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火电厂烟气脱硝SCR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反应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2 18:04

  本文关键词:火电厂烟气脱硝SCR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反应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火力发电厂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对大气环境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污染,由此烟气的脱硝处理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研究的关注热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采用V2O5-WO3/TiO2等催化剂、利用NH3还原NOx成为氮气和水达到良好的脱除效果且运行稳定,从而成为烟气脱硝的首选技术。然而TiO2载体性能对SCR反应活性至关重要,同时文献中多采用模拟烟气气氛导致距离实际脱硝效率偏差较大,为此本论文从TiO2气凝胶的溶胶凝胶-常压干燥制备入手,并通过自行设计、搭建的SCR烟气脱硝实验平台,探索和研究制备参数和反应条件对脱硝效率的影响规律,以期研发出高效低廉的SCR催化剂,从而为国产SCR催化剂的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本论文首先采用溶胶凝胶-常压干燥法,以四氯化钛较廉价化合物为前驱体,有机配体丙酸为水解降速剂,甲酰胺为干燥控制添加剂,环氧丙烷为促凝剂,进行正交设计实验制备TiO2气凝胶载体,并采用BET、XRD、TEM、SAXS和FT-IR等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n(四氯化钛):n(去离子水):n(甲酰胺):n(丙酸):n(环氧丙烷)=1:14:2:0.5:10制备的TiO2气凝胶,达到比表面积632.87 m2/g,平均孔径7.87nm,孔容1.24 cm3/g;随着焙烧温度上升,晶化度逐渐增强,到900℃才有微弱的金红石矿型特征峰出现,表明所制备的TiO2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通过回转半径计算和XRD分析得出,载体的焙烧温度以700℃为宜。根据上述优选的TiO2气凝胶载体,以活性成分负载量、负载顺序和焙烧温度等关键制备参数因素进行正交设计实验制备SCR催化剂,并对其进行XRD和TPR表征,并在自行设计、搭建的SCR烟气脱硝实验平台上评价其300至390℃温度区间的SCR脱硝性能。结果表明,活性成分钒和钨绝大多数以非晶态形式存在于载体表面,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主要活性成分V2O5负载量越多脱硝效率就越高;400℃焙烧温度可以形成催化反应所需的晶相,且维持催化剂较高的比表面积;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和高温活性是由表面富集和各种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产生的结果,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315℃低温脱硝活性影响明显,以先钒后钨负载顺序为宜,表面富集对390℃高温脱硝活性起主要作用,以钒钨同时负载或先钒后钨负载顺序较好;随着WO3/V2O5比率的增加,在7.5:1处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最高,随后迅速下降,WO3负载量以6%为宜。以0.8%V2O5、6%WO3、先钒后钨负载和400℃焙烧温度制备最优催化剂并进行脱硝性能验证,315℃低温脱硝活性达到69.56%。
【关键词】:烟气脱硝效率 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 TiO2气凝胶 正交实验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7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5
  • 1.1 课题研究背景11-12
  • 1.2 NO_x生成机理及危害12-14
  • 1.2.1 NO_x的生成机理12-13
  • 1.2.2 NO_x的危害13-14
  • 1.3 NO_x控制技术14-17
  • 1.3.1 燃烧过程控制14-15
  • 1.3.2 烟气NO_x的脱除15-17
  • 1.4 SCR脱硝技术17-19
  • 1.4.1 应用现状17
  • 1.4.2 反应机理17-18
  • 1.4.3 还原剂的选择18-19
  • 1.4.4 影响SCR技术的因素19
  • 1.4.5 SCR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19
  • 1.5 SCR催化剂研究进展19-23
  • 1.5.1 催化剂研究进展20-22
  • 1.5.2 载体研究进展22-23
  • 1.5.3 TiO_2气凝胶研究现状23
  • 1.6 本论文研究目标及内容23-25
  • 1.6.1 研究目标23
  • 1.6.2 研究内容23-25
  • 第二章 实验方法25-38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25-26
  • 2.1.1 实验仪器25
  • 2.1.2 实验试剂25-26
  • 2.2 催化剂的制备26-31
  • 2.2.1 载体的制备26-29
  • 2.2.2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制备29-31
  • 2.3 催化剂的表征31-33
  • 2.3.1 物理吸附31-32
  • 2.3.2 X射线衍射(XRD)32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32
  • 2.3.4 X射线小角散射(SAXS)32
  • 2.3.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32-33
  • 2.3.6 化学吸附33
  • 2.4 烟气脱硝反应性能评价33-38
  • 2.4.1 脱硝测试方法33
  • 2.4.2 烟气脱硝SCR实验平台33-36
  • 2.4.3 实验步骤36-38
  • 第三章 催化剂载体TiO_2气凝胶的制备研究38-50
  • 3.1 TiO_2气凝胶比表面积的正交分析38-39
  • 3.2 TiO_2气凝胶平均孔径和孔容分析39-41
  • 3.3 TiO_2气凝胶的晶体结构分析41-44
  • 3.4 TiO_2气凝胶的形貌分析44-45
  • 3.5 TiO_2气凝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45-46
  • 3.6 TiO_2气凝胶的小角散射分析46-48
  • 3.7 本章小结48-50
  • 第四章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反应性能研究50-63
  • 4.1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制备50-53
  • 4.1.1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正交实验设计50
  • 4.1.2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分析50-51
  • 4.1.3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TPR分析51-53
  • 4.2 SCR催化反应性能研究53-61
  • 4.2.1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脱硝效率正交分析53-55
  • 4.2.2 V2O5负载量对V_2O_5-WO_3/TiO_2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规律55-56
  • 4.2.3 焙烧温度对V_2O_5-WO_3/TiO_2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规律56-57
  • 4.2.4 负载顺序对V_2O_5-WO_3/TiO_2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57-58
  • 4.2.5 WO3负载量对V_2O_5-WO_3/TiO_2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58-60
  • 4.2.6 最优因素组合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反应性能验证60-61
  • 4.3 本章小结61-63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63-65
  • 5.1 主要结论63
  • 5.2 后续工作建议63-65
  • 参考文献65-74
  • 致谢74-7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奕昌;刘丰烈;;钴催化剂制造过程中矽酸钴的生成及其影响[J];科学通报;1955年10期

