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柜电缆室内部短路爆炸压力升计算及泄压效率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17 20:39
开展了开关柜电缆室内部三相短路爆炸试验,获得了电弧功率的变化规律;基于瞬态动力学分析,计算得到了泄压盖的开启压力、开启时刻和柜门的耐压强度;对泄压盖封闭和开启条件下隔室内部的压力升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泄压盖不同开启角度下泄压通道的泄压效率,给出了泄压盖的安全开启角度。结果表明:随着燃弧时间的增加,隔室内部的压力升逐渐增大,而各位置压力升的差异逐渐减小;泄压通道的泄压效率随开启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开启角度达到30°时,对应的泄压效率为21%,此时可确保隔室的安全。
【文章来源】:高压电器. 2020,56(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压力升计算流程
计算与测量结果对比
通常情况下,高压开关柜电弧故障型式试验中,燃弧时间约为1 s,释放的能量可达110 MJ左右,但考虑到计算成本,以及泄压盖的开启时间一般在5~15 ms(泄压盖开启后,隔室内部压力会迅速下降),文中仅计算燃弧至20 ms(考虑直流分量的影响)时电缆室内部的压力升分布。三相短路电弧的总功率和能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见图4。由于直流分量的影响,前20 ms电弧功率的变化较为复杂,幅值波动较大,电弧功率的峰值可达249 MW。电弧能量随燃弧时间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大,其增大速率与电弧功率的幅值有关,当电弧功率的幅值较大时,电弧能量的增加速率较大。燃弧至20 ms时,电弧释放的能量可达2.6 MJ。图4 电弧功率与电弧能量的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NSGA-Ⅱ算法的高压开关柜泄压通道优化设计[J]. 黎鹏,刘畅,吴泳聪,吴田,普子恒,阮江军. 高电压技术. 2020(06)
[2]中压开关柜内部电弧压力升计算——模型简化方法研究[J]. 吴田,杨东,黎鹏,黎子晋,吴泳聪,方雯. 高压电器. 2020(03)
[3]封闭容器内部短路燃弧特性及压力升试验分析[J]. 黎鹏,阮江军,黄道春,欧阳子卿,王栋. 高电压技术. 2019(03)
[4]中压开关柜内部短路燃弧热–力效应研究综述[J]. 阮江军,黎鹏,黄道春,张力,魏梦婷,龙明洋. 高电压技术. 2018(10)
[5]开关柜内部故障电弧危害及其防护综述[J]. 李渊,淡淑恒. 高压电器. 2018(07)
[6]开关柜耐受最大冲击载荷的冲击动力学研究[J]. 蔡彬,陈德桂,吴伟光,马履中,吴锐,陈卫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04)
[7]开关柜内部电弧故障产生力和热的计算模型[J]. 黄锐,胡毅亭,马炳烈,陈网桦. 爆炸与冲击. 2000(02)
博士论文
[1]冲击载荷下覆冰架空输电线路动力响应研究[D]. 姬昆鹏.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
本文编号:3442384
【文章来源】:高压电器. 2020,56(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压力升计算流程
计算与测量结果对比
通常情况下,高压开关柜电弧故障型式试验中,燃弧时间约为1 s,释放的能量可达110 MJ左右,但考虑到计算成本,以及泄压盖的开启时间一般在5~15 ms(泄压盖开启后,隔室内部压力会迅速下降),文中仅计算燃弧至20 ms(考虑直流分量的影响)时电缆室内部的压力升分布。三相短路电弧的总功率和能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见图4。由于直流分量的影响,前20 ms电弧功率的变化较为复杂,幅值波动较大,电弧功率的峰值可达249 MW。电弧能量随燃弧时间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大,其增大速率与电弧功率的幅值有关,当电弧功率的幅值较大时,电弧能量的增加速率较大。燃弧至20 ms时,电弧释放的能量可达2.6 MJ。图4 电弧功率与电弧能量的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NSGA-Ⅱ算法的高压开关柜泄压通道优化设计[J]. 黎鹏,刘畅,吴泳聪,吴田,普子恒,阮江军. 高电压技术. 2020(06)
[2]中压开关柜内部电弧压力升计算——模型简化方法研究[J]. 吴田,杨东,黎鹏,黎子晋,吴泳聪,方雯. 高压电器. 2020(03)
[3]封闭容器内部短路燃弧特性及压力升试验分析[J]. 黎鹏,阮江军,黄道春,欧阳子卿,王栋. 高电压技术. 2019(03)
[4]中压开关柜内部短路燃弧热–力效应研究综述[J]. 阮江军,黎鹏,黄道春,张力,魏梦婷,龙明洋. 高电压技术. 2018(10)
[5]开关柜内部故障电弧危害及其防护综述[J]. 李渊,淡淑恒. 高压电器. 2018(07)
[6]开关柜耐受最大冲击载荷的冲击动力学研究[J]. 蔡彬,陈德桂,吴伟光,马履中,吴锐,陈卫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04)
[7]开关柜内部电弧故障产生力和热的计算模型[J]. 黄锐,胡毅亭,马炳烈,陈网桦. 爆炸与冲击. 2000(02)
博士论文
[1]冲击载荷下覆冰架空输电线路动力响应研究[D]. 姬昆鹏.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
本文编号:3442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344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