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本文关键词: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摘要】:硅是目前已知比容量(4200 m Ah·g-1)最高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由于其巨大的体积效应(300%),硅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粉化而从集流体上剥落,使得活性物质与活性物质、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失去电接触,同时不断形成新的固相电解质层(SEI),最终导致电化学性能的恶化。本文介绍了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储能及容量衰减机理,总结了通过硅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设计来解决充放电过程中巨大体积效应的相关工作,并讨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和相应机理,重点介绍了硅炭复合材料。另外,介绍了一些电极的处理方法和其提高硅基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可能机理。最后,对硅基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作者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硅基材料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272019,51272016)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项目(No.YB20121001001)资助~~
【分类号】:O613.72;TM912
【正文快照】: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songhh@mail.buct.edu.cnContents1 Introduction2 Lithium-storage and capacity fading mechanisms3 Selection and structure design of silicon material3.1 Amorphous silicon and silicon oxide3.2 Low-dimensional silicon materials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敬波;赵海雷;何见超;王梦微;;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物负极材料[J];化学进展;2009年10期
2 高鹏飞;杨军;;锂离子电池硅复合负极材料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11年Z1期
3 陶占良;王洪波;陈军;;锂离子电池负极硅基材料[J];化学进展;2011年Z1期
4 李健;官亦标;傅凯;苏岳锋;包丽颖;吴锋;;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在储能电池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4年07期
5 ;Silicon-based nano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2年32期
6 孙鹏;宋怀河;周继升;陈晓红;张洪坤;武斌;;热处理对锂离子电池硅/石墨/炭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炭素技术;2012年05期
7 李海;吕春祥;;炭涂层硅/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J];新型炭材料;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天然;李岱昕;杨思七;陶占良;陈军;;第一性原理计算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J];电化学;2012年03期
2 郭爽;李海霞;陶占良;陈军;;磁控溅射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硅基薄膜材料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2年05期
3 杜霞;薛卫东;刘帆;李昱树;;n型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3年01期
4 陈元峻;陈学法;李斌;;ZnMn_2O_4的水热法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性能[J];广州化工;2013年02期
5 张纪伟;张明媚;张丽娟;;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13年04期
6 宋尊庆;张辉;杜宁;杨德仁;;NiSi_x/Si/Ge核壳纳米棒阵列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7 符冬菊;陈建军;檀满林;马清;;锂离子电池碳纳米管复合负极材料的进展[J];电池;2013年04期
8 郑浩;高健;王少飞;李泓;;锂电池基础科学问题(Ⅵ)——离子在固体中的输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年06期
9 郑杰允;郑浩;汪锐;李泓;陈立泉;;力曲线用于硅负极材料表面膜的研究[J];电化学;2013年06期
10 袁美蓉;赵方辉;刘伟强;朱永法;王臣;;超级电容器用石墨烯极片的制备和性能[J];功能材料;2013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崔涛;王要武;尚玉明;李建军;胡旭尧;何向明;方谋;赵骁;陈敬波;;锂离子电池Si/Ag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宋延华;李维;李小岗;张胜利;;复合电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A];环渤海表面精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婧毅;张燕;叶云;梅毅;廉培超;;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进展[A];全国石墨烯材料技术发展与应用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4 王敬;杨莹;吴锋;陈实;;Si/TiO_2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A];第29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5 周向阳;唐晶晶;杨娟;邹幽兰;王松灿;谢静;;锂离子电池纳米级硅负极的研究进展[A];第29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鹏飞;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王家政;三维纳米结构电极的制备及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3年
3 吕仁江;以阳极氧化铝为模板合成一维钛基与碳基纳米结构材料[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杜宪;石墨烯的可控制备、后处理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5 乔丽;纳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6 SANGARE Moussa;用于锂离子电池负电极的硅基复合材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蒋建;钴、镍基氧化物/氢氧化物纳米结构阵列设计及其储能机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建生;锂离子电池新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谷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制备与改性及其电化学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马聪聪;缺陷石墨烯在气敏传感器和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微;水热合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结构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杨永斌;静电纺丝法制备磷酸盐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浩波;液相沉淀法制备长春西汀纳微复合颗粒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4 谢锐;硅基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5 肖志平;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制备及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汤红;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制备及其循环稳定性能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7 唐盛贺;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及其改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8 李新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制备及改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9 李卓;CoTiO_3和NiTiO_3固溶体的制备与储锂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10 刘聪;石墨烯纳米墙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传感器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任建国,王科,何向明,姜长印,万春荣,蒲薇华;锂离子电池合金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5年04期
