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输电塔线体系的风振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8 14:01
为研究转角输电塔的风振响应,文章以某220 kV的输电线路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转角输电塔线耦联体系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研究了模型的动力特性,采用谐波合成法在Matlab中模拟出风荷载,最后通过Newmark法对转角输电塔线体系的风振响应进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风速范围内,转角输电塔内侧位移比外侧位移大;各节点的位移随节点高度的增加而变大;在铁塔主材上x方向的节点位移相差很小,但在y方向上内侧主材节点位移大于外侧主材节点位移。研究得到的风振特性可以为转角输电塔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3(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转角输电塔线体系ANSYS模型
稳态风速时程是由平均风速 v ˉ 和脉动风速v(t)两部分组成的。平均风速 v ˉ 一般可由随高度变化的指数律得到。在Matlab中采用谐波合成法编写程序模拟输电塔与输电线的空间脉动风速,脉动风速谱选用Davenport谱,并且考虑到横向与竖向的空间相关性。脉动风速时间间隔为0.02 s,共模拟200 s。计算得到的输电塔顶层节点处的脉动风速时程曲线和自功率谱如图2所示,由图2b可以看出,各点模拟风速的自功率谱与Davenport谱吻合度较高。2.2 风荷载计算
通过以上所述,计算得到输电塔的0°方向,即垂直于中间塔横担方向的风荷载,输电塔顶节点的脉动风荷载的时程曲线如图3所示。2.3 非线性结构动态响应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特高压单柱拉线塔塔线体系风振响应时程分析[J]. 杨文刚,王璋奇,朱伯文,齐立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12)
[2]高压输电铁塔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分析与加固[J]. 杜伟,罗正帮,杨雪峰,胡宗军,牛忠荣.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3]高压输电塔线耦联体系风振响应有限元分析与现场实测对比研究[J]. 赵桂峰,李杰,谢强,陈淮. 自然灾害学报. 2014(01)
[4]输电塔架与输电塔-线耦联体系风振响应风洞试验研究[J]. 赵桂峰,谢强,梁枢果,李杰. 建筑结构学报. 2010(02)
[5]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的气动弹性模型设计[J]. 梁政平,李正良. 重庆大学学报. 2009(02)
[6]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风洞试验[J]. 郭勇,孙炳楠,叶尹,沈国辉,楼文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09)
[7]输电塔塔-线体系风振反应分析[J]. 宋亚军,戴鸿哲,王伟,袁平. 自然灾害学报. 2007(04)
[8]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风洞试验[J]. 邓洪洲,朱松晔,陈晓明,王肇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2)
硕士论文
[1]风荷载作用下充气膜结构静力和动力响应分析[D]. 殷朗.合肥工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54453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3(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转角输电塔线体系ANSYS模型
稳态风速时程是由平均风速 v ˉ 和脉动风速v(t)两部分组成的。平均风速 v ˉ 一般可由随高度变化的指数律得到。在Matlab中采用谐波合成法编写程序模拟输电塔与输电线的空间脉动风速,脉动风速谱选用Davenport谱,并且考虑到横向与竖向的空间相关性。脉动风速时间间隔为0.02 s,共模拟200 s。计算得到的输电塔顶层节点处的脉动风速时程曲线和自功率谱如图2所示,由图2b可以看出,各点模拟风速的自功率谱与Davenport谱吻合度较高。2.2 风荷载计算
通过以上所述,计算得到输电塔的0°方向,即垂直于中间塔横担方向的风荷载,输电塔顶节点的脉动风荷载的时程曲线如图3所示。2.3 非线性结构动态响应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特高压单柱拉线塔塔线体系风振响应时程分析[J]. 杨文刚,王璋奇,朱伯文,齐立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12)
[2]高压输电铁塔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分析与加固[J]. 杜伟,罗正帮,杨雪峰,胡宗军,牛忠荣.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3]高压输电塔线耦联体系风振响应有限元分析与现场实测对比研究[J]. 赵桂峰,李杰,谢强,陈淮. 自然灾害学报. 2014(01)
[4]输电塔架与输电塔-线耦联体系风振响应风洞试验研究[J]. 赵桂峰,谢强,梁枢果,李杰. 建筑结构学报. 2010(02)
[5]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的气动弹性模型设计[J]. 梁政平,李正良. 重庆大学学报. 2009(02)
[6]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风洞试验[J]. 郭勇,孙炳楠,叶尹,沈国辉,楼文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09)
[7]输电塔塔-线体系风振反应分析[J]. 宋亚军,戴鸿哲,王伟,袁平. 自然灾害学报. 2007(04)
[8]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风洞试验[J]. 邓洪洲,朱松晔,陈晓明,王肇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2)
硕士论文
[1]风荷载作用下充气膜结构静力和动力响应分析[D]. 殷朗.合肥工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54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3254453.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