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硅负极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12 20:24

  本文关键词:硅负极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锂离子电池 硅负极 导电剂 粘合剂


【摘要】:选用乙炔黑(AB)、Super P、Vulcan XC-72和BP2000四种导电剂,研究其物化性能及含量对硅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粘合剂种类和用量对硅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硅电极的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及循环伏安法对硅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导电剂Super P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适中的比表面积(75.8 m2/g)和颗粒尺寸(39.2 nm),有利于提高硅负极的循环性能及倍率循环性能。采用15wt%的导电剂Super P与15wt%的粘合剂CMC所制备的电极循环50次后可逆比容量保持在1143.8 m Ah/g。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硅负极 导电剂 粘合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72217) 天津市重点基金项目(14JCZDJC32400)~~
【分类号】:TM912
【正文快照】: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11372217);Tianjin Committee of Science and Technoogy(14JCZDJC32400)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碳材料,其理论容量仅为372 m Ah/g,寻找更高容量和更为环保的非碳类负极材料是目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重要方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纪伟;张明媚;张丽娟;;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13年04期

2 刘传永;彭瑛;刘建华;;锂离子电池Si/C复合负极材料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13年06期

3 李伟伟;潘全香;姚路;陈改荣;席国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13年07期

4 宋尊庆;张辉;杜宁;杨德仁;;NiSi_x/Si/Ge核壳纳米棒阵列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5 王洁;侯贤华;李敏;张苗;胡社军;;锂离子电池SiO/C负极材料制备与嵌锂性能研究[J];电池工业;2013年Z2期

6 米宏伟;吴双泉;朱培洋;刘剑洪;;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17期

7 崔涛;王要武;尚玉明;王莉;何向明;李建军;胡旭尧;;液相还原法制备硅/银复合材料[J];电池;2013年06期

8 刘文刚;张仰慧;王晓丹;高俊奎;刘兴江;;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在18650型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J];电源技术;2014年01期

9 罗飞;褚赓;黄杰;孙洋;李泓;;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问题(Ⅷ)——负极材料[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4年02期

10 亓鹏;陈云贵;朱丁;徐程浩;黄丽宏;段晓波;;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向阳;唐晶晶;杨娟;邹幽兰;王松灿;谢静;;锂离子电池纳米级硅负极的研究进展[A];第29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小奕;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2 乔丽;纳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3 乔芸;钛基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SANGARE Moussa;用于锂离子电池负电极的硅基复合材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辛伍红;离子液体电沉积法构筑硅锗有序大孔结构[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苏利伟;基于电化学催化转化机制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和改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王锭笙;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Si@SiO_x/C和Si@Fe-Si/SiO_x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于敬学;硅和锗基纳米材料的合成及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刘德全;三维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李飞;核壳结构复合电极的设计、制备及其电化学储能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景;大孔径C/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2 于晓磊;锂离子电池用高性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王雪;锂离子电池硅银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4 高海瑞;几种Ru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冯晓叁;水热合成法制备锂离子正极材料LiFePO_4及其改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攀攀;锂离子电池多孔硅基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李伟伟;锂离子电池负极硅/石墨/碳材料的改性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孙富;基于Co_3O_4和Si的新型复合材料及其储锂性能测试[D];湘潭大学;2013年

9 刘春平;高容量钴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10 李国瑞;硅/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傅焰鹏;陈慧鑫;杨勇;;锂离子电池硅纳米线负极材料研究[J];电化学;2009年01期

2 陈立宝;谢晓华;王可;解晶莹;;碳包覆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簿胜民;锂离子电池制造及其材料[J];青海科技;2001年03期

2 陈立泉,黄学杰;“方形锂离子电池,相关材料及物理过程”获重大进展[J];材料导报;2001年02期

3 刘建睿;王猛;尹大川;黄卫东;;高能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1年07期

4 夏君磊;赵世玺;周振平;张仁刚;刘韩星;;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方法及应用[J];材料导报;2001年09期

5 戴燕珊,冼巧妍,黄振茂;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J];电池工业;2002年05期

6 高一兵;锂离子电池嵌入式化合物的研究[J];电池工业;2002年Z1期

7 胡广侠,解晶莹;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因素[J];电化学;2002年03期

8 廖如红;新型智能锂离子电池测试仪的研制[J];计量技术;2002年03期

9 薄胜民;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J];无机盐工业;2002年05期

10 徐保伯,刘务华;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及其市场[J];电池;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静;于申军;陈志奎;何显能;周永超;李贺;;水分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崔少华;杨晓民;;圆型锂离子电池渗液不良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李琳琳;王斌;吴宇平;T.van Ree;;甲基苯基二-(甲氧二乙基)硅烷用作锂离子电池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4 ;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A];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部分单位会员成果汇编[C];2005年

5 高一兵;;锂离子电池嵌入式化合物的研究[A];中国电池工业协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黄学杰;;锰系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刘强;唐致远;;钛酸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8 金慧芬;高俊奎;张绍丽;;锂离子电池热箱模型[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胜强;;方型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改进[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唐致远;刘强;陈玉红;贺艳兵;;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剂的研究[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碧玛;动力锂离子电池要抓住发展机遇[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记者 陈颖;深圳锂电产量已占全国六成[N];深圳特区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冯健;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制约应用[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记者 赵t熻,

本文编号:839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839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7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