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中阻挡层的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16:07

  本文关键词: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中阻挡层的系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由于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成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而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新生力量一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based solar cell),自2009年被提出来之后,经过短暂的发展,电池效率已经接近20%,2013年被Science期刊评为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称其为太阳能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除了电池的效率提升迅速以外,钙钛矿(perovskite)材料制备简单,相比较传统的N3,N719等染料,成本低廉,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更少。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还发现,perovskite不仅可以担任染料的角色,而且可以同时传递电子和空穴正电荷,意味着原本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承担这些任务的TiO2纳米晶层(TiO2nanoparticle,nc-TiO2)和空穴传输材料(hole transport material)层可以被省略,从而使得电池器件的简化成为极有研究意义的方向。凭借这些优势,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近几年引发了研究热潮,更有学者称其为“光伏领域的新希望”。 对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来说,影响电池效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光生电子与氧化态的染料分子、氧化态的电解质分子发生复合,导致电流输出效率降低。目前所采用的,被认为能有效抑制电子复合的方法之一,是在FTO导电玻璃和Ti02纳米晶层之间,添加了一层致密的TiO2阻挡层(compact layer, CL,这样可以抑制电子逆传递,提高电池效率。在传统的液态和固态太阳能电池中,CL的研究已经很多,不过,在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中,还没有看到相关的研究报道,在本篇论文中,我们系统地研究了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1、通过不同方法制备出TiO2阻挡层,研究其在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中的影响。通过TiCl4水解法(DIP)和真空溅射法(PVD)制备出不同导电性和致密性的TiO2阻挡层(CL),并用于不同HTM-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中,由于两种空穴传输材料—P3HT和spiro-OMeTAD本身的分子大小和导电性不同,因此对阻挡层有不同的要求。当使用小分子,导电性较差的spiro-OMeTAD为空穴传输材料时,导电性较好,致密性更强的PVD-CL效果更好。 2、研究了不同性质的阻挡层之后,进一步通过可控性较强的喷涂法(spray pyrolysis deposition)制备不同厚度的阻挡层,以研究阻挡层厚度对电池的影响,得出在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中,Ti02阻挡层的最佳厚度为~90nm。 3、由于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中存在两条电子传递路径:nc-TiO2和perovskite本身,导致目前关于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递机理存在两种争论。因此我们设计了三种不同器件结构的电池,其中第三种电池结构中只包含一种电子传递路径,通过研究不同厚度的阻挡层对这三种电池的影响,得出TiO2纳米晶层(nc-TiO2)对电子传递起到重要作用的结论。为两种争论从阻挡层的层面提供了证据。 4、通过上一部分我们知道,Ti02纳米晶层在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发现Ti02阻挡层与Ti02纳米晶层之间的固-固界面存在一条缝隙,而这条缝隙会降低电子的传递效率,因此,我们采用金属氧化物修饰阻挡层的方法制备出金属氧化物-Ti02复合阻挡层(MO-CL),用金属盐在75℃处理CL,之后旋涂Ti02胶体,500℃加热退火,金属盐在高温脱水过程中,消除了两层之间的缝隙。从而使电子传递更有效。在我们的工作中,电池效率提高了67%。
【关键词】: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based solar cell) 阻挡层 电子传递 金属氧化物修饰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914.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一章 绪论13-45
  • 1.1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13-16
  • 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16-20
  • 1.2.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池结构和工作原理16-19
  • 1.2.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19-20
  • 1.3 钙钛矿型(perovskite)太阳能电池20-28
  • 1.3.1 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发展20-21
  • 1.3.2 电子传递机理21-24
  • 1.3.3 空穴运输材料的应用24-25
  • 1.3.4 电池器件部分25-26
  • 1.3.5 低温制备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前景26-27
  • 1.3.6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展望27-28
  • 1.4 阻挡层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影响28-31
  • 1.4.1 阻挡层工作原理28-29
  • 1.4.2 不同性质的半导体阻挡层29
  • 1.4.3 阻挡层的制备方法29-31
  • 1.5 课题目的与设计思路31-33
  • 本章参考文献33-45
  •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测试方法45-53
  • 2.1 试剂与仪器45-46
  • 2.1.1 化学试剂45-46
  • 2.1.2 主要实验仪器46
  • 2.2 实验材料的制备46-47
  • 2.3 电池器件的制备方法47-48
  • 2.4 性能参数及表征方法48-51
  • 2.4.1 电池基本参数48-49
  • 2.4.2 电化学性能测试49-50
  • 2.4.3 其他表征50-51
  • 本章参考文献51-53
  • 第三章 阻挡层对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影响53-81
  • 3.1 引言53-54
  • 3.2 实验方法54-55
  • 3.3 结果与讨论55-77
  • 3.3.1 钙钛矿材料(perovskite,CH_3NH_3Pbl_3)的鉴定55-56
  • 3.3.2 不同制备方法的阻挡层对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影响56-66
  • 3.3.3 阻挡层厚度对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影响66-74
  • 3.3.4 阻挡层厚度对不同器件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影响74-77
  • 3.4 本章小结77-78
  • 本章参考文献78-81
  • 第四章 MO-TiO_2复合阻挡层用以提高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效率81-93
  • 4.1 引言81-82
  • 4.2 实验方法82-83
  • 4.3 结果与讨论83-90
  • 4.3.1 不通金属氧化物修饰阻挡层对电池的影响83-87
  • 4.3.2 不同金属盐浓度对金属氧化物修饰效果的影响87-89
  • 4.3.3 不同处理时间对氧化物修饰效果的影响89-90
  • 4.4 本章小结90-91
  • 本章参考文献91-93
  •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93-95
  • 5.1 论文总结93-94
  • 5.2 工作展望94-95
  • 附录Ⅰ:硕士期间发表和参与发表的论文95-96
  • 致谢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志翔;赵海雷;周雄;沈永娜;;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双钙钛矿型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10年06期

