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次同步谐振的机—电联合仿真方法

发布时间:2017-08-29 13:09

  本文关键词:次同步谐振的机—电联合仿真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机—电联合仿真 次同步谐振 轴系模型 扭振


【摘要】:为了克服传统次同步谐振机电耦合仿真中仅采用简化的集中质块轴系模型而不能获取机组轴系细节扭矩动态的缺陷,设计了基于PSCAD和ANSYS软件的机—电联合仿真方法,建立了新的耦合机制,通过数据通信实现了两个软件间转速和转矩等接口信息的交换,从而可用复杂的连续质块模型替代原有的简化质块模型,使机电耦合动态分析更加完整和严谨,进而为深入的疲劳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对印度某电厂机组出现的次同步谐振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获得了轴系特定轴段的动态扭矩响应,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机—电联合仿真 次同步谐振 轴系模型 扭振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22701)~~
【分类号】:TM743
【正文快照】: 0引言次同步谐振(SSR)问题的研究中常使用时域仿真法[1-2],利用PSCAD/EMTDC等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对电力系统及其微分方程进行建模与求解。其中,发电机组的轴系机械系统的模型是不可或缺的。仿真分析中一般采用简单分段的集中质块—弹簧模型,阶数较低,便于快速计算,节省时域仿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袁欣;;PSCAD/EMTDC与Matlab接口技术在继电保护仿真中的运用[J];电力学报;2010年03期

2 刘超;蒋东翔;谢小荣;洪良友;;次同步振荡引起的发电机组轴系疲劳损伤[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5期

3 刘红石;相对误差与Rayleigh阻尼比例系数的确定[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Z1期

4 陈晓云;李汪繁;梁俊宇;蒋俊;王秀瑾;;两相短路故障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疲劳寿命损耗分析[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4年03期

5 王伟宏;孟新田;唐葭;;结构动力分析中的阻尼模型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鲍文,王西田,于达仁,杨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研究综述[J];汽轮机技术;1998年04期

7 邓婧;李兴源;;基于PSCAD的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09年04期

8 张永德;汪洋涛;王沫楠;姜金刚;;基于ANSYS与ADAMS的柔性体联合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17期

9 彭礼辉;李光;;ADAMS和ANSYS对机构的联合仿真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婷;晁勤;;风速变化的并网型风电场故障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杨罡;刘明光;屈志坚;;基于MPC算法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陈诚;;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谐波电流检测法原理及内在联系探究[J];兵工自动化;2008年08期

4 何水清,张家泰,杨波,陈其廉;炮身的双时变横向振动分析[J];兵工学报;1995年02期

5 王书茂;焦群英;;结构动力分析的实验应变模态法[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6 李海根,李慧芳,范德顺,黄钟;转轴振动计算的传递矩阵方法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7 刘鸿飞,李谋渭,张少军,王真文,王增明,张大德,胡泽斌;板坯连铸机结晶器振动装置的动态特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8 刘燕;康积涛;秦浩庭;;应用STATCOM改善发电机轴系扭矩的研究[J];大功率变流技术;2008年06期

9 江伟,王锡明;多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的确定[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王锡明,江伟;转子轴承系统阻尼与自由振动频率的计算[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妙平;年晓红;;关联电力大系统的非线性分散控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胡伟;侯佑华;徐飞;于骥;;电力系统发电厂联络变压器的降损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吴水军;陈晶;刘明群;杨滔;杨杨;;励磁系统调差环节对系统阻尼的影响机理和仿真分析[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4 刘玉标;邢云林;王曦;申仲翰;;高速列车设备舱支架结构振动分析[A];现代振动与噪声技术(第九卷)[C];2011年

