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稳定性研究及优化

发布时间:2017-09-10 01:24

  本文关键词: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稳定性研究及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风电并网 电网稳定 潮流计算 优化


【摘要】:电能的需求日益增强,环境保护问题愈发严重,发展新能源发电已经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随着风力发电的迅猛发展,风电场发电占电网的百分比逐渐增加。大规模风电并网的技术问题亟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提高。而由于风速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使风力发电与传统发电形势有着明显的区别,会给电网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保证大规模风电接入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风电接入后的电网运行控制技术越来越重要,电网的稳定控制技术、运行控制技术、优化调度技术以及风电与电网的协调控制技术将成为风电并网控制技术中的关键技术。论文首先介绍了了风电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与研究现状,介绍了风力发电系统的构成及各主要设备的运行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风力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接着分析了风电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了目前提高电网稳定性的主要对策。为充分了解风电场对电网的影响,本文对带有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的潮流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不同潮流计算的优缺点。并以葫芦岛为例,利用Matlab及其仿真平台实现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分析了风电并网对葫芦岛电网可能带来的影响。针对含有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的优化问题,本文采用最优潮流的计算方法。最优潮流是同时考虑网络安全性和系统经济性的一种实现电力优化的问题,最后论文通过安全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的分析实现对葫芦岛电力系统的优化。
【关键词】:风电并网 电网稳定 潮流计算 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614;TM7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风力发电应用现状10
  • 1.3 国内外风力发电研究现状10-12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2-13
  • 第2章 风力发电系统建模13-24
  • 2.1 引言13
  • 2.2 风力发电系统的构成及分类13-14
  • 2.3 风能输出14-15
  • 2.3.1 风力机输出功率14-15
  • 2.3.2 风力机功率调节原理15
  • 2.4 恒速型风电机组的运行特性15-20
  • 2.4.1 鼠笼式感应风电机组的运行原理16-18
  • 2.4.2 鼠笼式感应风电机组的风速功率特性18-20
  • 2.5 变速型风电机组的运行特性20-23
  • 2.5.1 双馈感应式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20-21
  • 2.5.2 双馈感应式风电机组的功率传输特性21-23
  • 2.6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风电并网稳定性分析24-29
  • 3.1 引言24
  • 3.2 电能质量影响24-26
  • 3.2.1 电压波动和闪变24-25
  • 3.2.2 谐波污染25-26
  • 3.2.3 频率偏差问题26
  • 3.3 稳定性影响26-27
  • 3.3.1 静态稳定性影响26
  • 3.3.2 暂态稳定性影响26-27
  • 3.4 提高风电并网电网稳定性的主要对策27-28
  • 3.4.1 对电能质量的改善27
  • 3.4.2 低电压穿越问题的改善27
  • 3.4.3 电网稳定性的改善27-28
  • 3.5 本章小结28-29
  • 第4章 风电并网系统潮流计算29-40
  • 4.1 引言29
  • 4.2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分析29-30
  • 4.2.1 潮流计算的约束条件29
  • 4.2.2 电力系统节点分类29-30
  • 4.3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一般方法30-32
  • 4.3.1 牛顿—拉夫逊法31
  • 4.3.2 PQ分解法31-32
  • 4.4 风电场模型32
  • 4.5 风力发电并网系统潮流计算及其分析32-39
  • 4.5.1 潮流计算节点问题32-33
  • 4.5.2 双馈异步感应式风力发电机的潮流计算33-34
  • 4.5.3 风力发电并网系统34-36
  • 4.5.4 风力发电并网系统潮流计算36
  • 4.5.5 潮流计算结果及其分析36-39
  • 4.6 本章小结39-40
  • 第5章 风电并网系统优化运行40-50
  • 5.1 引言40
  • 5.2 电力系统最优潮流40-45
  • 5.2.1 最优潮流研究内容40
  • 5.2.2 最优潮流模型40-41
  • 5.2.3 最优潮流计算方法41-45
  • 5.3 含风电场的最优潮流45-47
  • 5.4 算例分析47-49
  • 5.5 本章小结49-50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0-51
  • 6.1 结论50
  • 6.2 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53-54
  • 致谢54-55
  • 作者介绍5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鸿宾;;发展高质量风电的关键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13期

2 匡洪海;吴政球;何小宁;王兵;;提高多机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稳定性的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1年02期

3 杨娜;张焰;;大型风电场并网运行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08年02期

4 王莹;孙建忠;;风力发电变流器与控制技术综述[J];伺服控制;2011年07期

5 蔺红;晁勤;;直驱式风电机组建模及最大功率跟踪控制[J];水力发电;2010年01期

6 陈峦;陈池;;基于旋转备用和出力预测的风电抽水蓄能并网调度策略[J];水力发电;2011年12期

7 魏林君;迟永宁;赵建国;王伟胜;;双馈变速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年02期

8 范李平;杨力森;武粉桃;;风电场并网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年06期

9 谷峰;曹优乐图;;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最佳接入点选择[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年03期

10 李碧君;方勇杰;杨卫东;徐泰山;;光伏发电并网大电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军;考虑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郑刚;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占刚;微网实验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白永祥;省级调度中心风电场调度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郝正航;双馈风电机组的暂态行为及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D];天津大学;2011年

6 王仕韬;基于一种半直驱式风力发电装置的整流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关宏亮;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8 陈瑶;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全功率并网变流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王兴刚;考虑静态电压稳定约束的概率最大输电能力快速计算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陈海焱;含分布式发电的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23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823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8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