2 ;催化剂性能测试(一)——催化剂强度测定仪[J];上海化工;1977年04期

3 杨可钦;;高钼镍和钼镍磷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对比[J];石油炼制与化工;1982年11期

4 厉杜生;我国硫酸生产用钒催化剂的早期研制工作[J];硫酸工业;1984年02期

5 金荣达;;Z_(403H)型轻油转化催化剂性能的研究[J];辽宁化工;1988年05期

6 钱水林;;国内外变换催化剂的发展概况[J];小氮肥设计技术;1989年04期

7 纵秋云,李欣,郭建学,张新堂,苏旭;钛促进型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性能[J];应用化学;2001年08期

8 蒋文贞,张志祥,陈建设;银催化剂使用前后的微观变化[J];石化技术;2004年02期

9 赵罗生;;新型金属载体消氢催化剂的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06年02期

10 赵志利;李建伟;陈标华;;三氧化二铁晶型对铁铬系高温变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现代化工;2006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勤;;粒子大小、微区结构和组成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慧;樊金串;黄伟;谢克昌;;聚乙二醇对合成二甲醚浆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丽丽;贾美林;照日格图;郝向英;;以分子筛为载体的纳米金催化剂的性能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潘兆德;王宏悦;蔡亮;胡文培;刘坤;;高活性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研制[A];第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晓争;高雄厚;张忠东;张莉;刘宏海;;不同类型稀土元素对原位晶化型催化剂性能的影响[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孙欣欣;林强;李金兵;;载体预处理工艺对乙烯氧化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红岩;郑起;于政锡;林性贻;;钼助剂对乙炔法合成醋酸乙烯催化剂性能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曾利辉;高武;李岳锋;丁良;姚琪;;3α-高托品烷胺合成用催化剂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黄文氢;张飞;张颖;张明森;;改性甲醇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的表征[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苗婷;朱海燕;;活性炭载体结构及预处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锋;国产催化剂工业化应用结新果[N];中国石化报;2005年

2 王永军;多功能硫黄回收催化剂经济又环保[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江书程 仇国贤 辛国萍;原位晶化型催化剂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矿业报;2009年

4 通讯员 赵淑玲;吉林石化新型催化剂一次通过考核标定[N];中国石油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曾敏学;湖南建长:生产世界一流催化剂[N];岳阳晚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许琦敏;促使催化剂分子“单兵作战”[N];文汇报;2012年

7 郝晓丽 朱向学 姚伟;大连化物所自主合成吡啶新型催化剂[N];科技日报;2009年

8 陶炎;乙二醇生产成本大降[N];中国石化报;2011年

9 通讯员 仇国贤;推广新型催化剂增产乙烯上千吨[N];中国石油报;2011年

10 李晓岩;气相法聚乙烯催化剂投用[N];中国化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翠华;含氮MOFs衍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子萱;聚吡咯修饰碳载钴催化剂对氧还原催化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李加新;锂离子/空气电池碳基电极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彦朋;硫化钼/碳及硫/碳复合电极材料性能与催化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梁虹;车用柴油机SCR系统催化箱温度场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赵波;富铈基铈锆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及其负载单Pd催化剂三效催化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庆远;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的合成、结构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8 仇方圆;微纳过渡金属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NH_3BH_3放氢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9 胡晓静;TiO_2纳米管基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10 徐悦;基于第一性原理筛选甲烷重整反应用金属及合金催化剂[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龙;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与反应性能[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2 曹静仪;含贵金属四氧化三钴作为锂空气电池正极催化剂的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赵乐乐;火电厂烟气脱硝SCR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反应性能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4 雷志祥;银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表征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5 杨忠苹;单、双层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化学与物理性能比较[D];内蒙古大学;2008年

6 富儒年;碳纤维材料负载钴酞菁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模拟酶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德猛;具有特殊浸润性的钯基纳米催化剂的电化学制备与性能[D];温州大学;2013年

8 周亚萍;中孔钌炭催化剂的制备及加氢性能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9 闫梦甜;钒催化剂的形状优化[D];河南大学;2015年

10 孙学政;以氧气为氧化剂钴基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火电厂烟气脱硝SCR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反应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6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416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3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