5 孟浩;刘耀宗;王宁;温激鸿;;轴向力对轴系弯扭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王正风;白涧;;发电机无功功率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王正风;黄太贵;;发电机无功功率与机端电压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分析[A];第十六届(2008年)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鹏;;复杂系统临界电压的实用计算法[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贾宁;常鲜戎;;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DTS)继电保护模块的开发[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姚涛;石晶;唐跃进;李敬东;;SMES和调速器的协调控制[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撖奥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仲悟之;受端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机理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3 汪隆君;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可靠性基础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璞;多直流馈入受端交流电网继电保护动作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罗珂;基于输出预测和LMI方法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施希;大型压水堆核电站接入电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段志远;计及信号传输时延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胡笳;系统扰动条件下同步发电机运行行为的时步有限元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9 苏玲;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康锦萍;考虑饱和与磁场畸变的汽轮发电机运行行为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丛辉;船舶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玉佳;特高压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徐滨海;船舶电力仿真系统建模及拓扑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郭磊;斜齿轮多间隙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丹;提升机动载荷作用下井塔振动分析与寿命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周志飞;考虑风速随机性的风电场电压相关问题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彩玲;改进PSO算法在综合负荷建模中的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葛城;基于Prony算法SCADA系统动态信息的压缩传输[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陶琼;基于电压水平约束的负荷安全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汤伟;基于MATLAB的PSS的参数计算与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春霞;朱立达;刘永贤;蔡光起;;并联机器人多柔体系统协同建模与动力学仿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邢亚辉;;利用零序电流的相关性进行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9期

3 陈珩;;关于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研究工作[J];东南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4 杨煜,陈陈;伊敏—大庆500kV输电系统次同步谐振分析——兼论发电机轴系共振频率[J];电网技术;2000年05期

5 周孝信,郭剑波,胡学浩,汤涌;提高交流500kV线路输电能力的实用化技术和措施[J];电网技术;2001年03期

6 刘世宇;谢小荣;王仲鸿;;我国火电基地串补输电系统的次同步谐振问题[J];电网技术;2008年01期

7 陈陈,杨煜;几种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和工具的阐述[J];电网技术;1998年08期

8 徐政,罗惠群,祝瑞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的分析方法概述[J];电网技术;1999年06期

9 郑晓亚;尤军峰;张铎;徐超;;ADAMS和ANSYS在机构分析中的应用(英文)[J];固体火箭技术;2010年02期

10 何益斌;唐谢兴;夏栋舟;;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振动中的阻尼耗能研究[J];工业建筑;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爽;基于多操作机的排牙机器人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俊平;叶红;;几种软件的联合仿真研究[J];轻工科技;2012年03期

2 于学兵;郑振森;;基于模糊控制的主动悬架联合仿真[J];汽车科技;2008年01期

3 袁平鹏;陈青茶;圹坪;曹文治;;基于网格的联合仿真平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4 梁小波;袁侠义;谷正气;杨易;袁志群;;运用一维/三维联合仿真的汽车热管理分析[J];汽车工程;2010年09期

5 冯江涛;郭晓松;冯永保;仕润霖;;后铰支点可移式起升系统联合仿真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3年04期

6 李虎林;易湘斌;;产品开发中的多软件联合仿真技术[J];石油和化工设备;2007年05期

7 汪泉弟;梁凌红;安宗裕;彭河蒙;刘青松;;汽车有限元建模及其电磁兼容预测的多软件联合仿真[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8 ;更正[J];液压与气动;2013年07期

9 陈新;张桂香;;电磁感应无线充电的联合仿真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4年04期

10 杨君君;;基于机电联合仿真的数字化舵机非线性控制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仝勖峰;黄进;张官亮;;伺服系统分析的多学科联合仿真技术[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双双;张豫南;张朋;赵玉慧;;电传动履带车辆驱动系统建模与联合仿真[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余佳;宋杨;侯维岩;;基于MANET的无线网络控制系统联合仿真平台的设计和实现[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段勇军;史峻冬;平丽浩;杨国来;;雷达天线座机电联合仿真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佘建国;赵同铭;;基于Adams和AMESim的海下平台拖缆系统的设计与联合仿真[A];第四届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霏霞;曾声奎;马纪明;田华东;;AME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在舵机可靠性研究中的应用[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刘佳东;彭天好;朱刘英;胡佑兰;;基于AME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的泵控马达复合调速系统控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俞滨;孔祥东;姚静;艾超;马茜;;自由锻造油压机同步平衡控制系统联合仿真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戚雪飞;一院一部 携手高校成立联合仿真中心[N];中国航天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会超;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与供电联合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张举凯;联合仿真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鲁金直;异构仿真系统联合仿真技术研究及在航空领域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郑丹丹;基于联合仿真的结构级故障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李英杰;微波设计联合仿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宋景凯;基于联合仿真的RTL级故障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崔艳伟;柴油机冷却系统一维与三维联合仿真[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孔浩;高铁永磁同步电机有限元模型与控制电路的联合仿真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井光辉;多物理场联合仿真及在智能减振器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戴尹安;基于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53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753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6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