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动态模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电动汽车动态模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电动汽车动态模式无线供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它以非接触的方式为行驶中的电动汽车实时地提供能量供给。电动汽车可少量搭载甚至无需搭载电池组,解决了续航里程问题,同时提高电能补给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有助于降低电动汽车初始购买成本,解决其受制于大容量电池的高成本问题,推动电动汽车的市场化。近几年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就该项技术的一些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采用互感耦合理论建立等效电路模型,对双初级绕组并联-次级绕组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有了清楚认识,得出了影响系统输出功率和输出效率的主要因素。利用聂以曼公式推导两个绕组之间的互感参数,比较方-方形、圆-圆形、方-圆形这三种形式的电磁耦合机构的耦合特性,确定最稳定最有效的绕组结构为方-方形。并且通过MAXWELL仿真分析绕组中电流相位对初级相邻绕组边界电磁场强度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电流相位相反时的磁场分布比相同时的磁场分布强,通过改变次级绕组的大小,对比分析3线圈动态模式供电系统的磁场分布,进而确定当次级绕组的大小与初级绕组相等时,系统的耦合性能最佳。对比分析了两种多初级绕组并联系统工作模式的利弊,为了使初级相邻绕组中电流相位相反,进而提出了一种混合逆变器,分析其工作模态过程和软开关实现条件;最后为了避免能量损失,及电动汽车稳定地在交界处过渡,提出了分段导轨连续切换供电的实现方法。最终,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实验装置进行设计,搭建150W电动汽车动态模式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平台,当传输距离10cm,负载为10ΩΩ时装置效率达到80%左右,最后实现了小车在行驶中给其供电的目标。其中系统的发射导轨由5个初级绕组并联排列组成,分别研究了系统的频率特性,传输距离特性,负载特性以及在相同能量等级下,对比单电能变换装置—单初级绕组模式与混合逆变器模式对系统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电动汽车 动态供电 绕组结构 混合逆变器 切换供电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9.72;TM724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引言11-21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3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和关键技术16-18
- 1.3.1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16-17
- 1.3.2 关键技术17-18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18-21
- 1.4.1 研究意义18-19
- 1.4.2 研究内容19-21
- 2 动态模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建模及分析21-31
- 2.1 系统基本结构21-23
- 2.1.1 功率变换器21-22
- 2.1.2 补偿网络22-23
- 2.1.3 电磁耦合机构23
- 2.2 初级绕组并联耦合系统模型及分析23-27
- 2.2.1 互感模型23-25
- 2.2.2 传输性能指标25-27
- 2.3 传输性能分析27-30
- 2.3.1 负载变化对传输性能的影响27-28
- 2.3.2 初级并联绕组耦合系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28-29
- 2.3.3 初次级绕组耦合系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29-30
- 2.4 本章小结30-31
- 3 动态模式电磁耦合机构的设计31-45
- 3.1 耦合绕组品质因数分析31-34
- 3.1.1 品质因数分析31-32
- 3.1.2 品质因数优化32-34
- 3.2 电磁耦合机构的耦合特性分析34-36
- 3.3 电流相位对初级绕组磁场分布的影响36-39
- 3.3.1 相位相同时初级绕组磁场分布37-38
- 3.3.2 相位相反时初级绕组磁场分布38-39
- 3.4 动态模式电磁耦合机构的电磁仿真39-43
- 3.5 本章小结43-45
- 4 动态供电系统设计45-53
- 4.1 多初级绕组并联系统模式45-46
- 4.1.1 单电能变换装置-单初级绕组模式45-46
- 4.1.2 单电能变换装置-多初级绕组模式46
- 4.2 混合逆变器的设计46-51
- 4.2.1 工作模态分析47-50
- 4.2.2 软开关实现条件50-51
- 4.3 分段导轨连续切换供电策略51-52
- 4.4 本章小结52-53
- 5 模拟实验装置设计及结果分析53-69
- 5.1 模拟实验装置设计53-61
- 5.1.1 主电路设计53-55
- 5.1.2 驱动电路设计55
- 5.1.3 控制电路设计55-58
- 5.1.4 电磁耦合机构设计58-60
- 5.1.5 模拟实验平台60-61
- 5.2 实验结果分析61-67
- 5.2.1 频率特性61-62
- 5.2.2 传输距离特性62-63
- 5.2.3 负载特性63-65
- 5.2.4 电能变换拓扑对比分析65-67
- 5.3 本章小结67-69
- 6 结论及展望69-71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69-70
- 6.2 未来研究展望70-71
- 参考文献71-75
- 作者简历75-79
- 学位论文数据集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清,徐衍亮,安忠良,许家群,齐瑞贵;电动汽车的发展与环境保护[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章超,易家玉;全球电动汽车发展迅猛[J];大众用电;2000年09期
3 章超;开发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广阔[J];大众用电;2000年09期
4 ;戴-克公司第四代电动汽车[J];重型汽车;2000年04期
5 ;电动汽车是中国汽车业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切入点[J];电器工业;2001年12期
6 徐新明;环保电动汽车时代谁执牛耳[J];发明与革新;2001年04期
7 焦庆丰;电动汽车前景广阔[J];大众用电;2001年03期
8 刘茂理;云南需要电动汽车[J];云南交通科技;2001年01期
