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9 18:14

  本文关键词: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能源问题的日趋严重,环境不断被破坏,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了成本低,易于大面积制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9%左右,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然突破20%。虽然器件的效率得到了快速增长,但是依旧有许多问题没有被解决。 第一.在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中,理想的活性层要能够很好的对光进行吸收,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减少激子复合的机会,从而能够使更多的激子产生、分离和传输。为了更好提高器件的填充因子和效率,人们尝试了多种方法去得到一个最好的相分离尺度,例如:热退火、混合溶剂、添加剂的使用。但是,这些方法的复杂机理却使其不能应用在所有的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中,同时也增加了器件制备的周期。 第二.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利用ZnO纳米晶作为电子传输层材料所制备的器件,由于其平面的结构导致活性层的厚度受到了限制,因此在活性层中产生的激子得不到很好的分离与传输。同时,在ITO/ZnO/Perovskite/P3HT/Ag结构的器件中,活性层与空穴传输层之间的界面接触不好,导致器件的填充因子较低。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论文设计并提出了以下两种解决方案: 一.本论文通过对噻吩类有机小分子进行修饰,使其具有不同的烷基链长度。将不同烷基链长度的有机小分子作为给体材料,PCBM作为受体材料进行器件的制备,并对材料的热学性质、光物理性质、电化学性质以及光伏性质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通过调节给受体分子之中烷基链的长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光学密度,这样一来,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强有机小分子对太阳光光子的吸收程度,同时有效的改善制备的器件中活性层表面形貌,通过测试可以明显的看到器件的填充因子有了一定的提高,制备的器件光电转换效率也从1.25%提高到3.18%。 二.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小粒径的ZnO纳米粒子,并将其用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利用小粒径的纳米粒子受热出现聚集的现象产生类似于介孔状的结构,使得器件的短路电流有明显的提升;同时,,利用溶液法将MoO3掺杂到P3HT中作为空穴传输层,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活性层与空穴传输层之间的界面形貌,使得器件的填充因子有了很大的改善。
【关键词】: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烷基链长度 界面修饰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914.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38
  • 1.1 引言10-12
  • 1.2 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概述12-24
  • 1.2.1 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经历的发展历程12-18
  • 1.2.2 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18-20
  • 1.2.3 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20-22
  • 1.2.4 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性能的表征22-24
  • 1.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概述24-31
  • 1.3.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25-29
  • 1.3.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29-30
  • 1.3.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制备方法30-31
  • 1.3.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机理31
  •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31-33
  • 参考文献33-38
  • 第二章 烷基链长度对于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38-53
  • 2.1 引言38-39
  • 2.2 实验部分39-41
  • 2.2.1 实验所使用试剂39
  • 2.2.2 光伏器件的制备39-40
  • 2.2.3 光伏性能测试需要的仪器40-41
  • 2.3 结果与讨论41-49
  • 2.3.1 分子的结构式41-42
  • 2.3.2 分子的热学性质表征42
  • 2.3.3 分子的光物理性质表征42-43
  • 2.3.4 分子的电化学性质表征43-44
  • 2.3.5 分子的光伏性能表征44-49
  • 2.4 本章小结49-50
  • 参考文献50-53
  • 第三章 不同载流子传输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53-68
  • 3.1 引言53
  • 3.2 实验部分53-57
  • 3.2.1 实验所使用试剂53-54
  • 3.2.2 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合成54-55
  • 3.2.3 钙钛矿材料的器件制备55-57
  • 3.2.4 光伏性能测试需要的仪器57
  • 3.3 结果与讨论57-64
  • 3.3.1 不同粒径的 ZnO 纳米粒子作为电子传输层对于器件性能的影响57-61
  • 3.3.2 利用溶液法将 MoO_3 掺杂 P3HT 作为空穴传输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61-64
  • 3.4 本章小结64-66
  • 参考文献66-68
  • 第四章 总结68-7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70-71
  • 作者简介71-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杰;王东田;李传响;王叶青;;有机小分子在修饰铂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01期

2 丁杨;毛英臣;许佩军;宛素钰;刘锐;李贝贝;;有机小分子溶液的红外吸收光谱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3 田立颖,唐小真;极性有机小分子PC-Nafion膜的结构特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4 赵贺春;于坤;许强;王彦超;;浅析食包材料高锰酸钾消耗量性能试验的影响因素[J];上海包装;2013年10期

5 柴丽;;美研制新材料为柔性太阳能电池铺路[J];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配合人教社教材);2012年Z1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宇;陈传峰;;新型有机小分子凝胶[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2 金莲姬;张珉;苏忠民;;C_(60)内嵌有机小分子及其性质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龚流柱;;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多组分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不对称催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刘重阳;管爱国;吴国章;;聚丙烯酸酯/有机小分子杂化材料的阻尼增效机理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C:高分子结构与性能[C];2013年

5 徐春祥;薛清华;徐洪光;唐洁影;张俊祥;崔一平;;多孔氧化铝/有机小分子复合体系中的发光现象[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6 陈刚;丁奎岭;;吡咯烷基磷酸酯类有机小分子催化的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不对称催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吴海虹;孙彩霞;刘月明;吴鹏;;固载有机小分子催化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刘晓娟;逯乐慧;;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设计及其在有机小分子检测中的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符永鹏;林奇;魏太保;张有明;;长链芳酰腙的合成及凝胶性能研究[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徐利文;;复合型金属/有机小分子协同活化催化若干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明;环境刺激响应有机小分子凝胶自组装行为及形貌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高婷;有机小分子吸收能的精确计算: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芳;单电荷有机小分子可控组装与膜功能化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4 王帮根;从均相到多相:若干手性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傅玉琴;脯氨酸衍生的新型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及其催化不对称碳—碳键形成反应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梁丽娇;磷酸根阴离子家族与有机小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及其光分析化学[D];西南大学;2012年

7 林华;双吲哚甲烷类化合物以及有机小分子催化的手性胺类化合物的合成[D];复旦大学;2012年

8 李小娟;新型有机小分子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及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尹国辉;有机小分子催化3-硝基-2H-色烯和3-硝基-1,2-二氢喹啉的手性合成[D];天津大学;2014年

10 王丰功;氧化物和有机小分子中磁性及相关特性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莲姬;C_(60)及(5,5)椅式单壁碳纳米管内嵌有机小分子结构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峰;含腙式结构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及其可调光电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黄炜;有机小分子在纳米氢氧化镍膜电极上催化氧化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恒新;有机小分子和碳点在磷的含氧酸根阴离子分析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1年

5 疏天民;功能化有机小分子凝胶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孙艳梅;光度法研究有机小分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机理[D];河北大学;2005年

7 汪杨;有机小分子催化吖内酯动态动力学拆分反应[D];苏州大学;2006年

8 李翼;基于薄荷基团的有机小分子凝胶的性质研究及其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9 郭惠蓉;基于苯并噻二唑有机小分子红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与表征[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乐敏;荧光有机小分子试剂在磷酸根阴离子家族典型成员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316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f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