2 陈敬波;赵海雷;何见超;王梦微;;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物负极材料[J];化学进展;2009年10期
3 王维坤;余仲宝;苑克国;王安邦;杨裕生;;高比能锂硫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J];化学进展;2011年Z1期
4 辛森;郭玉国;万立骏;;高能量密度锂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08期
5 邹勇进;向翠丽;邱树君;褚海亮;孙立贤;徐芬;;纳米限域的储氢材料[J];化学进展;2013年01期
6 刘张波;刘蓓蓓;夏长荣;;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纳米阳极[J];化学进展;2013年11期
7 文钟晟;王可;解晶莹;;锂离子电池高容量硅负极嵌锂过程中的表面成膜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7年03期
8 黄学杰,李泓,王庆,刘伟峰,师丽红,陈立泉;纳米储锂材料和锂离子电池[J];物理;2002年07期
9 刘鸿鹏;乔文明;詹亮;凌立成;;原位生长纳米炭纤维/硅复合材料及其储锂性能(英文)[J];新型炭材料;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宁;于维平;;电沉积制备锡钴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8年06期
2 谭军;;电动汽车锂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在日本开发成功[J];功能材料信息;2009年03期
3 ;原子尺度嵌钠相界面结构以及室温钠离子电池新型负极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金属功能材料;2013年05期
4 何月德;简志敏;刘洪波;肖海河;;微扩层鳞片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13年09期
5 陈继涛,周恒辉,常文保,慈云祥;二元共聚物热解碳包覆的石墨负极材料[J];物理化学学报;2002年02期
6 马正青,曾苏民,黎文献;高活性铝合金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J];表面技术;2005年01期
7 王传宝;孔继周;张仕玉;杨小艳;周飞;黄小华;;锂离子电池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07期
8 朱文婷;杨茂萍;杨续来;谢佳;;改性钛酸锂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金属功能材料;2013年02期
9 张丽娟,李涛,赵新兵,周邦昌;锂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年04期
10 徐艳辉;二次锂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星;姚霞银;许晓雄;刘兆平;;高性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A];第29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宰建陶;陶立奇;钱雪峰;;具有多级微纳结构的石墨烯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合成[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杨军;王可;文钟晟;解晶莹;刘宇;王保峰;;高容量二次锂电池负极材料[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杨扬;范少夫;陈桥;吴刚;;基于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的碳/硅复合负极材料[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2年
5 吴玉祥;;锂电池之负极材料技术[A];推进节能环保,,给力绿色崛起——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2012年海南机械科技学术报告会特邀专题报告集[C];2012年
6 唐好庆;唐致远;;负极材料Li_2ZnTi_3O_8/C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冯雪娇;杨军;苗荣荣;王久林;努丽燕娜;;硅基负极材料结构设计及电化学研究[A];中国固态离子学暨电池材料青年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罗飞;褚赓;李俊杰;李泓;陈立泉;;锂离子电池纳米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4分会:化学电源[C];2014年
9 付丽君;张涛;吴宇平;吴浩青;;锂离子电池碳包覆负极材料的研究[A];庆祝中国硅酸盐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固态离子学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左朋建;尹鸽平;郝雪峰;;锂离子电池硅铜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东周;锂电负极材料开发亟须多样化[N];中国化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钱卓 本报通讯员 张德杰 李培强;平度将建全球最大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N];青岛日报;2010年
3 王芳 姜木金;科捷项目建设争分夺秒[N];镇江日报;2010年
4 钱卓 许伟军;平度加快建全球最大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N];青岛日报;2011年
5 万红波 谢燕婷 胡玉连;锂电池碳负极材料专利申请现状及发展趋势[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6 徐海 明山 兆军;低温镍-氢电池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01年
7 ;金属贮氢/镍电池用无钴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8 黄正 首席记者 彭文辉;正拓新能源公司签约投资我市锂能产业[N];宜春日报;2011年
9 李玉峰;建北方最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N];天津日报;2006年
10 长城证券 钟斌;风华高科 锂电概念 底部启动[N];证券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保峰;二次锂电池中高容量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2 李成均;含钛类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3 楠顶;锂离子电池自支撑一维多孔碳与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4 姚文俐;锂离子电池高容量氧化钴负极材料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文钟晟;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含硅负极材料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6 陈立宝;锂离子电池高容量硅基薄膜负极材料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7年
7 滕冬华;多级异质过渡金属化合物/碳纳米纤维薄膜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8 崔王君;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合成及性能表征[D];复旦大学;2011年
9 梁英;锡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吸脱锂性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相;高容量C/Si-O-C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嵌脱锂离子机理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翔;铝合金负极材料组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方杰;锂离子电容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张红霞;羧酸盐有机—无机杂化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合成与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黄熠;锡铜基多元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娄世菊;超级电容电池用层次孔结构炭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张海全;钛酸锂负极材料的合成与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王艳宜;纳米锑基合金负极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8 雷成;氧化铁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李向如;固相法合成纳米尺寸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樊星;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清华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48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748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