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光伏发电并网控制与孤岛检测方法的匹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08:07

  本文关键词:光伏发电并网控制与孤岛检测方法的匹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光伏发电 并网控制策略 孤岛检测方法 匹配 并网实验平台


【摘要】:21世纪以来,能源短缺和传统化石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限制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从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角度来考虑,由清洁型可再生能源全面取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光伏(Photovoltaic简称PV)发电作为太阳能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已成为清洁型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由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求和光伏发电技术的长足进步,使得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迅猛发展。其中,并网控制策略和孤岛效应检测作为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核心部分而受到广泛关注。因不同的并网控制策略与不同的孤岛检测方法结合使用,孤岛效应检测时间和输出电能质量均有所不同。所以,本文针对并网控制策略和孤岛检测方法之间的影响进行匹配研究,并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得出匹配结果表。首先分析了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双闭环控制、滞环控制和改进型滞环控制三种并网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上述三种并网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由仿真结果反映出在相同的情况下,上述三种并网控制策略都可以满足并网要求,其中滞环控制并网电流中高次谐波含量高,且总的谐波畸变率较高,双闭环控制的谐波畸变率最低。然后,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孤岛检测的相关技术标准和孤岛检测方法的分类,并具体分析了其中三种孤岛检测方法的原理。本文的重点是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三种并网控制策略分别与三种孤岛检测方法的匹配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研究,通过仿真结果得出:不宜单独采用过欠电压检测作为孤岛检测方案,应结合其他孤岛检测方法共同使用;并网控制策略与主动孤岛检测方法匹配结果表和相应的结论。文章基于TMS320F2812搭建了并网实验平台,并对采样与过零点检测电路进行了改进,使其所捕获波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较为理想。同时,设计了逆变器主电路、控制单元、驱动单元等硬件电路和系统软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验证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硬件电路设计及电流闭环控制的可行性。
【关键词】:光伏发电 并网控制策略 孤岛检测方法 匹配 并网实验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61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9-11
  • 1.1.1 太阳能的应用前景10-11
  • 1.1.2 孤岛效应11
  • 1.2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与孤岛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11-15
  • 1.2.1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发展现状11-13
  • 1.2.2 孤岛检测技术发展现状13-15
  • 1.3 选题意义15-16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16-19
  • 第二章 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与仿真分析19-37
  • 2.1 逆变器控制原理19-20
  • 2.2 双闭环控制原理与仿真分析20-28
  • 2.2.1 双闭环控制原理20
  • 2.2.2 并网逆变器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20-23
  • 2.2.3 最大功率点跟踪( MPPT )控制23-24
  • 2.2.4 仿真分析24-28
  • 2.3 滞环控制原理与仿真分析28-32
  • 2.3.1 滞环控制原理28-30
  • 2.3.2 仿真分析30-32
  • 2.4 改进型滞环控制原理与仿真分析32-36
  • 2.4.1 改进型滞环控制原理32
  • 2.4.2 仿真分析32-36
  • 2.5 本章小结36-37
  • 第三章 孤岛效应检测方法37-45
  • 3.1 孤岛效应概述37-39
  • 3.1.1 孤岛效应发生机理37-38
  • 3.1.2 孤岛效应的危害38
  • 3.1.3 孤岛效应检测标准38-39
  • 3.2 孤岛检测方法39-44
  • 3.2.1 被动式孤岛检测40-41
  • 3.2.2 主动式孤岛检测41-44
  • 3.3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并网控制策略与孤岛检测方法的匹配研究45-59
  • 4.1 并网控制策略与被动式孤岛检测的匹配研究45-48
  • 4.2 并网控制策略与主动式孤岛检测的匹配研究48-57
  • 4.2.1 双闭环控制与主动式孤岛检测48-51
  • 4.2.2 滞环控制与主动式孤岛检测51-54
  • 4.2.3 改进型滞环控制与主动式孤岛检测54-57
  • 4.3 并网控制策略与孤岛检测方法的匹配结果分析57-58
  • 4.4 本章小结58-59
  • 第五章 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59-75
  • 5.1 系统总体设计59-60
  • 5.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60-68
  • 5.2.1 DSP开发平台介绍60-62
  • 5.2.2 逆变主电路参数设计62-64
  • 5.2.3 驱动电路设计64-65
  • 5.2.4 信号采样电路与过零点检测电路设计65-68
  • 5.2.5 PCB设计68
  • 5.3 DSP软件设计68-70
  • 5.3.1 DSP主程序和中断服务子程序设计68-69
  • 5.3.2 锁相程序设计69-70
  • 5.4 实验结果分析70-73
  • 5.5 本章小节73-75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5-77
  • 6.1 工作总结75-76
  • 6.2 工作展望76-77
  • 参考文献77-81
  • 致谢81-8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3-85
  • 附录85-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义华;邓焰;刘全伟;陶勇;;分段式虚拟过采样数字滞环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36期

2 刘红萍,张代润;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正弦滞环控制法研究──滞环控制策略分析[J];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9年04期

3 卢可可;张寅孩;;基于恒压法和变步长滞环比较法结合的MPPT算法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3年05期

4 龙希;余明友;;单滞环瞬时值控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徐高晶;陈婷;徐韬;;基于变步长滞环比较法的MPPT算法研究[J];电子元器件应用;2011年08期

6 徐高晶;陈婷;徐韬;;基于变步长滞环比较法的MPPT算法研究[J];电气技术;2011年09期

7 赵晋斌;戴剑丰;屈克庆;;一种基于纹波特性的新型滞环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12期

8 张加胜;李浩光;;滞环控制开关频率的一种分析计算方法[J];变频器世界;2008年03期

9 徐中华;叶楠;何中一;邢岩;;基于变环宽滞环控制与重复控制的逆变器控制技术[J];电源世界;2008年07期

10 朱建林;;基于空间矢量技术的滞环控制[J];信息通信;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没;李国富;李志远;李永亮;高飞;;开关性冲击负载下滞环控制电流源的研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潘峰;智泽英;;Simulink下一类通用滞环模块的构造[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硕;光伏发电并网控制与孤岛检测方法的匹配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贝贝;分布式滞环控制系统同步分析与控制[D];东华大学;2015年

3 刘日科;电压调节模块滞环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李秉辉;有源电力滤波器滞环控制优化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刚;基于滞环空间矢量三相PWM整流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6 陈哲照;光伏发电控制技术仿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7 闫芙蓉;改进型UPQC检测方法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4年

8 苏国庆;基于输入空间矢量—输出滞环控制的MC-PMSM矢量控制系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9 宋丽;基于滞环控制的储能变流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李大伟;基于滞环控制的双向储能变流器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68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868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6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