9 丛晓杰;电动汽车:推动世界的绿色动力[J];中国石油;2001年09期
10 豪彦;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三)——电动汽车[J];汽车与配件;2001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翔;;电动汽车是未来的趋势[A];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贾爱芹;;浅谈电动汽车推广的实现途径[A];第六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梦洁;田令;;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伦景光;;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张梦洁;田令;;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省汽学会理事会议资料[C];2006年
6 张炳力;赵韩;;贯彻“汽车新政”加快安徽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张杰;;电动汽车发展需要更多“绿灯”[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7期(总第328期)[C];2013年
8 姚勇;刘林生;顾健辉;陈林;李科江;赵晓;;电动汽车发展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蒋惠琴;欧万彬;鲍健强;叶瑞克;;电动汽车:引领城市低碳交通的未来[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晓勤;鲁植雄;逄小凤;;浅述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陈兴安;电动汽车引领奥运时尚[N];中国经营报;2002年
2 贾俊国;公司推动电动汽车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座谈会在上海召开[N];国家电网报;2007年
3 孙逢春;助推电动汽车发展意义重大[N];国家电网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葛胜征;奥运会 世博会重点采购电动汽车[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刘辉邋李层;发展电动汽车 国网抢得先机[N];中国电力报;2007年
6 记者 张静;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召开[N];经济日报;2009年
7 孙萌萌;工信部召集各方落实电动汽车政策[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杨冬;电动汽车能否顺利驶入“产业化时代”[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9 柯芸;应加快建立电动汽车研发支撑体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凤宇;电动汽车中国汽车业的新机遇[N];中国信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超;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电磁耦合机构能效特性及优化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张虹;考虑电动汽车聚合站的主动配电网动态优化调度[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宋世欣;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策略及硬件在环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张迪;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选址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徐浩;面向规模化电动汽车入网的充电站布局优化及有序充电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斌;电动汽车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电磁热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方支剑;计及电池与电网影响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邵艾博(Khalid,Muhammad Shoaib);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一体化管理对多模微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邹积勇;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付翔;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凌峰;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黄润;电动汽车入网对电网负荷影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杨俊秋;电动汽车充放电容量预测及控制策略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薛红红;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之协调充电策略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许恬;我国当前电动汽车潜在消费者的识别与消费行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唐升卫;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王传能;电动汽车换电站优化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张晨曦;电动汽车入网技术及社会综合效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何清晨;适用于城市通勤的个人电动汽车设计与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10 张敏;计及规模化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的配电网效能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电动汽车动态模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2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412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