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混合励磁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05:43

  本文关键词: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混合励磁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 混合励磁技术 转子磁分路 弱磁控制


【摘要】: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高可靠性等优势;电励磁电机气隙磁场可调。混合励磁技术将电励磁与永磁励磁合理结合,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和航空电源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对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展开研究,对电机极槽配合、永磁体尺寸进行了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磁阻转矩对总电磁转矩的贡献;分析了电机实际加工结构与电磁模型的差异对电机发电输出特性和电动输出特性的影响;为提高输出转矩,在电枢反应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定子槽大小和隔磁槽设计对电动输出能力的影响。转子磁分路混合励磁同步电机(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achine,HESM)在切向结构PMSM基础上利用混合励磁技术发展而来,兼具高功率密度和磁场可调的优点。将转子磁分路HESM与切向结构PMSM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引入磁分路结构对电枢反应、电感特性、发电及电动运行输出功率和永磁体工作点等的影响。基于转子磁分路机理,提出并研究了内置导磁桥转子磁分路HESM与轴向非均匀气隙转子磁分路HESM两种新型拓扑结构。分析了励磁电流调节对恒功率运行特性与损耗的影响。设计并研制了100k W切向结构PMSM与100k W转子磁分路HESM样机,构建了电机对拖实验平台。实验验证了磁分路结构对电机发电与电动运行输出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励磁电流弱磁控制、直轴电流弱磁控制对电动运行的作用。最后验证了通过励磁电流与直轴电流协调控制,转子磁分路HESM可以获得较宽高效率运行范围,大部分区域效率达到92%。
【关键词】: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 混合励磁技术 转子磁分路 弱磁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3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4
  • 注释表14-15
  • 第一章 绪论15-28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15-17
  • 1.1.1 电动汽车研究现状15
  • 1.1.2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研究现状15-17
  • 1.2 永磁同步电机研究现状17-22
  • 1.2.1 永磁同步电机拓扑结构17-20
  • 1.2.2 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20-21
  • 1.2.3 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结构与基本原理21-22
  • 1.3 混合励磁技术定义与研究现状22-24
  • 1.3.1 混合励磁技术定义22
  • 1.3.2 混合励磁技术研究现状22-24
  • 1.4 转子磁分路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结构原理与研究基础24-26
  • 1.4.1 转子磁分路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结构与基本原理24-25
  • 1.4.2 转子磁分路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磁路模型25-26
  • 1.4.3 转子磁分路混合励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26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26-28
  • 第二章 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研究28-39
  • 2.1 电动汽车用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分析28-31
  • 2.1.1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技术指标28
  • 2.1.2 极槽配合28-29
  • 2.1.3 永磁体尺寸选择29-30
  • 2.1.4 磁阻转矩分析30-31
  • 2.2 实际结构参数变化对电机性能的影响31-33
  • 2.2.1 转子叠片结构变化31-32
  • 2.2.2 定子斜槽32-33
  • 2.3 基于电枢反应分析的结构设计33-37
  • 2.3.1 定子槽设计34-36
  • 2.3.2 隔磁槽设计36-37
  • 2.4 本章小结37-39
  • 第三章 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混合励磁技术研究39-61
  • 3.1 转子磁分路结构对电机特性的影响39-48
  • 3.1.1 转子磁分路机理39-40
  • 3.1.2 磁分路结构对电枢反应的影响40-41
  • 3.1.3 磁分路结构对电感特性的影响41-44
  • 3.1.4 磁分路结构对发电、电动运行输出能力的影响44-46
  • 3.1.5 磁分路结构对永磁体工作点的影响46-48
  • 3.2 转子磁分路机理新型拓扑研究48-54
  • 3.2.1 内置导磁桥转子磁分路混合励磁同步电机48-50
  • 3.2.2 轴向非均匀气隙转子磁分路混合励磁同步电机50-54
  • 3.3 电动汽车用转子磁分路混合励磁同步电机设计分析54-60
  • 3.3.1 转子N极导磁体结构设计54-57
  • 3.3.2 转子装配结构设计57-58
  • 3.3.3 励磁电流调节对恒功率运行特性的影响58-59
  • 3.3.4 励磁电流调节对损耗的影响59-60
  • 3.4 本章小结60-61
  • 第四章 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混合励磁结构对比实验与分析61-74
  • 4.1 实验样机研制61
  • 4.2 发电运行输出特性实验验证与分析61-66
  • 4.2.1 空载实验验证与分析62-64
  • 4.2.2 负载实验验证与分析64-66
  • 4.3 对拖实验系统66-67
  • 4.4 电动运行输出特性实验验证与分析67-72
  • 4.4.1 空载损耗与空载电流分析67-68
  • 4.4.2 输出转矩分析68-69
  • 4.4.3 励磁电流弱磁控制69-70
  • 4.4.4 直轴电流弱磁控制70-71
  • 4.4.5 励磁电流与直轴电流协调控制71-72
  • 4.5 本章小结72-74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74-76
  • 5.1 本文工作总结74
  • 5.2 后续工作展望74-76
  • 参考文献76-80
  • 致谢80-81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伟伟;张卓然;于立;严仰光;;新型并列式混合励磁无刷直流电机结构原理及其磁场调节特性[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11期

2 夏永洪;王善铭;邱阿瑞;黄劭刚;;新型混合励磁永磁同步电机齿谐波电动势的协调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3期

3 杨善水;张卓然;杨春源;王莉;周波;;基于多环调压控制的混合励磁航空变频交流发电系统[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3期

4 盛义发;喻寿益;桂卫华;洪镇南;;轨道车辆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弱磁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09期

5 张文亮;武斌;李武峰;来小康;;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及能源供给模式的探讨[J];电网技术;2009年04期

6 陈景;张卓然;严仰光;杨善水;;切向结构无刷直流电动机转子隔磁槽优化[J];微特电机;2008年03期

7 朱孝勇;程明;赵文祥;张建忠;花为;;混合励磁电机技术综述与发展展望[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8 胥良;宋立伟;李子健;付健夫;王福平;;节能型能量回馈式电动车用电机对拖试验系统[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8期

9 王秀和,丁婷婷,杨玉波,朱常青,王道涵;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齿槽转矩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18期

10 严岚,贺益康;复合转子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弱磁特性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艾萌;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优化设计及弱磁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2 曹先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3 张卓然;新型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太元;永磁同步电机变交轴电压单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张科;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丁强;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弱磁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张胜洲;带有双向直流环节的交流电机牵引实验系统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99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899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8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