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大型燃煤机组深度余热优化利用系统节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9 01:19

  本文关键词:大型燃煤机组深度余热优化利用系统节能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燃煤电站 综合优化 余热利用 热力学分析 技术经济性


【摘要】:随着近年来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节能减排政策性要求的日益严格,不断提高电站效率、降低机组供电煤耗、减少对外排放成为今后我国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的重点。火力发电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节能降耗的措施很多,但利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加热汽机侧回热系统中的凝结水是一种简便易行且节能收益较好的方案。本文应用热力学、传热学及流体力学的相关理论,搭建了低温烟气余热回收节能分析模型。并从系统安全性及稳定性的角度出发,对常规余热利用系统应用于实际运行电站时烟气侧及水侧连接方式、换热器管型及管材优选情况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确定经济性及投资成本均较合理的节能改造方案。然后以某1000MW燃煤机组实际运行数据为例,对常规余热利用系统的节能收益进行计算,并结合常规余热利用系统的综合换热曲线,分析常规系统在实际降低排烟温度的过程中存在的节能局限性。在进一步的工作中,本文立足于常规余热利用系统的节能约束,综合考虑机炉两侧传热传质过程存在的“能级不匹配”现象。从“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角度,提出一种将汽机侧回热加热过程、炉侧空气预热过程及余热回收过程相结合的深度余热优化利用系统。该系统从节能本质出发,创造性的提出将炉侧与汽机侧的吸热和放热过程充分交叉融合,通过机炉之间烟气、蒸汽、给水和空气等多工质传热过程间的充分集成,提高了引入汽机侧回热系统中的烟气能级品位,进而提高机组的热功转换效率。本文从机组的热力性能、节能本质及技术经济性等方面,对深度余热优化利用系统的合理性进行深入剖析。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实现我国大型燃煤发电机组优化设计和高效运行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为机组全工况节能降耗运行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
【关键词】:燃煤电站 综合优化 余热利用 热力学分析 技术经济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621.4;TK1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3
  • 1.1 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0-12
  • 1.1.1 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的意义10-11
  • 1.1.2 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概述11-12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2-13
  • 第2章 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节能潜力13-22
  • 2.1 低温烟气余热资源热力学评价指标13-15
  • 2.1.1 热平衡分析法13-14
  • 2.1.2 (?)分析法14
  • 2.1.3 能级及能级平衡分析14-15
  • 2.2 低温烟气余热资源15-17
  • 2.2.1 烟气余热资源的定义与评价15
  • 2.2.2 低温烟气的腐蚀特性15-17
  • 2.3 低温烟气余热利用热力学分析模型17-19
  • 2.3.1 烟气焓计算17-18
  • 2.3.2 换热量计算18
  • 2.3.3 节能收益分析18-19
  • 2.4 工质流动特性分析模型19-20
  • 2.4.1 烟气侧阻力分析19-20
  • 2.4.2 凝结水侧阻力分析20
  • 2.5 小结20-22
  • 第3章 常规余热利用系统优化设计及热力性能分析22-33
  • 3.1 案例机组概况22-23
  • 3.2 常规余热利用系统节能优势23-24
  • 3.3 常规余热利用系统优化设计24-29
  • 3.3.1 烟气侧连接方式选取24-26
  • 3.3.2 水侧连接方式选取26-28
  • 3.3.3 管型选择28-29
  • 3.3.4 受热面管材优选29
  • 3.4 常规余热利用系统节能收益分析29-31
  • 3.5 小结31-33
  • 第4章 深度余热优化利用系统设计及节能分析33-45
  • 4.1 深度余热优化利用系统提出33-36
  • 4.1.1 机炉两侧低温区耦合潜力33-34
  • 4.1.2 深度余热优化利用系统流程介绍34-36
  • 4.2 深度余热优化利用系统热力性能分析36-37
  • 4.3 深度余热优化利用系统节能潜力分析37-41
  • 4.3.1 回热系统各级抽汽量与做功量变化分析37-39
  • 4.3.2 火用分析39-41
  • 4.4 技术经济性分析41-43
  • 4.4.1 设备初投资41-42
  • 4.4.2 经济性指标分析42-43
  • 4.5 小结43-45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45-47
  • 参考文献47-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51-52
  • 硕士学位论文科研项目背景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军;西柏坡发电厂~#3、~#4机组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的特点[J];河北电力技术;2000年03期

