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配电线路 故障测距 行波 快速独立分量 单通道
【摘要】: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配电网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其故障测距方法已无法满足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相比于传统的测距方法,行波法不受系统运行方式、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故障测距技术的研究热点。本课题主要采用快速独立分量法对配电网故障行波测距分析,进行测距新方法的研究。针对配电网系统的结构,研究了配电网线路模型,分析了配电线路的故障暂态行波传输特性。故障后的行波信号是具有非高斯性、突变性、非平稳性的混合信号,其可以等效为线性数学模型。根据配电线路的行波提取要求,分析了峭度和负熵的独立分量法(Fast ICA)对非高斯性质的混合信号和故障电流信号分离特点;负熵算法能够可靠分离交流故障暂态电流信号,可用于对配电线路的故障行波特性分析,建立将故障电流行波信号为信号源的Fast ICA故障测距算法。采用单通道的故障测距方法可以节约测距成本,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负熵的单通道Fast ICA最优目标函数。通过对混合电流信号的线性等效,提取含有故障特征的电流行波信号,判断故障电流行波波头极性是否一致并捕获前两个最大波头的时间,利用单端法测距公式计算距离。利用Matlab/simulink构建了配电系统模型;对不同支路、不同位置故障点和不同接地等运行方式故障测距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单通道Fast ICA测距方法准确、可靠。
【关键词】:配电线路 故障测距 行波 快速独立分量 单通道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75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1 绪论7-14
- 1.1 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7-8
- 1.1.1 选题背景7
- 1.1.2 研究意义7-8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8-12
-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8-10
-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10
- 1.2.3 行波分析方法10-12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2-14
- 2 配电线路故障暂态行波分析14-24
- 2.1 配电线路模型14-15
- 2.2 配电线路行波参数特征分析15-20
- 2.2.1 行波的波速和波阻抗15-17
- 2.2.2 行波的透射和反射17-18
- 2.2.3 行波的衰减和色散18-20
- 2.3 行波的传输特性分析20-22
- 2.3.1 行波在母线处的反射和折射20-21
- 2.3.2 行波在故障点处的反射和折射21
- 2.3.3 行波在对端(末端)线路处的反射21-22
- 2.4 配电线路单端行波法22-23
- 2.5 本章小结23-24
- 3 Fast ICA测距算法研究24-37
- 3.1 独立分量法24-25
- 3.2 Fast ICA算法25-33
- 3.2.1 峭度Fast ICA算法26-30
- 3.2.2 负熵Fast ICA算法30-33
- 3.3 单通道Fast ICA算法33-35
- 3.4 测距算法的选择35-36
- 3.5 本章小结36-37
- 4 配电线路行波测距方法研究37-48
- 4.1 配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方案37-42
- 4.1.1 暂态电流信号的提取38-39
- 4.1.2 单通道Fast ICA故障测距的原理39-41
- 4.1.3 单通道Fast ICA故障测距的算法41-42
- 4.2 单通道Fast ICA测距方法实现42-47
- 4.2.1 单通道Fast ICA故障测距流程43-44
- 4.2.2 单通道Fast ICA故障测距实现步骤44-47
- 4.3 本章小结47-48
- 5 单通道Fast ICA测距方法仿真48-61
- 5.1 建立配电系统仿真模型48-50
- 5.2 基于Fast ICA的行波故障测距仿真分析50-59
- 5.2.1 含不同线路分支Fast ICA测距仿真51-55
- 5.2.2 不同故障位置的Fast ICA测距仿真55-59
- 5.3 行波特征不受接地方式影响的验证59-60
- 5.4 本章小结60-61
- 6 结论及展望61-63
- 6.1 结论61
- 6.2 展望61-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德文;吴秀清;;二相短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1993年09期
2 刘劲,孙扬声,罗毅;一种基于时间域的实用单侧电量故障测距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4年05期
3 陈庆,马宁;利用对称分量的故障测距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1994年03期
4 牟龙华;矿井供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5 彭敏放,于永源,张艳秋;一种不受故障类型限制的高压线路故障测距方法[J];华北电力技术;1999年02期
6 刘嫣;汪梅;杨存军;;一种新的电缆单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1期
7 肖东晖,刘沛,程时杰;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3年08期
8 王晓霏;;基于暂态信号频域分析的故障测距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Z1期
9 梁远升;王钢;李海锋;;基于粒子群-最小二乘混合算法的参数自适应故障测距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年04期
10 杨志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比较[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钢;余胜;许金明;;不同电压等级同杆多回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2 林梅芬;朱文强;;一种简易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A];福建省第十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烁;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故障重启及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姚著;配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2 林金洪;电力电缆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3 黄正炫;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葛昕;基于暂态电流的配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5 刘跃;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6 王林娟;基于DSP的故障录波器设计及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申文;分支与混合线路的分布式故障测距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01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60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