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直流电机并联协调控制方法
发布时间:2021-10-08 17:57
传统虚拟直流电机控制策略使变换器具有直流电机的外特性,提供了额外的惯性与阻尼支撑,但无法在并联系统中实现功率分配。此外,下垂控制策略可实现功率分配却无法为系统提供额外的惯性和阻尼。针对该问题,以Buck变换器为例,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直流电机并联协调控制方法。通过对虚拟直流电机并联系统功率分配原理的分析,给出了并联系统的功率分配影响因素。同时,建立了所提的虚拟直流电机并联协调控制方法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转动惯量、阻尼系数以及调差系数对系统稳态及动态特性的影响,给出了转动惯量、阻尼系数和调差系数的参数整定方法。最后,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虚拟直流电机和下垂控制策略,该方法在暂态和稳态下均可实现虚拟直流电机并联协调控制,并可较好地抑制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
【文章来源】:电网技术. 2020,44(10)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电网中多虚拟同步机并联运行有功振荡阻尼控制[J]. 洪灏灏,顾伟,黄强,陈亮,袁晓冬,王建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9(21)
[2]具有阻尼和惯性的电流下垂控制研究[J]. 雪晓菲,厉虹,吕志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24)
[3]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双机并联系统的参数自调节优化控制策略[J]. 任碧莹,邱姣姣,刘欢,孙向东. 电工技术学报. 2019(01)
[4]虚拟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阻抗匹配策略[J]. 张辉,王帆,李晓强,杨帆,张倩.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09)
[5]具有直流电机特性的储能接口变换器控制策略[J]. 张辉,谭树成,肖曦,支娜. 高电压技术. 2018(01)
[6]虚拟同步发电机并联系统的功率均分研究[J]. 林智慧,陈桂涛. 电气传动. 2017(12)
[7]模拟直流发电机特性的储能变换器控制策略[J]. 张辉,张凯涛,肖曦,支娜,谭树成.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20)
[8]分布式控制的直流微电网系统级稳定性分析[J]. 支娜,张辉,肖曦,杨甲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02)
[9]直流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 李霞林,郭力,王成山,李运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01)
[10]虚拟同步发电机功率环的建模与参数设计[J]. 吴恒,阮新波,杨东升,陈欣然,钟庆昌,吕志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24)
本文编号:3424666
【文章来源】:电网技术. 2020,44(10)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电网中多虚拟同步机并联运行有功振荡阻尼控制[J]. 洪灏灏,顾伟,黄强,陈亮,袁晓冬,王建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9(21)
[2]具有阻尼和惯性的电流下垂控制研究[J]. 雪晓菲,厉虹,吕志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24)
[3]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双机并联系统的参数自调节优化控制策略[J]. 任碧莹,邱姣姣,刘欢,孙向东. 电工技术学报. 2019(01)
[4]虚拟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阻抗匹配策略[J]. 张辉,王帆,李晓强,杨帆,张倩.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09)
[5]具有直流电机特性的储能接口变换器控制策略[J]. 张辉,谭树成,肖曦,支娜. 高电压技术. 2018(01)
[6]虚拟同步发电机并联系统的功率均分研究[J]. 林智慧,陈桂涛. 电气传动. 2017(12)
[7]模拟直流发电机特性的储能变换器控制策略[J]. 张辉,张凯涛,肖曦,支娜,谭树成.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20)
[8]分布式控制的直流微电网系统级稳定性分析[J]. 支娜,张辉,肖曦,杨甲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02)
[9]直流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 李霞林,郭力,王成山,李运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01)
[10]虚拟同步发电机功率环的建模与参数设计[J]. 吴恒,阮新波,杨东升,陈欣然,钟庆昌,吕志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24)
本文编号:3424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342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