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有轨电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线圈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7-06-23 15:08

  本文关键词:有轨电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线圈的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工具,具有行驶速度快、建设成本低、周期短、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为改进有轨电车的供电技术,本文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与有轨电车相结合,采用互感模型理论分析了影响整个系统传输效率和传输功率的系统参数,结合研究中三种常用的耦合线圈结构——圆形、方形以及Double-D (DD)形平面螺旋线圈,对比其传输性能。为减小大功率传输时所需互感值,降低耦合线圈的设计要求和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提高线圈传输效率,提出了一个原边发射线圈、多个副边接收线圈的WPT系统传输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本文在对耦合线圈基本的补偿拓扑进行了分析和选择后,利用互感等效原理对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模型特性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分析。并分析了影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因素,包括负载的变化、工作频率的变化以及互感值的变化等等。其次,着重对不同结构的耦合线圈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确定了耦合线圈在现代有轨电车应用中的约束条件,利用Ansoft Maxwell有限元电磁仿真软件分析水平位移和垂直间距变化时对耦合线圈性能的影响。其次从磁芯数量和磁芯间距对耦合线圈性能的影响做了简单分析。从而确定了DD型结构的耦合线圈更适合应用在有轨电车上。为了降低大功率传输下所需耦合线圈的互感值,降低设计要求和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并提高系统传输效率,提出了多接收耦合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以一个原边、一个副边的传输模型为基础对多接收耦合线圈的传输模型进行了理论推导,并且利用PSIM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理论分析了以超级电容为负载的多接收耦合线圈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此模型下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最后,依据本文所提理论和仿真模型搭建1kW系统实验平台,包括对主电路设计、驱动电路设计等。通过对小尺寸耦合线圈的实际模型和Ansoft仿真模型数据对比,明确了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研究耦合线圈性能的准确性。通过对一个原边、一个副边的WPT系统工作模式和一个原边、三个副边的工作模式下传输500W系统功率进行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本文理论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文章结尾对50kW-WPT系统模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 无线电能传输 耦合线圈 电磁仿真 多接收耦合线圈传输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24;U482.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引言11-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耦合线圈的研究现状12-19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9-20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20-21
  • 2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分析21-35
  • 2.1 基本补偿拓扑分析和选择22-26
  • 2.2 影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因素26-33
  • 2.2.1 负载变化对系统的影响27-29
  • 2.2.2 频率以及互感变化对系统的影响29-33
  • 2.3 本章小结33-35
  • 3 耦合线圈的对比分析及磁芯的优化35-45
  • 3.1 耦合线圈的约束条件35-37
  • 3.2 水平位移变化对耦合线圈性能的影响37-40
  • 3.3 垂直间距变化对耦合线圈性能的影响40-41
  • 3.4 磁芯对耦合线圈的性能影响41-44
  • 3.4.1 磁芯数量对耦合线圈的性能影响41-43
  • 3.4.2 磁芯间距对耦合线圈的性能影响43-44
  • 3.5 本章小结44-45
  • 4 多接收耦合线圈模型的设计及仿真45-59
  • 4.1 多接收耦合线圈的基本原理46-49
  • 4.1.1 多接收耦合线圈传输模型的基本原理46-47
  • 4.1.2 多接收耦合线圈传输模型的仿真验证47-49
  • 4.2 不同参数对多接收耦合线圈传输模型的影响49-54
  • 4.2.1 副边接收线圈Ls、Cs不同时对系统的影响50-53
  • 4.2.2 副边负载阻抗R不同时对系统的影响53-54
  • 4.3 以超级电容为负载的多接收耦合线圈传输系统54-57
  • 4.4 本章小结57-59
  • 5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验59-75
  • 5.1 1kW-WPT系统实验平台介绍59-61
  • 5.1.1 主电路设计59-60
  • 5.1.2 驱动电路设计60-61
  • 5.2 耦合线圈实验仿真对比61-63
  • 5.3 多接收耦合线圈模型实验结果及分析63-70
  • 5.3.1 副边多接收耦合线圈传输模型的实验验证63-66
  • 5.3.2 副边接收线圈不同的Ls、Cs66-68
  • 5.3.3 不同的负载阻抗R68-70
  • 5.4 50kW-WPT系统实验平台简介70-73
  • 5.5 本章小结73-75
  • 6 结论75-77
  • 参考文献77-79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9-83
  • 学位论文数据集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卫力;费峻涛;肖建康;范新南;;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综述及应用前景[J];电气技术;2010年07期

2 李松;;中压电能传输系统在大型桥梁上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0年25期

3 贾楠;;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在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31期

4 黄学良;谭林林;陈中;强浩;周亚龙;王维;曹伟杰;;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10期

5 王敏星;李大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展及研究方向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年06期

6 武瑛,严陆光,黄常纲,徐善纲;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性能分析[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3年04期

7 霍沛威 ,詹万强;中压电能传输与低压供电[J];广东科技;2004年05期

8 武瑛,严陆光,徐善纲;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9 王平楠;唐厚君;;基于非接触电能传输电路的技术分析[J];微处理机;2006年03期

10 孙跃;卓勇;苏玉刚;王智慧;唐春森;;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拾取机构方向性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跃;;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及其最新进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2 黄学良;;充满机遇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3 李聃;;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4 杨庆新;;无线电能传输研究的主要工作及问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5 苏玉刚;;齐心协力促进无线电能传输科学与技术的发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6 张超;闫卓;杨庆新;陈海燕;;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可分离变压器耦合性能研究[A];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茂春;王进华;石亚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综述[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贾俊林;李时杰;;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A];第11届全国电气自动化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时杰;贾俊林;孟庆龙;贺振国;;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韩腾;卓放;刘涛;王兆安;;采用非接触方式实现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A];第12届全国电气自动化与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建强 光明网记者 朱斌;天津工大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开创高铁列车供电新模式[N];光明日报;2014年

2 张国圣;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获突破[N];光明日报;2007年

3 ;无线电能传输灯泡诞生[N];消费日报;2007年

4 记者 左永刚;非接触电能传输研究获多项自主创新成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5 记者 刘垠;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前景看好[N];大众科技报;2011年

6 李承承;无线电能传输领域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胡茗皓;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突破 高铁无线供电成为可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8 记者王华楠;“无线供电”梦想成真[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9 王艳红;“隔空”点灯,无线输电终结插座?[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记者 张亦筑 匡丽娜;我市与两所澳新知名大学“联姻”[N];重庆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忠远;智能电网中电能传输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监督控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陶国彬;非接触电能传输关键应用技术问题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张献;基于电磁—机械同步共振的无线电能传输与转换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4 王智慧;基于包络线调制的非接触电能传输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李泽松;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水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周诗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能量建模及其应用[D];重庆大学;2012年

7 李阳;大功率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法与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8 夏晨阳;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能效特性的分析与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杨芳勋;基于ICPT的无线电能传输网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张旭;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系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勋范;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童文懿;无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效率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迟浩坤;基于HFSS的PCB线圈无线传能系统仿真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来华星;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5 陶一伟;基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效率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6 郭赢;电动汽车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优化及实验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

7 袁伟;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距离特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8 陈曦;旋转超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钟晓龙;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10 王秋石;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锂电池充电装置设计[D];燕山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有轨电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线圈的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475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1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