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陶瓷基材上制备导磁金属涂层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23:42
  电磁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电磁炉的出现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技术,电磁加热技术与传统的加热技术相对比,效率更高,使用时更安全可靠。传统的加热方式存在多次热传递的过程,而电磁加热技术是对加热的容器直接加热,直接降低热交换的次数,不需要在介质中进行热量的交换,直接提高了加热效率。电磁加热的易操控特性是其它加热方式所不具备的,可以实现加热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功能性。在小家电电饭煲领域中,基本上所有通过电磁加热控制加热程序的内胆,都是铁、430不锈钢等具有磁热功能的金属内胆,而一些非磁性材料,如陶瓷、玻璃等不具备磁热功能,不能通过电磁加热控制加热程序,只能用热盘或红外加热等加热方式,加热效率低,而且烹饪温度程序控制精准度较差。但是陶瓷、玻璃等材料是大家公认的一种健康环保的小家电理想材料,因此研究通过热喷涂技术实在现陶瓷、玻璃等基材上实现电磁加热功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可以提高人们的饮食安全,降低金属溶出物的摄入,为人们的健康饮食提供了有力保障。研究表明在非磁性材料上通过使用热喷涂技术在其表面制备一层功能涂层,可以使非磁性的材料具有与磁性材料相同的热磁效果,我们将...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陶瓷基材上制备导磁金属涂层及其应用研究


电子束入射样品Fig.2-2Electronbeamincidencesamples

测试仪,表面形貌,陶瓷锅,基材


图 2-1 3D 表面形貌测试仪Fig. 2-1 3D surface topography tester属层与陶瓷锅基材结合性能表征表征喷涂后金属涂层与陶瓷锅基材之间的结合情况,采用 TM3030 SEM)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对金属涂层的厚度进行测量。电子显微镜(SEM)采用电子束轰击需测试样品的表面,激发需测,利用探测器探测电子获取表面形貌、表面化学成分等信息,二次浅,主要分布在样品表面,通过收集二次电子信号,可以获得样品于陶瓷锅基材是绝缘材料,所以在实验样品进行扫描之前需要对结合界面处喷金,以便获得良好的金属涂层与陶瓷基材截面形貌图

扫描测试,设备图,陶瓷锅,结合强度


图 2-3 SEM 扫描测试设备图Fig. 2-3 SEM scanning test equipment与陶瓷锅基材结合强度表征属涂层与陶瓷锅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本实验采用高温其结合强度,其测试设备图如 2-4 所示。把陶瓷锅放入炉中再快速放入 20℃水中进行冷热冲击,冷热冲击一次为一本方法能更好地模拟验证产品的使用场景,有效表征金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米银浆低温烧结性能的研究进展[J]. 向红印,高官明,黄培德,陈端云,刘银.  材料导报. 2016(S1)
[2]热障涂层体系中MCrAlY合金粘接层结构设计及高温氧化行为研究[J]. 唐健江,白宇,张平,刘琨,王玉,杨晶,韩志海,丁秉钧,梁工英.  热喷涂技术. 2015(02)
[3]基于数字图像的复合材料有限元网格剖分算法[J]. 张兰,许磊,张阳.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3(10)
[4]大气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的失效机理及研究进展[J]. 吴秀刚,李晨希.  材料保护. 2013(10)
[5]透锂长石在陶瓷耐热炊具上的应用[J]. 许云强,李晓东.  江苏陶瓷. 2012(01)
[6]正交试验法优化大气等离子喷涂Al2O3-13wt.%TiO2涂层的工艺参数[J]. 曾伶,陈丽梅,李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7]透锂长石耐热瓷产品的研究[J]. 揭晓刚,袁勇.  硅酸盐通报. 2011(03)
[8]基于图形图像的三维建模技术研究[J]. 刘燕,洪智风,秦建波.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05)
[9]粉末粒度对等离子喷涂Al2O3-13%TiO2陶瓷涂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 王灿明,孙宏飞.  材料保护. 2011(02)
[10]热喷涂粉末的制备技术[J]. 郭双全,冯云彪,葛昌纯,周张健.  材料导报. 2010(S2)

硕士论文
[1]HVOF用高性能硬质合金喷涂粉末的制备技术及其基础理论研究[D]. 贡太敏.中南大学 2012
[2]大功率电磁炉电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志升.武汉理工大学 2008
[3]开口磁性材料特性的研究[D]. 卢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05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3605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1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