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混合工质的低品位热能发电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19:05

  本文关键词:基于混合工质的低品位热能发电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低品位热能 混合工质 发电系统 实验研究 性能分析


【摘要】:有机工质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发电系统结构简单、效率较高、环境友好,成为利用低品位热能的最佳选择之一。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针对纯工质,对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的研究非常少。为探究混合工质应用于低品位热能发电系统的循环性能,本文针对混合工质发电系统进行了计算分析与实验研究:(1)首先对混合工质组元进行筛选与组合,计算多种热源条件下基本循环与回热循环的系统性能,并对混合工质与纯工质的循环性能进行比较,发现对较大温度滑移的冷凝过程放热量进行充分回收后,混合工质的循环性能优于组元纯工质;(2)搭建混合工质发电实验系统,采用质量比为1.0:0.0(R601a)、0.8:0.2(M1)、0.6:0.4(M2)和0.4:0.6(M3)的混合工质R601a/R600a进行发电实验,并说明混合工质的制备方法与实验操作流程;(3)实验得出热源温度变化直接影响发电系统性能;系统性能参数随热源温度下降而下降,并存在转变点,转变点前后性能参数的变化率不同,混合工质转变点温度低于纯工质,对热源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强;热源温度较低时混合工质循环性能优于纯工质;同时不同热源温度下均存在最佳工质流量使得发电功率最大,工作蒸汽过热度可以表明热源温度与工质流量的匹配程度;(4)冷凝温度较低时循环性能较好;温度滑移较大时混合工质循环性能较差;因冷凝相变过程平稳,混合工质发电系统运行过程比纯工质稳定,基本循环下混合工质循环性能稍弱于纯工质;(5)实验还得出了发电系统最佳负载特性规律。不同热源温度与不同工质流量下均存在最佳负载电阻值使得发电系统性能最优,同时使得涡旋膨胀机工作在最佳状态,较高热源温度对应较大最佳负载;(6)实验验证了混合工质R601a/R600a应用于低品位热能发电系统的可行性。三组混合工质中M1循环性能最优,热源温度≤140℃时实验系统最大净发电功率与比发电功率分别为0.753kW与23.12kJ/kg,最高热效率与发电效率分别为4.58%和3.51%。
【关键词】:低品位热能 混合工质 发电系统 实验研究 性能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6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有机工质发电技术研究现状10-12
  • 1.2.1 有机工质研究与热力循环优化11
  • 1.2.2 膨胀机研究现状11-12
  • 1.2.3 有机工质发电技术应用12
  • 1.3 有机混合工质发电技术研究方向12-16
  • 1.3.1 纯工质与混合工质发电系统性能比较13
  • 1.3.2 混合工质组元比例对系统性能影响13-14
  • 1.3.3 混合工质非等温相变换热特性14-16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目标16-17
  • 第二章 有机混合工质发电循环性能计算17-39
  • 2.1 有机混合工质发电循环工作原理与热力模型17-20
  • 2.1.1 发电循环组成与工作原理17-18
  • 2.1.2 发电循环热力模型18-20
  • 2.2 混合工质组元筛选与组合20-27
  • 2.2.1 组元筛选原则与结果20-21
  • 2.2.2 混合工质组合与分析21-27
  • 2.3 有机混合工质发电循环性能计算27-37
  • 2.3.1 计算初始参数与计算方法27
  • 2.3.2 发电循环性能计算结果分析27-30
  • 2.3.3 热源温度恒定时计算结果分析30-33
  • 2.3.4 热源温降稳定时计算结果分析33-37
  • 2.4 本章小结37-39
  • 第三章 混合工质发电系统实验装置39-51
  • 3.1 发电系统实验装置及主要部件39-47
  • 3.1.1 发电系统实验装置总体介绍39-40
  • 3.1.2 实验装置主要部件40-45
  • 3.1.3 实验系统测试设备45-47
  • 3.2 实验混合工质选择与制备47-49
  • 3.2.1 实验混合工质选择47-48
  • 3.2.2 实验混合工质制备48-49
  • 3.3 发电实验操作流程49-50
  • 3.4 本章小结50-51
  • 第四章 冷热源温度对发电系统影响实验分析51-73
  • 4.1 实验系统性能评价与数据处理方法51
  • 4.2 热源温度对发电系统影响实验分析51-62
  • 4.2.1 热源温度变化发电实验51-52
  • 4.2.2 热源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52-59
  • 4.2.3 热源温度与工质流量匹配关系59-62
  • 4.3 冷凝温度对发电系统影响实验分析62-71
  • 4.3.1 多冷凝工况发电实验62-63
  • 4.3.2 冷凝温度对工质蒸发过程影响63-66
  • 4.3.3 冷凝温度对发电系统性能影响66-71
  • 4.4 本章小结71-73
  • 第五章 发电系统最佳负载特性实验分析73-85
  • 5.1 发电系统变负载发电实验73
  • 5.2 永磁发电机负载变化运行特性73-76
  • 5.3 负载电阻变化对涡旋膨胀机运行影响76-79
  • 5.3.1 涡旋膨胀机膨胀比与转速的关系76-78
  • 5.3.2 涡旋膨胀机焓降与理想输出功78-79
  • 5.4 发电系统最佳负载特性分析79-84
  • 5.4.1 最佳负载电阻特性79-81
  • 5.4.2 热源温度对最佳负载电阻值的影响81-84
  • 5.5 本章小结84-85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85-87
  • 6.1 总结85
  • 6.2 展望85-87
  • 参考文献87-92
  • 致谢92-9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93-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低温混合工质制冷研究获进展[J];机电设备;2002年02期

