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电离辐射对青海弧菌Q67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1 10:44
  近年来,内陆核电站的建设受到不断争议,其原因是一旦发生泄漏事故,放射性污染会对周边环境生物产生影响。作为环境分布最广的微生物将最先感受到放射性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找寻一种敏感微生物去监测和评价放射性的生物毒性变得十分重要。本文以青海弧菌Q67为研究对象,采用60Co和137Cs两种γ射线源模拟环境中辐射,采用添加放射性溶液Na131I和UO2(NO32,模拟环境中水体放射性污染,研究了不同剂量(活度)下,青海弧菌Q67的发光强度响应,以相对发光强度(Irel)为指标参数,构建效应——剂量关系,并进行毒性评价。随后,以辐照后青海弧菌Q67的生长曲线响应,丙二醛的含量、FMN:NADH氧化还原酶的活性为研究量,用60Co源大剂量率短时间照射,探究辐射对青海弧菌Q67的抑菌损伤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经60Coγ源大剂量率(大于0.05 Gy·min-1)短时间(小于20...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电离辐射对青海弧菌Q67的影响研究


中国核电站分布图(截止2017年底)

发光细菌,发光原理


图 1-2 发光细菌发光原理Fig.1-2 Bioluminescence mechanism of luminescent bacteria1-2 中 FMN 及 FMNH2 分别为黄素单核苷酸及其还原性。E1 表2 是 FMN 还原酶,E3 是长链脂肪醛还原酶。由图 1-2 中循环续进行[32]。 1-2 可以见,发光细菌的发光过程紧密联系细菌菌体的能量代机物的脱氢氧化获得发光所需的能量。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发,这种复杂恰好使得发光细菌在生存环境中出现很小的毒性扰光强度受到影响,因此表现出对毒性物质敏感。相关文献知识,可以总结出青海弧菌 Q67 用于辐射监测有以)良好的先天自身条件,发光是正常代谢的一个环节,且发光过荧光酶等的作用下,众多化合物成分参与,并且所有过程都正当外界环境干扰到系统中某一过程时或影响到某一参与物活性影响。

测定步骤,发光强度


以持续进行[32]。从图 1-2 可以见,发光细菌的发光过程紧密联系细菌菌体的能量代谢对有机物的脱氢氧化获得发光所需的能量。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发光的复杂,这种复杂恰好使得发光细菌在生存环境中出现很小的毒性扰动时其发光强度受到影响,因此表现出对毒性物质敏感。综合相关文献知识,可以总结出青海弧菌 Q67 用于辐射监测有以下优(1)良好的先天自身条件,发光是正常代谢的一个环节,且发光过程复细菌荧光酶等的作用下,众多化合物成分参与,并且所有过程都正常进成,当外界环境干扰到系统中某一过程时或影响到某一参与物活性时收到影响。(2)价格低廉,只需要将菌液培养好,就能直接用于检测,当不用时温保存或是制成冻干粉,到下次检测时将其复苏即可。(3)测量简单,并且可以连续监测,当前已经配套有成熟的发光强度器,只需要将菌液和毒性物质一起加入配套试管中,然后放入仪器读取,如图 1-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监测及其在水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应用进展研究[J]. 郑洪领,邹丽.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7(04)
[2]低剂量γ辐射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研究[J]. 赵维超,胡南,丁德馨,龙鼎新,何淑雅,李乐,胡淼,冯永富.  辐射防护. 2017(02)
[3]Molecular approaches for the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bioaerosols:A review[J]. Keunje Yoo,Tae Kwon Lee,Eun Joo Choi,Jihoon Yang,Sudheer Kumar Shukla,Sang-il Hwang,Joonhong Par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7(01)
[4]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及研究[J]. 张述伟,孔祥峰,姜源庆,吕婧,吴宁,张婧,马然,邹妍.  环境保护科学. 2015(05)
[5]日本福岛核事故后的海洋放射性监测进展[J]. 林武辉,陈立奇,何建华,马豪,曾志,曾实.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1)
[6]对我国民用核能公众参与现状的反思和建议——以江西彭泽核电争议为切入点[J]. 张卿.  研究生法学. 2014(02)
[7]青海弧菌在环境污染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卓平清,王弋博,薛林贵,米琴,李三相.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02)
[8]我国核电公众态度和参与现状及对策[J]. 陈方强,王青松,王承智.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4(01)
[9]水环境生物监测的发展方向与核心技术[J]. 徐东炯,张咏,徐恒省,陈桥,牛志春,黄娟.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3(06)
[10]国外内陆核电状况及我国内陆核电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J]. 王韶伟,陈海英,林权益,熊文彬,岳会国.  辐射防护. 2013(06)

博士论文
[1]高LET辐射致DNA和生物体损伤的机制及其防护研究[D]. 隋丽.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006

硕士论文
[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框架下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研究[D]. 李鑫.中共中央党校 2016
[2]发光细菌FMN:NADH氧化还原酶的提取纯化及应用[D]. 俎聪.中国海洋大学 2013
[3]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及其信号传导机制研究[D]. 张力元.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77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3277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d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