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DC-DC变换器的鲁棒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16:10

  本文关键词:DC-DC变换器的鲁棒控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电源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关变换器作为一种电能处理装置,它的重要性无需多言,针对它的研究也是愈加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研究了开关变换器中的Boost型变换器。Boost型变换器为一种DC-DC(直流-直流)变换器,它的作用是获取一个比电路输入电压幅值高的输出电压。本文首先对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了概述。随后,论文对Boost型变换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针对变换器输入电压变化和负载扰动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内模控制算法和滑模控制算法的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Boost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为实现滑模控制器和内模控制器的设计,分别运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和小信号法对B oost型变换器建立数学模型。其次,基于Boost型变换器的状态空间模型设计了滑模控制算法。该算法旨在降低负载突变,参考电压变化以及输入电压变化对变换器输出电压的影响。同时,还详细分析了在输入电压受扰和输出电压测量误差的情况下,电路的负载、输入电压和参考输出电压,以及滑模控制器唯一需要设计的参数对电路输出电压纹波的影响。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设计的滑模控制算法。文中采用了两种仿真方法,第一种方法基于电路数学模型,第二种方法基于实际物理电路。再次,基于Boost型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设计了内模控制算法。分析了在无外部干扰但是未知精确模型、模型精确已知但存在外部干扰、未知精确模型且存在外部干扰这三种情况下内模控制系统的性能。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设计的控制算法。在此,采用基于实际物理电路的方法进行了仿真。另外,将设计的连续内模控制器做离散化处理,使得内模控制算法能在硬件实验平台中实现。最后搭建了实验用Boost型变换器硬件平台,通过Lab VIEW FPGA模块分别开发了以上两种控制算法的F PGA VI程序,通过实际实验验证了这两种算法满意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DC-DC Boost型变换器 滑模控制 内模控制 LabVIEW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46;TP273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引言12-18
  • 1.1 课题研究背景12-13
  • 1.2 DC-DC变换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3-15
  • 1.2.1 研究现状13-15
  • 1.2.2 发展趋势15
  • 1.3 论文研究内容15-16
  • 1.4 论文结构安排16-18
  • 2 Boost型变换器基本原理及其建模18-28
  • 2.1 Boost型变换器基本原理18-21
  • 2.2 Boost型变换器建模21-24
  • 2.2.1 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21-23
  • 2.2.2 小信号建模23-24
  • 2.3 Boost型变换器的仿真方法24-26
  • 2.4 本章小结26-28
  • 3 Boost型变换器的滑模控制28-48
  • 3.1 滑模控制理论28-32
  • 3.1.1 滑模控制理论简介28-31
  • 3.1.2 滑模控制的基本思想31
  • 3.1.3 滑模控制系统的设计31
  • 3.1.4 等价控制31-32
  • 3.2 滑模控制在Boost型变换器中的应用32-35
  • 3.2.1 Boost型变换器的滑模控制算法设计32-34
  • 3.2.2 系统稳定性分析34-35
  •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35-47
  • 3.3.1 基于数学模型的仿真36-38
  • 3.3.2 基于实际物理电路的仿真38-41
  • 3.3.3 两种仿真方法结果分析41-42
  • 3.3.4 滑模控制算法进一步分析42-47
  • 3.4 本章小结47-48
  • 4 Boost型变换器的内模控制48-60
  • 4.1 内模控制理论48-52
  • 4.1.1 内模控制理论简介48-50
  • 4.1.2 内模控制的主要性质50-51
  • 4.1.3 内模控制的设计思路51
  • 4.1.4 内模控制的设计步骤51-52
  • 4.2 内模控制在Boost型变换器中的应用52-53
  • 4.3 内模控制性能分析53-56
  • 4.3.1 考虑无外部干扰但模型精确与否未知53-55
  • 4.3.2 考虑模型精确但存在外部干扰55-56
  • 4.3.3 考虑模型有差的同时存在外部干扰56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56-59
  • 4.5 本章小结59-60
  • 5 Boost型变换器硬件平台搭建与实验60-76
  • 5.1 Boost型变换器硬件电路设计60-64
  • 5.1.1 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设计60-61
  • 5.1.2 主电路设计61-63
  • 5.1.3 PCB电路图和实际电路板63-64
  • 5.2 硬件平台搭建64-65
  • 5.3 LabVIEW程序设计65-70
  • 5.3.1 LabVIEW开发环境介绍65
  • 5.3.2 LabVIEW上位机程序65-67
  • 5.3.3 LabVIEW下位机程序67-70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70-75
  • 5.4.1 滑模控制算法结果与分析71-73
  • 5.4.2 内模控制算法结果与分析73-75
  • 5.5 本章小结75-76
  • 6 结论76-78
  • 参考文献78-81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1-83
  • 学位论文数据集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志刚;胡钰林;周华良;夏雨;朱英英;;一种新型变换器式取能电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2期

2 黄金锋;;利用改进的Lackenby进行船型变换与优化[J];船海工程;2012年04期

3 曹太强;王军;孙章;罗谦;;有源钳位正激二次侧谐振PWM Buck-Boost型变换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4期

4 杜少武;史金仙;陈中;;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新型变换器[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05期

5 田国涛;王志强;董锋;;新型可实现宽范围电压输出的变换器的分析与仿真[J];电源世界;2004年08期

6 张灵改;陈道炼;;Buck-Boost型变换器电路结构及其演化[J];电力电子技术;2009年04期

7 林真;陈道炼;;Buck型变换器电路结构及其演化过程[J];通信电源技术;2010年02期

8 阚加荣;;隔离型变换器工作原理的讲解[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年03期

9 ;BY—2与BY—1型变换器的分析比较[J];铁道车辆;1980年10期

10 徐志望;陈道炼;;Boost型变换器电路结构及其演化[J];通信电源技术;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金峰;熊军华;;不同混沌源调制信号降低Boost型变换器电磁干扰水平研究[A];第十六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 提供;新型变换气制碱节能技术[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王延辉;新型变换气制碱降耗优势凸显[N];中国化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广柱;电压型变换器抛物线法电流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印e,

本文编号:475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475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7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