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及其拓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02:56
世界能源不断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的历程中,环境友好型的新能源系统正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诸如光伏(PV)、燃料电池的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低输出电压(18-36V),难以满足负载和并网逆变器对输入电压等级的要求。因此,需高效、高升压变比的DC-DC变换器提高电压以满足应用场景对电压等级的需求。此外,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效率和寿命会受到输入电流纹波的影响。因此,研究具有低输入电流纹波、高升压变比的新型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基于对国内外学者在交错并联Boost变换领域科研成果的学习和总结,首先提出了一种双电感双开关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输入侧两相电感的并联结构具有减小输入侧的电流应力、降低导通损耗的功能。采用交错控制,可使两相流经电感上的电流在交错中互补,实现减少输入电流纹波的功能。二极管-电容倍压单元的引入提高了电压增益,同时降低了主功率开关的电压应力,从而可以选择低通态电阻和低电压等级的高性能MOSFET,降低开关损耗和通态损耗。此外,倍压单元的交叉耦合结构保证了两相输出电压自动均压功能的实现。这两相输出电容串联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电压增益,并能有效地降...
【文章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交错并联高增益DC/DC变换器研究现状
1.2.1 隔离型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研究现状
1.2.2 非隔离型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双电感双开关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
2.1 引言
2.2 双电感双开关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拓扑推演
2.3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CCM模式下的工作原理与稳态性能分析
2.3.1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CCM模式下的工作原理
2.3.2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CCM模式下的稳态性能分析
2.4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DCM模式下的工作原理与稳态性能分析
2.4.1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DCM模式下的工作原理
2.4.2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DCM模式下的稳态性能分析
2.5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性能分析
2.5.1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输入电流纹波分析
2.5.2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自动均压性能分析
2.5.3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纹波分析
2.5.4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损耗分析
2.6 仿真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耦合电感双开关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
3.1 引言
3.2 双耦合感双开关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拓扑推演
3.3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CCM模式下的工作原理与稳态性能分析
3.3.1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的CCM模式下的工作原理
3.3.2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的CCM模式下的稳态性能分析
3.4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DCM模式下的工作原理与稳态性能分析
3.4.1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的DCM模式下的工作原理
3.4.2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的DCM模式下的稳态性能分析
3.5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的性能分析
3.5.1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的输入电流纹波分析
3.5.2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均压控制分析
3.5.3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损耗分析
3.6 仿真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换器的建模与控制器的设计
4.1 引言
4.2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建模与闭环补偿器设计
4.2.1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方程
4.2.2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小信号模型
4.2.3 所提DIDSI-Boost闭环补偿器设计
4.3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建模与闭环补偿器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硬件设计与实验验证
5.1 引言
5.2 主电路参数设计
5.3 采样电路设计
5.4 驱动电路设计
5.5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实验结果
5.6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实验结果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插图清单
附录 B附表清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问题研究[J]. 刘宗巍,史天泽,郝瀚,赵福全. 汽车技术. 2018(01)
[2]燃料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展望[J]. 马晓晨. 科技中国. 2017(12)
[3]高增益隔离DC/DC变换器的研究[J]. 熊泽成,尹强,任晓丹,赵启良,王永锋. 电气传动. 2017(12)
[4]一种隔离型有源箝位交错并联Boost软开关变换器[J]. 吕晓东,李武华,吴建德,何湘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27)
博士论文
[1]高增益非隔离型Boost变换器拓扑及其衍生方法研究[D]. 胡雪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
[2]三绕组耦合电感实现高增益、高效率交错并联软开关Boost变流器[D]. 李武华.浙江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的仿真研究[D]. 陈明帅.青岛大学 2018
[2]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的研究[D]. 刘劼勋.清华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50914
【文章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交错并联高增益DC/DC变换器研究现状
1.2.1 隔离型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研究现状
1.2.2 非隔离型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双电感双开关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
2.1 引言
2.2 双电感双开关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拓扑推演
2.3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CCM模式下的工作原理与稳态性能分析
2.3.1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CCM模式下的工作原理
2.3.2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CCM模式下的稳态性能分析
2.4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DCM模式下的工作原理与稳态性能分析
2.4.1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DCM模式下的工作原理
2.4.2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DCM模式下的稳态性能分析
2.5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性能分析
2.5.1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输入电流纹波分析
2.5.2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自动均压性能分析
2.5.3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纹波分析
2.5.4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损耗分析
2.6 仿真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耦合电感双开关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
3.1 引言
3.2 双耦合感双开关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拓扑推演
3.3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CCM模式下的工作原理与稳态性能分析
3.3.1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的CCM模式下的工作原理
3.3.2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的CCM模式下的稳态性能分析
3.4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DCM模式下的工作原理与稳态性能分析
3.4.1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的DCM模式下的工作原理
3.4.2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的DCM模式下的稳态性能分析
3.5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的性能分析
3.5.1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的输入电流纹波分析
3.5.2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均压控制分析
3.5.3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损耗分析
3.6 仿真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换器的建模与控制器的设计
4.1 引言
4.2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建模与闭环补偿器设计
4.2.1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方程
4.2.2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小信号模型
4.2.3 所提DIDSI-Boost闭环补偿器设计
4.3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建模与闭环补偿器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硬件设计与实验验证
5.1 引言
5.2 主电路参数设计
5.3 采样电路设计
5.4 驱动电路设计
5.5 所提DIDSI-Boost变换器实验结果
5.6 所提DCDSI-Boost变换器实验结果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插图清单
附录 B附表清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问题研究[J]. 刘宗巍,史天泽,郝瀚,赵福全. 汽车技术. 2018(01)
[2]燃料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展望[J]. 马晓晨. 科技中国. 2017(12)
[3]高增益隔离DC/DC变换器的研究[J]. 熊泽成,尹强,任晓丹,赵启良,王永锋. 电气传动. 2017(12)
[4]一种隔离型有源箝位交错并联Boost软开关变换器[J]. 吕晓东,李武华,吴建德,何湘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27)
博士论文
[1]高增益非隔离型Boost变换器拓扑及其衍生方法研究[D]. 胡雪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
[2]三绕组耦合电感实现高增益、高效率交错并联软开关Boost变流器[D]. 李武华.浙江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的仿真研究[D]. 陈明帅.青岛大学 2018
[2]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的研究[D]. 刘劼勋.清华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50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315091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