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以纳米多孔炭为载体的直接硼氢化钠—过氧化氢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0:38

  本文关键词:以纳米多孔炭为载体的直接硼氢化钠—过氧化氢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硼氢化物燃料电池 纳米多孔炭 阳极催化剂 催化剂载体


【摘要】:直接硼氢化钠-过氧化氢燃料电池(DBHFC)是直接以硼氢化钠(NaBH4)碱溶液为燃料的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因具有理论比能量大(9.3 Wh g-1)、理论电压高(3.01 V)等特点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其催化剂(主要为贵金属,如Pt、Au、Pd等)等基础材料价格高昂,严重阻碍了DBHFC的商业化。其中,改善阳极催化剂性能是降低催化剂成本、提高燃料利用率的关键。而阳极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面积、形貌、稳定性等都与催化剂载体的性质直接相关。因此,寻找一种适宜的催化剂载体是提高阳极催化剂活性,进而促进DBHFC商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以孔径可控、结构多样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为模板制备的纳米多孔炭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如:发达的孔隙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等。可见,纳米多孔炭是一种潜在的理想DBHFC催化剂载体。因此,本论文采用糠醇(FA)为碳源,MOF-5(Zn4O(OOCC6H4COO)3)为模板,通过高温煅烧得到纳米多孔炭(NPC),并将其应用于DBHFC阳极催化剂载体。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浸渍还原法分别制备了NPC载Pt催化剂(Pt/NPC)及碳黑载Pt催化剂(Pt/XC-72),通过循环伏安(CV)等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Pt/NPC对BH4-氧化的电催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Pt/NPC的电催化性能优于Pt/XC-72。同样,以Pt/NPC为阳极催化剂组装的DBHFC的最大功率密度达54 mW cm-2,大于以Pt/XC-72为阳极催化剂的DBHFC的最大功率密度(34 mW cm-2)。通过氮气吸/脱附测试探讨了KOH活化对NPC在孔径、比表面积等方面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活化后得到的A-NPC的比表面积(2296 m2 g-1)和孔容(1.59 cm3 g-1)均大于NPC。采用CV等电化学测试方法比较了A-NPC载Au催化剂(Au/A-NPC)、NPC载Au催化剂(Au/NPC)和碳黑载Au催化剂(Au/XC-72)对BH4-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Au/A-NPC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两个系列的NPC载双金属催化剂PtxCu/NPC和PdxZn/NPC催化剂,并分别研究了各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txCu/NPC和PdxZn/NPC对BH4-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均高于相应的单金属催化剂。特别是Pt2Cu/NPC和Pd2Zn/NPC在同系列的催化剂中表现出了最佳的电催化性能。此外,分别以Pt2Cu/NPC和Pd2Zn/NPC为阳极催化剂组装成的DBHFC,最大功率密度高达89 mW cm-2和104 mW cm-2。
【关键词】:硼氢化物燃料电池 纳米多孔炭 阳极催化剂 催化剂载体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911.4;O643.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3
  • 1.1 引言10
  • 1.2 燃料电池的概述10-13
  • 1.2.1 燃料电池的发展简史10-11
  • 1.2.2 燃料电池的分类11-12
  • 1.2.3 燃料电池的特点12-13
  • 1.3 硼氢化钠燃料电池的概述13-14
  • 1.3.1 硼氢化钠燃料电池的研究背景13-14
  • 1.3.2 硼氢化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4
  • 1.4 硼氢化钠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进展14-21
  • 1.4.1 阳极催化剂14-16
  • 1.4.2 阴极催化剂16-17
  • 1.4.3 催化剂载体17-21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其主要研究内容21-23
  • 1.5.1 研究意义21
  • 1.5.2 主要研究内容21-23
  • 第2章 实验仪器药品及测试方法23-29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23-24
  • 2.1.1 主要化学试剂23-24
  • 2.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24
  • 2.2 材料的物理表征24-25
  • 2.2.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24
  • 2.2.2 X-射线衍射(XRD)24-25
  • 2.2.3 X-射线能谱(EDS)25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25
  • 2.2.5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25
  • 2.3 材料的电化学测试25-27
  • 2.3.1 循环伏安法26
  • 2.3.2 计时电流法26-27
  • 2.3.3 计时电位法27
  • 2.3.4 工作电极的制备27
  • 2.4 单电池测试27-29
  • 2.4.1 电池极片的制备27-28
  • 2.4.2 电池的组装以及性能研究28-29
  • 第3章 纳米多孔炭载Pt阳极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DBHFC中的应用研究29-37
  • 3.1 引言29
  • 3.2 Pt/NPC催化剂的制备29-30
  • 3.3 Pt/NPC催化剂的物理表征30-32
  • 3.4 Pt/NPC催化剂的电化学测试32-35
  • 3.4.1 伏安法分析32-33
  • 3.4.2 计时电位分析33-34
  • 3.4.3 计时电流分析34-35
  • 3.5 单电池测试35
  • 3.6 本章小结35-37
  • 第4章 活性纳米多孔炭载Au阳极催化剂在DBHFC中的应用研究37-45
  • 4.1 引言37
  • 4.2 实验部分37-38
  • 4.2.1 A-NPC的制备37-38
  • 4.2.2 催化剂的制备38
  • 4.3 载体及催化剂的物理表征38-40
  • 4.3.1 载体孔结构分析38
  • 4.3.2 XRD分析38-39
  • 4.3.3 TEM分析39-40
  • 4.4 电化学性能表征40-42
  • 4.4.1 循环伏安测试40
  • 4.4.2 计时电流测试40-41
  • 4.4.3 计时电位测试41-42
  • 4.5 电池性能研究42-43
  • 4.6 本章小结43-45
  • 第5章 纳米多孔炭载双金属阳极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DBHFC中的应用研究45-59
  • 5.1 引言45
  • 5.2 Pt_xCu/NPC催化剂在DBHFC中的应用研究45-53
  • 5.2.1 Pt_xCu/NPC催化剂的制备45-46
  • 5.2.2 Pt_xCu/NPC催化剂的物理表征46-48
  • 5.2.3 Pt_xCu/NPC催化剂电化学性能研究48-51
  • 5.2.4 单电池测试51-53
  • 5.3 Pd_xZn/NPC催化剂在DBHFC中的应用研究53-57
  • 5.3.1 Pd_xZn/NPC催化剂的制备53
  • 5.3.2 Pd_xZn/NPC催化剂的物理表征53-54
  • 5.3.3 Pd_xZn/NPC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研究54-56
  • 5.3.4 单电池测试56-57
  • 5.4 本章小结57-59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59-61
  • 6.1 总结59-60
  • 6.2 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7
  • 致谢67-68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8-69
  • 个人简历6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酉;徐惠;李光;;基于碳纳米管修饰丝网印刷碳糊电极的葡萄糖和尿酸生物传感器[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2 刘敬彪;张理兵;黄琦;蔡强;刘辉;何苗;;便携式AChE传感器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11期

