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燃煤机组汽轮机大修前后的性能试验

发布时间:2017-05-22 20:09

  本文关键词:燃煤机组汽轮机大修前后的性能试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是通过试验的方法对汽轮机组的热力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按照电厂实际大修前后性能测试数据对汽轮机的热耗率、汽耗率、抽汽效率等热力性能进行了试验数据整理和计算,利用火用方法计算了整机相对内效率。总体来说通过大修能使汽轮机发电机组提高发电厂净效率1.32%,在满负荷情况下供电标准煤耗率降低大约4gce/(kWh)。对本厂采用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烟气冷却器(低温省煤器)的经济性作了定量分析,采用等效热降法、火用方法、效率法进行分析计算,用传统方法与本文的方法进行了比较。本文采用的方法更符合热力学原理。
【关键词】:汽轮机性能试验 火用方法 等效热降 抽汽效率 烟气冷却器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6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3
  • 1.1 热力试验的意义8
  • 1.2 课题的来源8-11
  • 1.2.1 汽轮机概况9
  • 1.2.2 低温省煤器概况9-11
  • 1.3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
  • 1.4 热力试验的目的与任务11-13
  • 1.4.1 热力试验的目的11-12
  • 1.4.2 热力试验的任务12-13
  • 第二章 热力试验的要求及组织工作13-21
  • 2.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3
  • 2.2 试验前对设备的要求13-16
  • 2.2.1 调速系统和配汽机构14
  • 2.2.2 汽轮机通流部分14
  • 2.2.3 凝汽设备14-15
  • 2.2.4 对回热系统的要求及检查方法15-16
  • 2.3 试验测点的说明16-18
  • 2.3.1 试验测点的要求16-17
  • 2.3.2 试验测点的布置17-18
  • 2.4 试验前组织工作18-20
  • 2.4.1 试验人员的职责18-19
  • 2.4.2 观测记录簿的准备19
  • 2.4.3 试验时间的选择19-20
  • 2.4.4 试验期间的安全措施20
  • 2.5 本章小结20-21
  • 第三章 试验性能指标的计算21-47
  • 3.1 汽轮机热力系统21-24
  • 3.1.1 汽轮机通流部分21
  • 3.1.2 汽轮机转子及轴承21-22
  • 3.1.3 汽轮机热力系统概况22-24
  • 3.2 汽轮机热耗率24-26
  • 3.3 运行参数偏离保证工况参数对热耗和功率的修正26-42
  • 3.3.1 主蒸汽压力对热耗率的修正27-28
  • 3.3.2 主蒸汽温度对热耗率的修正28-29
  • 3.3.3 过热减温水对热耗率的修正29-30
  • 3.3.4 再热压降对热耗率的修正30-31
  • 3.3.5 再热温度对热耗率的修正31-32
  • 3.3.6 排汽压力对热耗率的修正32-33
  • 3.3.7 再热减温水对热耗率的修正33
  • 3.3.8 补水对热耗率的修正33-34
  • 3.3.9 高加出口温度降低值对热耗率的修正34-35
  • 3.3.10 主汽压力对功率的修正35
  • 3.3.11 主汽温度对电功率的修正35-36
  • 3.3.12 过热减温水份额对电功率的修正36-37
  • 3.3.13 再热压降率对电功率的修正37-38
  • 3.3.14 再热温度对电功率的修正38-39
  • 3.3.15 排汽压力对电功率的修正39
  • 3.3.16 再热减温水对电功率的修正39-40
  • 3.3.17 补水对电功率的修正40-41
  • 3.3.18 高加出口温度降低值对电功率的修正41-42
  • 3.4 整机相对内效率42-46
  • 3.5 本章小结46-47
  • 第四章 试验结果计算47-70
  • 4.1 与规定运行工况的偏差47
  • 4.2 试验结果初步分析47-48
  • 4.3 试验数据整理48
  • 4.4 主汽流量48-49
  • 4.4.1 试验主汽流量48-49
  • 4.4.2 试验主汽流量的修正49
  • 4.5 容量49
  • 4.6 汽耗率49-50
  • 4.6.1 试验汽耗率49
  • 4.6.2 试验汽耗率的修正49-50
  • 4.7 热耗率50-51
  • 4.7.1 热耗率基本定义50
  • 4.7.2 输入的热量和功率50
  • 4.7.3 过热减温水50-51
  • 4.7.4 再热减温水51
  • 4.8 试验结果修正到规定条件51-52
  • 4.8.1 第一类修正51-52
  • 4.8.2 第二类修正52
  • 4.9 汽轮机排汽比焓计算52-53
  • 4.10 汽轮机效率及火用效率53-54
  • 4.10.1 低压缸效率53
  • 4.10.2 低压缸性能度量指标53-54
  • 4.11 第一类修正计算54-55
  • 4.11.1 循环的抽汽量54
  • 4.11.2 汽轮机排汽比焓54-55
  • 4.11.3 再热蒸汽比焓55
  • 4.11.4 发电机出力55
  • 4.12 第二类修正计算55-56
  • 4.12.1 方法一55-56
  • 4.12.2 方法二56
  • 4.13 轴封漏汽等流量取设计值的计算56-58
  • 4.14 大修前后数据整理与热力性能试验计算58-68
  • 4.15 本章小结68-70
  • 第五章 烟气余热利用70-94
  • 5.1 等效热降法70-71
  • 5.2 定量分析71-80
  • 5.2.1 第一种边界条件71-73
  • 5.2.2 第二种边界条件73-80
  • 5.3 结论与分析80-81
  • 5.4 抽汽等效热降81-93
  • 5.4.1 等效热降的概念81-83
  • 5.4.2 抽汽的等效热降83-89
  • 5.4.3 计算结果小结89-93
  • 5.5 本章小结93-94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94-95
  • 6.1 总结94
  •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94-95
  • 参考文献95-96
  • 致谢96-9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7-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卫东;关于汽轮机级的概念和有关符号的讨论[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2 汪洋;日本的汽轮机科学研究[J];汽轮机技术;1993年01期

