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混煤燃烧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机理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7-10-06 15:40

  本文关键词:混煤燃烧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机理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混煤燃烧 交互 沉降炉 燃烧特性 NO_x 数值模拟


【摘要】:为深入研究混煤燃烧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机理,在沉降炉上进行了贫煤和烟煤不同配比混煤(贫煤掺混烟煤比例0,25%,50%,75%,100%)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混煤燃烧过程中易燃煤对混煤燃烧的促进和抑制2种交互作用的竞争决定了混煤的燃烬特性,促进作用表现为烟煤优先燃烧,提高了燃烧初期的局部温度,促进了难燃煤的着火与燃烧;抑制作用则表现为易燃煤抢先燃烧消耗了大量氧气,导致难燃煤燃烧处于欠氧状态,阻碍了难燃煤的燃烧与燃烬。由于煤种差异大,交互作用影响明显,混煤实际燃烬率与计算线性燃烬率差异较大。掺混25%易燃煤时,促进作用在混煤燃烧中占主导地位,燃烬率高于按掺烧比例线性计算得出的计算线性燃烬率;当掺混50%易燃煤时,混煤燃烬率的出现"拐点";进一步增加至75%时,抑制作用在混煤燃烧中占据主导地位,燃烬率明显降低。混煤燃烧NO_x排放量与计算线性NO_x计算值比较接近,其随着易燃煤的掺烧比例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混煤燃烧 交互 沉降炉 燃烧特性 NO_x 数值模拟
【基金】:华中科技大学校青年基金资助项目(01-18-120070)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TM621
【正文快照】: 目前,混煤掺烧在我国燃煤电厂中应用较为广泛。混煤燃烧过程中包含着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掺混为简单的物理变化,而燃烧则为复杂的化学变化,混煤的着火特性、燃烧特性以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等会受到混煤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而无法按线性可加性进行预测。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混煤燃烧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磊;王庆文;贾建文;万金峰;;混煤哈氏可磨度试验研究[J];节能技术;2012年02期

2 邱建荣,马毓义,曾汉才,郭嘉;混煤特性的综合性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1993年05期

3 冯宝安,巢江辉,周晓东;电厂燃用混煤的作用及混煤配比的确定[J];锅炉技术;1997年04期

4 霍满臣,赵春元,张东;电厂燃用煤混煤的数学模型及最佳混煤配比的确定[J];东北电力技术;1998年11期

5 张晓杰,聂其红,孙少增,朱群益,秦裕琨,李振中,张经武;混煤着火过程试验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1999年06期

6 李永华,陈鸿伟,刘吉臻,冯兆兴,张经武,黄其励;800MW锅炉混煤燃烧数值模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7 李英杰,韩奎华,刘江,路春美,王永征,刘汉涛;混煤一维火焰燃烧时硫析出特性的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2005年04期

8 陈丽霞;;电厂混煤工程配方的修正[J];湖北电力;2006年02期

9 孙云;王长安;刘京燕;车得福;;混煤燃烧技术研究进展[J];电站系统工程;2011年02期

10 杨劲;周孑民;彭好义;;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混煤品质特性预测研究[J];广东电力;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迟建宙;张卫军;杨宏光;肖大伟;;混煤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整体现状[A];2006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何荣强;;混煤在300MW锅炉燃烧的实践与分析[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4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云清;白丹丹;;京能热电配烧神混煤安全性及经济性分析[A];全国火电300MW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四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小刚;金元浩;梁浩;;油田供热锅炉混煤技术研究[A];油田炼化企业优化改造、节能增效技术交流会专刊--中国石油石化技术与装备[C];2014年

5 潘卫东;咸兰辉;徐伟;赵光敏;;煤泥与混煤掺混燃烧的可行性与经济分析[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发电单位会员“节水与环境保护”交流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克柱 王文科;一季度销混煤40余万吨[N];六盘水日报;2011年

2 于祥明;秦港煤价明显上扬[N];中国煤炭报;2009年

3 北京太行前景水泥有限公司 卢勇;混煤煅烧及其对烧成系统的影响[N];中国建材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永华;混煤高效低污染燃烧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2 平传娟;混煤的微观理化特性与反应性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徐远纲;大型电站锅炉掺烧印尼煤的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方庆艳;低挥发份煤及其混煤燃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永征;电力用煤燃烧污染物协同析出与排放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乐乐;生物质混煤燃烧氯析出和脱除的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孙国超;混煤燃烧特性及优化配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3 曾令大;低挥发分混煤的燃烧特性研究及工程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默会龙;基于不同掺混方式的混煤燃烧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5 杨劲;基于智能技术的混煤特性预测及配煤优化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鲍春来;某电厂600MW机组混煤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熊显巍;大别山电厂600MW超临界锅炉燃用混煤的计算特性及配比优化研究[D];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2009年

8 方立军;混煤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9 徐远纲;混煤燃烧特性及配比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10 朱超;不同掺混方式下的混煤燃烧过程孔隙率实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83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983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6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