3 陈晖;李光杨;汪红;王艳;丁桂甫;赵小林;;对流—扩散传质对微电铸镀层均匀性的影响[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08期

4 陈晖;汪红;李光杨;姚锦元;王艳;丁桂甫;;水平与垂直流动对微电铸镀层均匀性的影响[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6期

5 汪海燕;彭贞;秦国旭;;纳米金/巯基化合物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行为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郭国才;;自组装单分子膜防止银镀层变色因素的探讨[J];材料保护;2009年10期

7 陶益杰;郑文伟;程海峰;刘东青;;电致变色导电聚合物PEDOT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13期

8 章晶晶;黄武;易清风;;Ni-Co/Ti催化剂制备及其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J];材料导报;2011年24期

9 宫凯;黄因慧;田宗军;刘志东;王桂峰;;块体多孔金属镍的逐层扫描喷射电沉积制备[J];材料工程;2009年08期

10 杜鸿达;李宝华;干林;康飞宇;;氧在几种多孔炭材料中的扩散性能[J];电池;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潇薇;杨培霞;张锦秋;安茂忠;;无氰电镀银工艺及机理研究[A];2010中国·重庆第七届表面工程技术学术论坛暨展览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晖;汪红;李光杨;王艳;姚锦元;丁桂甫;;微结构电铸过程分析与模拟[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伟刚;杨防祖;姚士冰;陈秉彝;郑雪清;周绍民;;柠檬酸盐碱性镀铜的电化学行为研究[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海滨;许茜;胡小峰;马青梅;任东琦;;熔盐电脱氧法制备铌影响因素的研究[A];200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白国梁;王均伟;吴腊霞;徐拥军;;锂离子电池微观电极过程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4分会:化学电源[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倩;薄膜电池LiV_3O_8正极材料的结构控制与电化学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凯;不饱和双键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的电羧化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袁磊;碳气凝胶储能电容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1年

4 苏凌浩;钴铝双氢氧化物层状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电容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吕江维;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的制备与性能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宫凯;喷射电沉积法制备多孔金属镍机理、工艺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高博;苯磺酸功能化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电容特性[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李艳;添加剂在AlCl_3-BMIC离子液体电解精炼铝中的作用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邵力耕;脉冲微纳米电铸相关问题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明芳;铂电极上氧还原机理与动力学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高飞;数控选区电沉积快速成型的成型质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伟;熔盐法制备LiFePO_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靳晓平;巯基芳香碳糖苷及肽类似物小分子的设计与合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亚伟;离子液体中钛铝合金的电沉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赖宇坤;铁钙双核型媒介的间接电化学还原机理及在还原染料染色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1年

6 魏雪;锡基合金动力锂电池复合负极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7 刘记;全钒液流电池双极板流道的优化及流量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曹亮;环空保护液中油井管电偶腐蚀及牺牲阳极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雪;基于复合传感材料和选择性探针的电化学和光化学传感器[D];南京大学;2011年

10 何悦;二氧化锰—磷酸—硫酸微蚀体系对ABS工程塑料的表面微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55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655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b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