3 张筱玮;对汽轮机中腐蚀和水蚀的认识[J];汽轮机技术;1989年02期

4 王萍;陈昭芳;;核电汽轮机除湿措施的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3年10期

5 吉桂明;;过热蒸汽汽轮机级磨蚀的减少[J];热能动力工程;2009年06期

6 杨善让;汽轮机级变工况核算的简便方法[J];吉林电力技术;1983年06期

7 沈祖达,常建忠,赵林虎,丰镇平;大功率汽轮机的优化设计[J];汽轮机技术;1995年04期

8 崔叔存;汽轮机级的结构设计与轴向推力计算[J];发电设备;2003年02期

9 崔凝;赵文升;张聪师;贡献;;基于流体网络技术的汽轮机级组动态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汽轮机技术;2006年03期

10 周涛;张明;张蕾;冉刻;;中国核电汽轮机的参数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兆斐;张志俭;薛若军;;核动力汽轮机级的非平衡流动仿真模型[A];中国核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谢永慧;蓝吉兵;张荻;丰镇平;吴其林;钟刚云;王建录;;汽轮机级三维粘性非定常流动及气流激振力研究进展[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杜涛林;刘贞福;;600MW汽轮机存在主要问题及节能措施[A];全国火电600MWe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升龙;汽轮机排汽湿度在线监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2 韩中合;汽轮机排汽湿度微波谐振腔测量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小型汽轮机关键件装配的精准测量方法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晓明;燃煤机组汽轮机大修前后的性能试验[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张建伟;炊事挂车用低参数微型汽轮机开发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王峰;激光散射理论在汽轮机排汽湿度及水滴颗粒直径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5 孙毅;汽轮机变工况下气动性能的数值模拟[D];东北电力大学;2011年

6 苏震宇;350MW火电机组汽轮机全过程仿真模型的建立与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7 齐志广;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通用计算软件的开发[D];重庆大学;2007年

8 张银勇;汽轮机内除湿级除湿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杨进才;汽轮机低真空供热改造设计及运行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10 王凯传;汽轮机及辅助系统建模与传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燃煤机组汽轮机大修前后的性能试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386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6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