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时电价的智能家电控制方案
本文关键词:基于分时电价的智能家电控制方案
更多相关文章: 需求响应 移峰填谷 智能家电控制 调度队列 调度切换
【摘要】:为利用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技术削减配电小区峰谷负荷差,改善负荷曲线,提出一种基于分时电价的智能家电管理控制方案。首先,针对各家电设备运行规律不同的特点,抽象出3种家电负荷类型,并建立对应类型的控制模型及DR策略;其次,按照分时时段对分时电价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得到电价优先级,针对DR事件(需求响应最大限制负荷、需求响应时间、可中断负荷时长等),引入DR控制规则和预调度机制;最后,对控制调度队列中家电的调度顺序进行切换和实施控制,以实现峰谷负荷的均衡。通过仿真算例对比分析了预调度与正常DR调度对电网负荷的均衡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控制方案能减少用户的整体费用支出和缓解电网负荷,因而是可行且合理的。
【作者单位】: 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邮电大学);
【关键词】: 需求响应 移峰填谷 智能家电控制 调度队列 调度切换
【分类号】:TM921.5
【正文快照】: 荷的均衡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控制方案能减少用户的整体费用支出和缓解电网负荷,因而是可行且合理的。0引言在夏季,如果将目前的空调房间设定温度提高2℃,就可以削减空调峰值电力负荷10%~15%,即削减大约50万~75万k W的电力高峰期容量需求[1]。智能用电作为电力“发、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畅;周渝慧;许蔚;胡文杰;朱洁琳;程露;;基于智能电网高级计量体系的居室智能节电系统设计[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年01期
2 张钦;王锡凡;王建学;冯长有;刘林;;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3期
3 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9期
4 王伟;何光宇;万钧力;杨文轩;陈艳波;;用户侧能量管理系统初探[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3期
5 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沈杰;;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年08期
6 张文亮;刘壮志;王明俊;杨旭升;;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09年13期
7 阮文骏;王蓓蓓;李扬;杨胜春;;峰谷分时电价下的用户响应行为研究[J];电网技术;2012年07期
8 杨文轩;何光宇;王伟;万钧力;王琼;李嘉;;用户侧能量管理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20期
9 李俊雄;黎灿兵;曹一家;李欣然;何丽娜;刘博;;面向智能电网的互动式节能调度初探[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08期
10 高赐威;梁甜甜;李扬;;自动需求响应的理论与实践综述[J];电网技术;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科峰;;电气设备智能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夏泽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关键问题及探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3 汪永华;王正风;;基于SCADA/EMS的负荷实测与网损在线计算的研究与应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4 黄少雄;黄太贵;李端超;程栩;;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5 齐慧;戚振彪;吕勇;朱利民;;智能化变电站在工程设计中的实现[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6 王正风;高涛;;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7 王正风;高涛;;智能电网及国内外发展概述[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8 田建伟;胡兆光;吴俊勇;周景宏;;远距离大容量风水互补系统的优化调度[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赵争鸣;邹高域;;大容量电力电子应用系统及其关键问题综述[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0年02期
10 王晓丰;;关于智能电网中的通信传输技术分析[J];才智;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泽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关键问题及探讨[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汪永华;王正风;;基于SCADA/EMS的负荷实测与网损在线计算的研究与应用[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黄少雄;黄太贵;李端超;程栩;;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齐慧;戚振彪;吕勇;朱利民;;智能化变电站在工程设计中的实现[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王正风;高涛;;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研究[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正风;高涛;;智能电网及国内外发展概述[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钱泽文;王克俭;;浅析智能电网建设输电环节的关键技术[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邹立峰;周海;熊志全;司大军;龚伟志;信赢;;电网三相短路试验与35kV超导限流器限流效果分析[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9 黄伟;蔡葆锐;杨强;;开展智能电网研究应用的建议[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10 张亚萍;李煜浩;曹琥;尹琼;张超;;基于智能配网的智能化配电柜的设计[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军;考虑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王冬容;电力需求侧响应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褚景春;基于需求侧参与的竞争性电力市场理论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唐慧;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郑雅楠;电力经济系统决策中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傅砾;电网工程绿色设计集成化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韩国政;基于IEC61850的配网自动化开放式通信体系[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杨彦;基于博弈论的考虑输电网络约束电力市场均衡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刚;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政府责任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10 郭景涛;面向智能电网AMI的网络计量关键技术与用户用电数据挖掘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维;基于ARM7的配电变电所和开闭所RTU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乔磊;分布式数字化故障录波装置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于俊涛;惠州智能电网用户侧营配一体化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焱;东莞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可行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世光;配电线路接地故障自动定位[D];山东大学;2010年