2 许名尧,吴沛宜;氮-烃类二元低温混合工质的工作机理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3 乐子玲;微型J-T混合工质制冷研究的进展与水平[J];低温工程;1995年02期

4 许名尧,何雅玲,陈钟颀;多元氮-烃类混合工质的工作机理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5 陈光明,侯虞钧;基于最小传热熵增的混合工质最佳组成[J];低温物理学报;1996年04期

6 张镨;鹿来运;郭开华;;一种混合工质遴选、配比方法探讨及实验验证[J];低温工程;2013年06期

7 陈斌,陈光明,刘利华,洪峰,胡永亮;混合工质变容量调节技术及其应用[J];流体机械;2004年12期

8 谭连城,荫建民;混合工质制冷系统节能的热力学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5年02期

9 许名尧,,吴沛宜;二元氮──烃类低温混合工质的最佳配比分析[J];低温与超导;1994年03期

10 李颂哲;制冷混合工质与替代问题[J];制冷;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光明;张丽娜;陈斌;;变浓度混合工质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赵佳威;郭开华;曾丽;舒碧芬;蒙宗信;;环保型混合工质空调系统泄漏仿真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王勤;陈光明;;多元混合工质精馏循环的优化计算与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冷冻干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甘智华;程章展;黄永华;陈国邦;邱利民;;氦氢混合工质二级脉管制冷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吴裕庆;张华;;混合工质单级压缩回热制冷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韩荣梅;魏跃文;谷波;;三元混合工质HFC32/125/134a热力参数模型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赵力;涂光备;张启;梁岩;沈川彬;;混合工质在地热热泵系统中的实验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齐延峰;公茂琼;曹勇;吴剑峰;;混合工质制冷系统中节流元件毛细管的两种计算方法比较[A];第五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钱文波;晏刚;冯永斌;陶锴;张敏;杨一帆;阎承涛;;冷冻陈列柜应用混合工质R290/R134A替代R404A的实验研究[A];全国冷冻、冷藏行业制冷安全技术、节能、环保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裴秀英;李树林;;混合工质R32/R134a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2001福建省冷藏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伟;新型深冷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技术世界领先[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丛;有机朗肯循环系统集成及蒸发过程性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许雄文;非共沸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工质浓度变化及其性能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方;基于传热窄点的热泵用HFC125/HCs混合工质优选及其系统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朱洪波;深冷温区多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5 张仙平;热泵系统用R744混合工质特性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陈建新;混合工质热物性推算新方法及PVTx测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王勤;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张丽娜;变浓度热泵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东;丙酮-乙醇二元混合液相热力学性质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重阳;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与热源匹配关系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汤磊;基于混合工质的低品位热能发电系统性能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邹晓超;多元混合工质相平衡及传热模拟与系统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方锦;新工质饱和蒸气压实验及混合工质气液相平衡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6 胡永亮;混合工质变浓度容量调节热泵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永磊;两相非共沸混合工质逆布莱顿循环热泵应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周阿龙;非共沸混合工质自复叠制冷系统气液相平衡与循环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莫依璃;工业余热发电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ORC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10 苏健;多元混合工质自动充注装置的研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3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6631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2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