2 揭雪飞,林维明,董新法;催化电极材料La-Sr-Co-Fe的制备与表征[J];电源技术;2003年06期

3 朱志杰;唐有根;宋永江;罗继;;pH值对钙钛矿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电源技术;2008年04期

4 徐桦;邵俊;;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钙钛矿型CaSiO_3解压缩过程的红外振动谱[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桂红,张孝文,顾秉林;复合钙钛矿型弛豫铁电体的介电机理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1997年02期

6 梁珍成,秦永宁,齐晓周,乔冠东,廖巧丽;铈部分取代镧的 La-Mn 系钙钛矿型催化剂性能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7 雷新颖;层状含钼钙钛矿型Sr_2MoO_4的合成和物理性能[J];稀有金属快报;2003年05期

8 郑瑛;边关;罗聪;吴琪珑;郑楚光;;钙钛矿型复合载氧体的制备及释氧性能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35期

9 白雪,刘源,王晓燕;钙钛矿型 La_(1-x) A_x CoO_3的制备及其对CH_4燃烧的催化性能[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高爱梅;王周峰;;制备条件对钙钛矿型BaZrO_3储存NO_x能力的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敏;胡瑞生;白雅琴;蔡丽;苏海全;;单双钙钛矿型甲烷燃烧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2 刘晓娟;黄碧纯;付名利;叶代启;吴军良;齐少英;张栖;梁红;;载体浸渍改性对钙钛矿型催化剂催化碳烟燃烧性能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焕;薛冬峰;;ABO_3钙钛矿型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形成性规律[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桑丽霞;刘宇;胥利先;李群伟;马重芳;;纳米钙钛矿型LaFe1-xCuxO3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郝郑平;刘志明;沈迪新;;钙钛矿型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柴油车排放碳颗粒物的研究[A];2001’全国机动车排气和工业废气催化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宋锐;杨铭;袁宏明;冯守华;;B位掺杂Fe的钙钛矿型锰酸盐的水热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张鹏;金万勤;范益群;徐南平;时钧;;钙钛矿型混合导体透氧膜用于CO_2高温分解反应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8 燕克兰;范润华;史志成;;钙钛矿型锰氧化物La_(0.8)Sr_(0.2)MnO_3的高频电磁性能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9 刘凤祥;高志明;;钙钛矿型La_xFeO_(3+d)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甲烷催化燃烧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10 陈思;胡瑞生;徐娜;贾海霞;王军虎;张涛;;双层钙钛矿型光催化剂La_2FeBO_6(B=Mn,Co,Zn)的穆斯堡尔谱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穆斯堡尔谱学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娜;钙钛矿型与双钙钛矿型氧化物的电磁特性及其高压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杨铭;掺杂的钙钛矿型锰酸盐的水热合成与性质表征[D];吉林大学;2010年

3 董忠平;掺杂钙钛矿型锰酸盐的合成与性质表征[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杨新建;钙钛矿型铁电材料电子结构及物理性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张刚华;钙钛矿型锰基、铁基氧化物的水热合成及其电磁性质[D];吉林大学;2009年

6 孙萌萌;钙钛矿型催化剂光化学活性与其稳定性及与SiO_2质材料的复合[D];吉林大学;2011年

7 常海波;钙钛矿型铌酸盐的水热合成及表征[D];吉林大学;2012年

8 杨秋华;纳米钙钛矿型ABO_3复合氧化物的光催化氧化还原活性[D];天津大学;2003年

9 李兆强;用于碳烟燃烧及碳烟与NOx同时消除的钙钛矿型催化剂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贤晖;贵金属掺杂的La_(0.7)Sr_(0.3)CoO_3钙钛矿型NSR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君;具有介孔特征钙钛矿复合结构催化新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2 唐凌;钙钛矿型四效催化剂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马飞艳;钙钛矿型载氧体的微波合成与晶体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徐彩萍;类钙钛矿型锰氧化物的制备、组织与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5 刘磊;新型载体上钙钛矿型稀土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对CO+NO的催化性能[D];宁波大学;2011年

6 冯彩霞;钙钛矿型铁和锰酸盐的水热合成及表征[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海军;双层钙钛矿型甲烷燃烧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D];内蒙古大学;2007年

8 高贵勇;钙钛矿型天然气催化燃烧催化剂的制备及耐热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9 谷菲菲;钙钛矿型稀土复合氧化物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王佳;钙钛矿型铌复合氧化物的水热合成及表征[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中阻挡层的系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388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8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