6 蒋昭婷;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动态路由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宋南;基于电能信息的电表现场校验状态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恺;基于高级量测体系的智能电表双向通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袁学重;电能计量消隐改造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刘艳茹;智能用电小区推广应用的商业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照明;;我国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发展的大好机遇[J];变频器世界;2008年07期
2 郭创新;周恒俊;秦杰;;分布式企业级电气化监控和能量管理系统(E~3CS)[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年01期
3 张健雄,李豪彦,田丰;基于ADE7763单相多费率电能表的设计[J];电测与仪表;2005年06期
4 黄永皓,康重庆,李晖,夏清,王功礼,胡左浩;用电需求曲线建模及其应用[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4年01期
5 王治华,唐为民,李扬,李军红,张长沪;峰谷分时电价——一种现行有效的DSM措施[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0年05期
6 邹云;实施峰谷电价的基本原则探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3年06期
7 来广志,宿小猛,朱振青;电力市场中用户对电价的响应[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3年06期
8 李扬;王蓓蓓;宋宏坤;;需求响应及其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年06期
9 王弟;黄志强;陈庆兰;;需求响应在电力市场中的作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年02期
10 宋宏坤;李扬;唐国庆;;市场环境下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评估模型的改进[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志林;智能电网互动终端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世龙;刘艺;金亮;;分时电价机制完善的研究——实行分时电价带来的启示[J];电力技术经济;2004年03期
2 赵娟,谭忠富,李晓军;分时电价下供电公司盈亏风险分析模型[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年01期
3 宁红;;合肥推广分时电价的经验[J];华东电力;2006年01期
4 金武,王浣尘,陈芸;分时电价设计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年06期
5 唐文升,仇新宇;江苏省试行分时电价概况[J];华东电力;2000年07期
6 卢振信;上海率先试行居民分时电价[J];大众用电;2000年06期
7 吴运生,胡雪冰;实行分时电价的理性思考[J];大众用电;2000年12期
8 周伟;执行居民用户分时电价,您准备好了吗?[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4年02期
9 ;我国应加快推动分时电价[J];大众用电;2004年04期
10 吴运生 ,钟文 ,蒋叶青;分时电价的改进与完善[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训昌;;对现行分时电价政策的三点思考——从发展蓄冷空调角度评现行分时电价政策[A];新世纪中国蓄冷空调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陆畅;李海星;王俊良;;分时电价对夏季负荷的削峰分析[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汪超;赵洋;宫赤霄;刘忠宝;;冰箱新式蓄冷方案的可行性分析[A];第二届中国制冷空调专业产学研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汪训昌;;浅谈蓄冷空调在尖峰用电时段的冷负荷转移系数——在分割式三段制分时电价下一个值得商确的认识与政策问题[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1)[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星灿;湖北商家苦脸面对分时电价[N];中国电力报;2004年
2 彭敏;分时电价9月1日起试行[N];海南日报;2004年
3 江大纬 邵生余;行家细说“分时电价”[N];新华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贾运华;分时电价试点方案未确定[N];华夏时报;2006年
5 齐泽萍;省城分时电价“一个巴掌拍不响”[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6 罗昌平;分时电价欲享“双赢”尚待时日[N];中国商报;2003年
7 记者 林光华 通讯员 赖榕生;福建省试行分时电价[N];中国电力报;2005年
8 孙玉春;安徽4月1日起推行分时电价[N];工人日报;2004年
9 邹平;湖北实施“新版”分时电价[N];中国电力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邵捷 张耀平;分时电价,改变你的用电习惯[N];中国电力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翔;基于用户响应的分时电价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2 吴水军;云南电力系统分时电价及煤电联动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3 刘志刚;分时电价在乌兰察布地区高载能用户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4 李俊;基于博弈论的需求侧分时电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罗伶;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分类分时电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魏国辉;基于用户反应和需求弹性的分时电价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7 余冬先;基于减少雅安电网弃水窝电现象的分时电价联动优化模型[D];西华大学;2010年
8 吴坎章;河北省需求侧管理的分时电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9 娄竞;基于需求弹性理论的供电企业分时电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10 吴秋伟;基于DSM分时电价的确定与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37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637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