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AP1000自动卸压系统第1、2、3级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0 18:56
  AP1000作为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站,自面世以来,长期受到国际、国内核电领域的高度关注。AP1000基于非能动安全的设计理念,追求设计简化、系统配置简化,以及安全相关系统、设备和构筑物大量减少的顶层目标。AP1000专设安全设施作为纵深防御设计的关键环节,也是AP1000非能动设计的重要体现。AP1000自动卸压系统(ADS)是AP1000专设安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执行一回路丧失冷却剂事故后的卸压功能。ADS作为一个相对重要的系统,在AP1000性能提升研究的大背景下也受到较多关注。ADS系统从一定程度上展现出设计的冗余和繁杂性,其相对复杂的管系布置为现场施工和运维增加难度,所采用的逐级卸压向系统管道和设备引入额外的排放载荷。本文通过分析AP1000 ADS系统待改进之处确定本文的研究目标,将系统流程简化、布置优化、系统排放载荷优化作为研究重点。在ADS系统流程简化方面,本文对原三级分立设置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改进空间进行深入剖析。从ADS系统执行一回路小破口失水事故(SB-LOCA)后卸压功能典型工况入手,结合全厂瞬态进程研究确定ADS系统所应遵循的安全有关...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范围
第二章 AP1000 自动卸压系统设计特点
    2.1 AP1000 核电站设计简介
        2.1.1 AP1000 产生背景
        2.1.2 AP1000 总体设计和纵深防御理念
        2.1.3 AP1000 专设安全设施
    2.2 AP1000 自动卸压系统
    2.3 AP1000 ADS的可改进之处
第三章 ADS优化方案研究
    3.1 AP1000 待改进之处
        3.1.1 系统流程优化
        3.1.2 系统布置优化
        3.1.3 系统排放载荷优化
    3.2 系统改进方案
        3.2.1 系统流程优化方案
        3.2.2 系统布置优化方案
        3.2.3 阀门选型方案
        3.2.4 控制和供电方案
第四章 RELAP5 程序建模
    4.1 RELAP5 背景介绍
    4.2 AP1000 ADS1-3 级建模
        4.2.1 AP1000 ADS1-3 级管道及阀门
        4.2.2 PXS鼓泡器
        4.2.3 安全壳内置换料水箱(IRWST)
        4.2.4 稳压器及波动管
        4.2.5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4.3 ADS优化方案建模
第五章 基于RELAP5的ADS优化研究
    5.1 工况确定
        5.1.1 ADS排放试验
        5.1.2 RCS动态效应和振动试验(TEDEV)
    5.2 工况验证
    5.3 分析结果比对研究
        5.3.1 卸压调节阀流量特性研究
        5.3.2 ADS排放阻塞流验证
        5.3.3 ADS系统流动阻力优化
        5.3.4 ADS管道载荷优化
        5.3.5 ADS优化结果
第六章 论文研究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P1000核电厂自动卸压系统功能分析[J]. 黄雄,吕雪峰,李依霖,陈彦霖.  热力发电. 2016(05)
[2]RELAP5/MOD3.3程序对非能动核电厂小破口失水事故的适用性研究[J]. 徐财红,史国宝.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4(02)
[3]AP1000核电厂RELAP5 SB-LOCA分析模式建立与应用[J]. 林支康,殷煜皓,梁国兴.  电力与能源. 2011(06)
[4]AP1000冷管段小破口失水事故分析[J]. 杨江,田文喜,苏光辉,秋穗正.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1(05)
[5]第三代核电技术经济性探析——对AP1000核电机组的认识[J]. 王益华.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0(10)
[6]AP1000先进核电技术[J]. 缪鸿兴.  自动化博览. 2009(08)
[7]AP1000与EPR专设安全系统的差异性比较和分析[J]. 郭景任,杨孟嘉.  中国核电. 2009(02)
[8]世界核电技术发展趋势及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定位[J]. 欧阳予.  国防科技工业. 2007(05)



本文编号:3558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3558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6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