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元作为红外焦平面可靠性分析手段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盲元作为红外焦平面可靠性分析手段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盲元 红外焦平面 可靠性 失效分析 性能评价
【摘要】:红外焦平面器件广泛应用于国防安全、空间探测、环境监测、工业控制等各个领域,但是由于量少价高的特点,可靠性成为其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盲元是红外焦平面的失效像元,是对器件工作特性的反映,因此,可以用作可靠性评价和失效分析手段的重要参数。以出厂时间为界,将盲元分为初始盲元和使用盲元,并分析了其类型、性质、数量、位置及分布等方面的特征。根据红外焦平面器件结构特点,从探测器、互联铟柱和读出电路三个方面分析了盲元形成原因,全面探讨了盲元分析在研究器件损伤应力、失效位置、损伤机理上的应用,以及准确评价器件性能和提高盲元剔除精度的可行性,为器件结构的优化和工艺的改进提供了支撑。
【作者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物理及其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成像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N215
【正文快照】: (1.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Reliability Physics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omponent Laboratory,the Fif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10,China;2.Key Laboratory of Infrared Imaging Materials and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永山;;红外焦平面成像技术的军事应用与发展[J];舰船电子工程;2009年10期
2 ;我国研制成功128×128元红外焦平面列阵[J];红外技术;1990年06期
3 杨亚生;红外焦平面列阵概论[J];电子科技导报;1994年02期
4 高;多色红外焦平面列阵[J];红外;1994年05期
5 Chuck King,高国龙;“灵巧”凝视红外焦平面列阵的光明前景[J];红外;1995年03期
6 徐华;我红外焦平面研究取得重大突破[J];高技术通讯;1996年05期
7 韩建忠,吴景生,,陈励夫;国外红外焦平面相关技术发展[J];激光与红外;1998年05期
8 玲;非致冷红外焦平面列阵[J];红外;1998年03期
9 张新宇,汤庆乐,张智,易新建;面阵折射微透镜与红外焦平面结构[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7期
10 树;非致冷红外焦平面列阵探测的成像仪[J];红外;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义;;昆明物理研究所红外焦平面技术发展现状[A];2007年红外探测器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言谨;;降低红外焦平面热失配应力的方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升才;肖顺旺;徐宗昌;;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技术、应用及其发展[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钱芸生;张俊举;孙恋君;邢素霞;常本康;;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性测试技术研究[A];2007年红外探测器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贺明;王亚弟;王新赛;路建方;刘雨;朱玉娜;;一种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性特征分解的校正算法[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赵连城;;红外焦平面列阵和光电探测器件的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陈二柱;唐成伟;江美玲;梁平治;;横向多晶硅p~+p~-n~+结非致冷红外焦平面[A];2004全国图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杨少华;;红外焦平面的破坏性物理分析[A];2007'第十二届全国可靠性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咏东;方家熊;赵军;陆慧庆;汤定元;;碲镉汞红外焦平面芯片钝化方案可行性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周起勃;葛军;潘兆鑫;戚雅德;闵凯;;非致冷红外焦平面热像仪研制[A];'99十一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莉;红外技术:另一双眼睛看世界[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蕊;红外焦平面成像系统建模及TOD性能表征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安然;640×480的红外焦平面机芯设计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铭;基于Visual C++的红外焦平面测试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雪;延伸波长InGaAs红外焦平面低失调电压读出电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5年
4 常文瑞;红外焦平面成像与红外图像实时处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5 侯婷;红外焦平面性能评价标准的建立及其测试平台的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6 龙华保;红外焦平面成像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凌小兵;非致冷红外焦平面的信号采集及预处理[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贺驰光;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温控电路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陈善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像质改善的技术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10 周昊;红外焦平面时序电路、数据采集和分析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46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246190.html