材料的理化/闪络特性

发布时间:2021-04-12 12:54
  复合绝缘子具有优异的耐污闪性能,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中。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特高压工程和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工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复合绝缘子被应用于500kV以上电压等级的交、直流国家级重点工程。目前针对长期高湿环境中硅橡胶材料理化特性和闪络特性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高湿环境中复合绝缘子硅橡胶材料的理化特性测试和闪络特性试验。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在人工气候实验室,根据试品的泄漏距离和相关标准选取了不同带电电压值,对硅橡胶材料的理化特性进行了测试,并比较了试品闪络电压的差异,分析了带电持续时间、带电电压值和水电导率对硅橡胶材料理化特性和闪络特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高湿环境中,硅橡胶材料表面水珠的存在改变了沿面电场分布,局部电场强度增加而出现电晕放电,憎水性下降和电场力的拉长作用使相邻水珠汇聚而出现电弧放电。(2)硅橡胶材料在高电压和高湿度共同作用下其表面出现电晕放电和电弧放电,理化特性发生变化:静态接触角减小,憎水性减弱甚至丧失;分子链断裂,主链交联程度和侧链中憎水性基团含量降低;无机阻燃剂ATH在高温中分解,耐电弧烧蚀能力降低;表面凹凸不平,出现孔洞...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湿环境电压作用下硅橡胶材料的理化/闪络特性


人工气候试验室Fig.2.1Artificialclimatetestroom

试验变压器,直流闪络,人工气候室,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0:1;C1、C2为电容分压器高、低压臂电容,容器;L 为多功能人工气候室;H 为穿墙套(YC-G030T)。直流试验过程和直流闪络电压

接线图,试验原理,接线图,直流闪络


比为 10000:1;C1、C2为电容分压器高、低压臂电容,分压比为;C 为电容器;L 为多功能人工气候室;H 为穿墙套管;S 为雾发生器(YC-G030T)。直流试验过程和直流闪络电压结果均为图 2.2 试验变压器Fig.2.2 Test transforme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硅橡胶电晕老化后的陷阱对其闪络电压的影响[J]. 梁英,靳哲,张君成.  高电压技术. 2017(07)
[2]盐雾条件下染污绝缘子交流污闪特性[J]. 郭裕钧,蒋兴良,孟志高,李源军,高标.  电工技术学报. 2017(13)
[3]硅橡胶在不同电晕老化阶段下的表面电荷对沿面闪络的影响[J]. 梁英,靳哲,张君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22)
[4]雾霾期间绝缘子的积污特性研究[J]. 徐森,仵超,李少华,包维宁,刘瑛岩,梁曦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07)
[5]雾霾对绝缘子交流闪络特性的影响[J]. 蒋兴良,刘洋,孟志高,隆晨海,金希,张志劲.  高电压技术. 2014(11)
[6]低气压下复合绝缘子表面干燥带放电时频特征[J]. 刘勇,杜伯学,王荣亮,张黎明.  高电压技术. 2014(08)
[7]高电导率雾对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的影响[J]. 王黎明,梁建瑜,戴罕奇,梅红伟,刘丙财,林国安.  电网技术. 2014(07)
[8]复合绝缘子表面液滴形貌特征及其对闪络电压的影响[J]. 刘勇,杜伯学,陆宇航,殷震.  高电压技术. 2014(04)
[9]复合绝缘子表面不同状态时的放电特征[J]. 张乔根,周建博,奚海波,于昕哲,周军.  高电压技术. 2014(04)
[10]相对湿度及雾水电导率对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特性的影响[J]. 蒋兴良,李源军.  电网技术. 2014(03)

博士论文
[1]硅橡胶等离子体及电晕老化性能研究[D]. 王康.武汉大学 2015
[2]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伞裙优化研究[D]. 谢从珍.华南理工大学 2010
[3]高温硫化(HTV)硅橡胶电晕老化特性及机理的研究[D]. 梁英.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8

硕士论文
[1]热带海岛盐雾对绝缘子闪络的影响研究[D]. 王昱晴.华中科技大学 2016
[2]盐雾对污秽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研究[D]. 肖黎明.华中科技大学 2015
[3]硅橡胶表面直流电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孙晓锋.重庆大学 2015
[4]雾中输电线路绝缘子交流放电特性及闪络过程研究[D]. 李源军.重庆大学 2014
[5]东莞地区不同运行年限复合绝缘子的老化研究[D]. 杨挺.华南理工大学 2010
[6]污秽环境下硅橡胶绝缘子闪络机理的研究[D]. 蒋鑫.天津大学 2007
[7]合成绝缘子在污湿环境中闪络机理的研究[D]. 郑书生.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5



本文编号:3133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3133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2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