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并联运行技术
本文关键词: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并联运行技术
更多相关文章: 并联逆变器 下垂控制 线路阻抗 功率均分 电压调节
【摘要】:为了实现逆变器并联系统中负荷功率的合理分配,针对输电线路阻抗不同的情况,给出一种基于逆变器输出端电压调节的改进下垂控制方案。利用逆变器参考电压幅值与其输出功率的关系,粗略调节其参考电压的幅值,针对该环节导致的电气波动量大的问题,加入通过下垂系数调节逆变器输出端电压的微调环节。利用该方案对通过不同输电线路并联的两台同容量逆变器进行仿真,并与采用传统下垂控制方案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下垂控制方案不但能够保证并联逆变器之间的负荷功率均分以及优质的电能质量,而且系统环流小。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 并联逆变器 下垂控制 线路阻抗 功率均分 电压调节
【分类号】:TM464
【正文快照】: 0引言相对于单台大功率的逆变器而言,采用多台逆变器并联来扩大供电系统的容量有很多优点。其中,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实现了稳定可靠的冗余供电[1-3]。目前众多的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案中,下垂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控制方案[4-5]。但是由于逆变电源位置的分散性,逆变电源与负荷之间的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良亮,肖岚,龚春英,严仰光;逆变器并联系统直流环流产生原因及其检测与抑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9期
2 高芬,亓迎川;基于重复控制的逆变器并联技术[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吴勇;郭京蕾;;基于无主从式和数字均流的逆变器并联研究[J];电力电子;2005年04期
4 江春红;;逆变器并联运行的常用控制方案[J];铜陵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谢孟;李耀华;韩继文;赵众;张吉先;;基于预警单元的逆变器并联系统分层故障诊断系统[J];电气传动;2006年08期
6 张丹红;李乐;刘开培;;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控制的一种改进下垂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5期
7 阚加荣;谢少军;;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系统中数字锁相环的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04期
8 刘俊华;竺兴妹;;无互连线逆变器并联系统均流分析[J];电源世界;2007年05期
9 成晟;邵英;;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J];电气技术;2008年01期
10 姚玮;陈敏;陈晶晶;朱鹏军;钱照明;;一种用于无互连线逆变器并联的多环控制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岚;严仰光;;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亓迎川;胡荣强;;基于重复控制的逆变器并联技术[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陈息坤;余蜜;康勇;陈坚;;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研究[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樊金泽;朱晓红;;改进动态特性以及功率均分效果的微网逆变器并联下垂控制方法[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5 肖岚;胡文斌;龚春英;;基于主从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研究[A];第二届全国特种电源与元器件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良亮;胡文斌;严仰光;;逆变器并联运行两种环流抑制方法比较[A];第二届全国特种电源与元器件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武华;何湘宁;;基于主从方式逆变器并联方案的建模、分析和实现[A];浙江省电源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君杰;冯峰;林新春;段善旭;康勇;;用于逆变器并联的电力线通信技术研究[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余蜜;陈国英;张宇;康勇;段善旭;;多逆变器并联系统中瞬时均流的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吕志鹏;罗安;;不同容量微源逆变器并联功率鲁棒控制研究[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尧;基于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网络控制技术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良亮;无输出隔离变压器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汪洪亮;逆变器并联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基于光伏并网的逆变器并联技术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俞宏霞;基于网络控制及功率下垂控制的单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建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张怀梅;多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4 李婧;基于功率均分控制的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5 李国强;光伏逆变器并联系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6 周元峰;微网中三相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汇灵;光伏发电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D];西华大学;2013年
8 徐宏;微网中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王尚;微网中光伏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王辉;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器的单相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89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68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