2 贾玉江;杨久宏;吕玉;;火电机组锅炉“四管”漏泄分析及新建机组应注意事项[J];黑龙江电力;2008年04期

3 鲁学斌;;600MW机组锅炉运行异常的处理及系统改造[J];科技资讯;2012年14期

4 张修华;;300MW机组锅炉“四管”泄漏检修分析[J];广东科技;2012年21期

5 宋汉武;捷克配50万t榛楣姆桨干杓芠J];锅炉技术;1972年12期

6 韩致远;;东方200MW火电机组提高输出功率问题的讨论[J];东方电气评论;1987年04期

7 刘肇昌;火电大机组发展概况[J];河北电力技术;1989年04期

8 吕强;;石横2号机组锅炉启动调试中发现的问题[J];电力建设;1989年12期

9 赵金表;200MW机组锅炉设备存在问题的分析及看法[J];河北电力技术;1991年01期

10 池若德;;山东7台300MW机组调试投运回顾[J];电力建设;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述清;;#4机组小修之我见[A];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韦存海;;十里泉发电厂300MW机组锅炉连排热水对外供热的节能改造[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三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秀伦;;将锅炉安装方案进行技术革新提高600MW机组锅炉安装大件组合质量[A];发耳电厂4×600MW机组工程施工论文总结汇编[C];2010年

4 邹小强;;磨组启动逻辑优化在300MW机组锅炉上的应用[A];2010年全国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专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王义;李宝祥;;探浅200MW机组锅炉“四管泄漏”的预防与管理[A];全国火电2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第24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忠兵;王义平;;某电厂2×600MW机组锅炉监检中发现的缺陷及处理[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7 赵志军;李小林;;一阶段降压吹管方案校核计算及在600MW机组调试中的应用[A];发耳电厂4×600MW机组工程施工论文总结汇编[C];2010年

8 祝兴有;;浅谈火电机组锅炉焊接质量控制[A];发耳电厂4×600MW机组工程施工论文总结汇编[C];2010年

9 马宏军;;浅析发耳电厂4×600MW级机组锅炉施工安全管理[A];发耳电厂4×600MW机组工程施工论文总结汇编[C];2010年

10 马宏军;;浅析发耳电厂4×600MW级机组锅炉施工安全管理[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优秀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胜永 通讯员 邱慧玲 钱晓亮;哈锅领跑60万千瓦等级火电机组[N];中国电力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冯义军;燃煤机组“整体优化”进行中[N];中国电力报;2014年

3 记者 史涤非 通讯员 邱慧玲 祁光杰 葛洲;首台国产百万千瓦机组锅炉产成[N];中国电力报;2006年

4 沈永明 刘强;东锅大型产品名扬印尼[N];自贡日报;2006年

5 由庆祝邋通讯员 王永利 刘欣;重大装备再获突破 哈电百万千瓦机组泰州点火[N];中国工业报;2008年

6 沈永明;东方锅炉初步实现扭亏盈利[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7 程世长 刘正东;火电机组高端锅炉耐热钢的发展[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8 贺焕峰 曹恒屹;姚孟:“争气机”起死回生[N];中国电力报;2002年

9 撰文 祁文运 王世清 杨喜亮;一缕朝霞映煤部[N];中国电力报;2005年

10 通讯员 郭清梅;福建电研院以技术创新推进节能降耗[N];中国电力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喜燕;火电机组动态过程性能在线监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晨旭;大型燃煤机组深度余热优化利用系统节能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周慧;超(超)临界机组机炉参数匹配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3 杨凤鸣;600MW火电机组锅炉的动态建模与仿真[D];山西大学;2011年

4 张峰;600MW机组锅炉主汽温控制策略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巩锐锐;600WM直流炉机组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调试与改进[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6 高振宝;600MW超临界机组技术与参数选择[D];山东大学;2005年

7 魏春枝;超(超)临界机组初参数选择的经济性探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8 郭明慧;无再热超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设计及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9 向婷婷;喇叭曲线评价机组AGC调节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郭喜燕;火电机组瞬态性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642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642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a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