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PMU的广域后备保护故障识别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05:13

  本文关键词:基于PMU的广域后备保护故障识别算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广域后备保护 故障识别 电压推算 故障点位置 故障区域


【摘要】:由于电网结构和规模的日益扩大,仅利用本地信息的传统后备保护面临整定复杂、动作时延长、灵敏性和可靠性难以同时兼顾、潮流转移时容易引发连锁跳闸事故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 (Phasor Measurement Unit)的推广应用,其配置点的电压电流都能被实时精确测量出,完成能满足电力系统中广域后备保护对数据的传输要求,因此将PMU的量测量引入广域后备保护领域获得普遍关注。但是考虑到经济性,在全网布PMU并不现实,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有限PMU配置情况下的广域后备保护故障识别算法开展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广域后备保护的基本原理,分别从广域后备保护系统结构、通信系统、对保护区域的划分及故障区域搜索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研究了一种利用电压推算、结合故障点位置求取的广域后备保护故障识别算法。采用母线间隔配置PMU的策略,以未布有PMU的节点为中心,其周围布有PMU的节点向其作正序、负序和零序电压推算,再分别计算各序电压推算值幅值的方差。根据故障时正序电压推算值幅值比实测值小、负序和零序电压推算值幅值比实测值大建立各序判据;选取方差最大值对应的序分量,按照序判据先判断出一条故障线路,将其跳闸断开后,结合故障点位置求取的方法进一步确定是单条线路故障还是相邻线路复故障;如果是后者,识别出另一条故障线路。通过不同情况故障的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有限PMU的广域后备保护故障识别算法。首先将电网分区域,保证区域边界节点均配置PMU。在故障发生时,利用流入区域的正序、负序或零序电流之和的幅值大于阀值的识别为故障区域。针对故障区域内每条线路分别建立纯故障等值模型,利用故障分量节点电压方程求解每条线路故障点位置,其值在(0,1)之间的判为故障线路。通过不同情况故障的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广域后备保护 故障识别 电压推算 故障点位置 故障区域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7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课题相关背景与意义11-12
  • 1.2 广域后备保护的研究现状12-17
  • 1.2.1 广域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广域后备保护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2.3 基于PMU的广域后备保护算法15-17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7-18
  • 1.4 论文的组织18-19
  • 第2章 广域后备保护的基本原理19-27
  • 2.1 引言19
  • 2.2 广域后备保护系统结构19-23
  • 2.3 广域后备保护的通信系统23-24
  • 2.4 保护区域的划分和故障区域的搜索24-26
  • 2.5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基于电压推算的广域后备保护故障识别算法27-43
  • 3.1 引言27
  • 3.2 基于电压推算的广域后备保护故障识别判据27-31
  • 3.2.1 电压推算的基本原理27-28
  • 3.2.2 各序判据的建立28-31
  • 3.3 基于故障点位置求取的广域后备保护故障识别判据31-32
  • 3.3.1 单个线路故障的识别31-32
  • 3.3.2 相邻线路复故障的识别32
  • 3.4 算法步骤32-33
  • 3.5 算例验证33-42
  • 3.5.1 单个线路故障34-37
  • 3.5.2 单个线路在不同过渡电阻下发生接地故障37-39
  • 3.5.3 相邻两条线路发生复故障39-41
  • 3.5.4 不相邻线路发生双重故障41-42
  • 3.6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基于有限PMU的广域后备保护故障识别算法43-57
  • 4.1 引言43
  • 4.2 故障区域搜索方法43-44
  • 4.3 基于有限PMU的故障线路识别算法44-46
  • 4.3.1 基于虚拟节点的故障分量电压方程的建立44-46
  • 4.3.2 基于边界节点故障分量电压的故障线路识别46
  • 4.4 算法步骤46-47
  • 4.5 算例验证47-54
  • 4.5.1 不同类型故障的仿真实验49-52
  • 4.5.2 不同过渡电阻下单相接地的仿真实验52-54
  • 4.6 不同PMU组合求取故障点位置的对比分析54-56
  • 4.7 本章小结56-57
  • 结论57-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伦农,张保会,刘海涛;市场环境下后备保护配置方法的选择[J];继电器;2003年07期

2 林霞,高厚磊;新型广域后备保护方案的研究[J];继电器;2005年07期

3 马磊;王增平;马静;;基于本地多信息的后备保护研究[J];继电器;2006年04期

4 徐慧明;毕天姝;黄少锋;杨奇逊;;基于潮流转移因子的广域后备保护方案[J];电网技术;2006年15期

5 赵勇军;刘沛;罗承廉;胡家跃;;电力系统新型广域后备保护系统的设计[J];电气应用;2007年03期

6 童晓阳;王晓茹;;广域后备保护系统若干问题的探讨[J];继电器;2007年S1期

7 童晓阳;王晓茹;汤俊;;电网广域后备保护代理的结构和工作机制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13期

8 刘国云;;浅议安全生产工作的“后备保护”[J];电力安全技术;2009年11期

9 肖远锋;;安全带和后备保护绳的使用探讨[J];电力安全技术;2010年07期

10 周良才;张保会;薄志谦;;广域后备保护系统的自适应跳闸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风然;;优化后备保护配合原则的探讨[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胡利辉;裴志刚;;基于神经网络的本地多信息后备保护研究[A];浙江电力科学发展[C];2005年

3 张晖宇;陈规;;浅谈中小水电站后备保护及防止机组过速的问题[A];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分会场——提高水力发电技术 促进海西经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孝祖;;带电更换耐张绝缘子串后备保护工具研制[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5 李树贞;莫均全;;电涌保护器的劣化与自身和后备保护及其监测[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庄明万;肖榕;;浅谈变压器相间后备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高厚磊;刘益青;苏建军;崔得民;刘建;向珉江;;智能变电站新型站域后备保护研究[A];2012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毕天姝;徐慧明;黄少锋;杨奇逊;;计及暂态过程的单支路切除广域后备保护研究[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磊;史二听;张远志;郑家军;牛海洋;;KHT103型后备保护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造方案[A];煤炭机电与自动化实用技术[C];2012年

10 许楠;;带电更换35~110kV输电线路耐张绝缘子串后备保护组合工具研制[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国炎;广域后备保护原理与通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张玮;防止大电网连锁跳闸事故的广域后备保护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徐慧明;可识别潮流转移的广域后备保护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4 王冬青;基于数据网的新型广域后备保护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杨文辉;预防连锁跳闸的关键线路后备保护与紧急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姜宪国;以变电站为基本单元的区域后备保护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童晓阳;电网广域后备保护多Agent系统信息模型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睿晗;基于PMU的广域后备保护故障识别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汪华;广域后备保护算法及就地站协调配合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睿;高容错性的电网广域后备保护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林霞;广域电流差动后备保护方案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江荣舟;基于集中决策的广域后备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范旖晖;电网广域后备保护系统算法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吕彬;可识别潮流转移的广域后备保护原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8 杨运国;电力系统快速后备保护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曾飞;新型电网广域后备保护的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唐玮;高压输电网广域后备保护算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63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963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1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